講人情味的文化:那位用烤茄子來「賄賂」我的土耳其女士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吃人家的嘴軟,這份情還真是欠定了,不過,「對阿拉真主發誓,我從沒吃過這麼美味的土耳其烤茄子!」吃完了豈止嘴軟,心也給她收買了。
文:莊祖欣
講人情味的文化
在一個講人情味的文化裡,打通人脈、建立關係、不看人面也要看佛面,是心照不宣的第一潛在規則。法律規章只供參考,到了節骨眼上就「視情況」而定,而情況,就是「人」,他的態度如何?地位如何?和我的交情如何?如果交情還不夠,值不值得投資這份交情?以後也許用得著。
反之,一個講法治、制度和規範的文化,人與人的關係自然是趨於疏遠的。熱絡或冷漠與否,只取決於個人天性。在這種文化環境下比較能夠「做自己」,不用看別人的臉色,因為關係親疏影響不大,既不阻擋也不拓寬財路。法律維護公平,禮貌或和善的態度且看個人的家教和心情而定。生活在這種地方,一定要學會「酷」和「孤獨」的藝術,否則混不下去。
在「人情味」的社會文化中,討價還價是搭建關係的橋梁。小時候跟著外婆或媽媽上街買菜購物,外婆或媽媽看上了什麼東西,拿在手上把玩片刻,總先露出「不太滿意」的表情,問了價錢一定是,「這麼貴!這東西哪兒值這個價位了?」如果小孩子在一旁吵著要,大人的講價籌碼就沒了,一會兒走在路上肯定被機會教育一番,「下回大人講價的當兒妳別吵,無所謂、可有可無一點,店家才會大方給咱們降價……」
再來就是店家的台詞了,讓我摘錄一段莫言小說裡的對白——「中國東北大冷天的路上,羊皮襖子販子兜售吆喝著,……這樣的皮襖披上身,爬冰臥雪不覺……,只要十塊錢,跟白撿的有什麼區別?張大叔,穿上試試,哎呦我的親娘舅,這皮襖簡直是裁縫比量著您的身材做的,添一寸則長,減一寸則短……。八塊?八塊不行,不是看在老街坊的面上,十五塊我也不賣。啥?您就出八塊?大叔,讓我說句什麼好呢?去年秋天我還抽了您兩鍋子的旱煙,欠著您的人情呢!欠情不還,飲食不安。得了吧,九塊錢,賠本大甩賣……。啥?就八塊?八塊五吧!我讓讓,您長長,誰讓您大我一輩呢?換了別人,我一個大耳刮子把他搧到河裡去。就八塊?嗨,碰上您這樣的硬角色,天王老子也沒脾氣,我又有啥脾氣呢?八塊就八塊吧,張老漢,這次你可欠下我的情了……」賣個東西沾親帶故的,嘴上功夫全在這裡了。
我年輕時第一次到美國去玩,住在美國的親友帶我去逛街,到了購物商場,我拿出跟外婆、媽媽學來的講價伎倆,搓捏著一件(覺得美極了的)上衣,(故作挑剔樣地)指著標價問店員,「這什麼料子啊?怎麼這麼貴!」美國親友馬上用中文糾正我,「別說這種話,在這兒,一、酷一點,喜歡就買,不喜歡就走人。二、要擺出一副再貴我也不在乎的態度,人家才會尊敬你。」
在這種文化環境裡,沒有「花錢的就是老大」的邏輯。也不能說他們不懂服務,只是他們的服務不是鞠躬哈腰、一表三千里、欠情還情……的那種,而是一分錢一分貨,還有品質保證的售後服務。
我初來德國之際,跟著準婆婆上街購物,納悶兒極了,看她進店「日安」、離店「再見」的,如果看上了什麼貨品,仍是一味的誇讚,喜歡了就按標價付錢,從沒講過價,而且邊付錢邊誇店家推薦好、包裝好、紙袋好。她的誇讚不是討好,而是表達自身的優雅、識貨。我注意到,德國店員即使不拍馬逢迎、前呼後擁的,但那個尊敬眼神和恭候態度,像受過專業訓練的家臣伺候女王似的,跟中國式的「白撿的」、「親娘舅」、「欠人情」……截然不同。當然,家臣跟女王的級別清楚,不攀親不帶故,就算「見面三分情」,但最多就是三分,多了免談。
德國最大的移民族群就是土耳其人。土耳其外勞從六〇年代移入,至今他們的諸多社會舉止仍被德國人詬病,其中之一,就是家族裙帶關係牽扯特別大。前兩天我買完菜正要開車回家,一個女人過來敲敲我的車門,我搖下車窗,她一臉堆笑,問我是不是庫恩太太,「您還記得我嗎?」一口土耳其腔的德文,她說:「我還記得您家的兩位少爺呢,好可愛呦!長大了吧?我是以前市中心『阿里巴巴土耳其削肉店』的老闆娘啊,對對對,後來我們收攤不做了,那個店面現在是個Pizza店。我記得您最喜歡吃我們店裡的土耳其烤茄子了,配上松子烤飯,您每次光顧都點那個菜的……。您記得我女兒吧?對對,那個時候十來歲就在店裡幫忙了,很害羞的,可是手腳還算俐落,她呀,要結婚了。」
「哎呀,我真高興又遇上了您啊!我是您的粉絲呢,您每次上報紙我都仔仔細細地讀哦……,蛤?為什麼叫住您呀?不就是好久沒看到您,這會兒忽然在超市見著特別開心嗎?想說,有點小事想請您幫忙……。我女兒的未婚夫啊,人很老實,在德國出生、長大的土耳其人,德文比我這個老太婆講的當然好多了,學的是油壓機械操作。我呀,就想請您丈夫公司給他安插個職位。我知道您人好,幫我跟公司裡說兩句,我保證為您做土耳其『蘇丹級』的烤茄子配松子烤米飯給您送來。拜託拜託,我女兒的幸福就靠您了……」她鞠躬再鞠躬,把我連忙搖手說的話:「我幫不上忙的,請您的準女婿一切按照規矩投履歷應徵吧!」全被她的熱絡緊握雙手擁抱、潮水般的讚美懇求言詞給蓋了過去。
隔天早上我們夫妻倆剛遛完狗回家,老大跟我說:「媽媽,剛才有個女士送來兩大盤食物,我問她是誰,她說:『哎呦,寶貝少爺你長得這麼高大英俊瀟灑啦!這菜是送給你們一家人吃的,我跟妳媽講好的,她都知道。問候你媽媽啊!請她看在茄子的情分上,一定要高抬貴手啊!』」
Tags:
新經濟是什麼?由新興產業持續創新與成長,所帶動的「舊經濟」變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將帶您了解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所帶來的影響,進而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經過前幾年病毒的肆虐,全世界一同承受了疫情時代封城、居家辦公、社交距離等種種衝擊,人們在工作模式與市場經濟行為上,都受到了不小影響與起伏動盪。然而,即使疫情期間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挑戰,新經濟產業成長的勢頭並未減緩,甚至更加蓬勃尋找出路。長期致力於促進台灣產業發展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表示,為了因應大環境不斷變動的市場需求,台灣需要積極創新與進化,把握迎面而來的機遇,才能為市場帶來新的希望與活力。本文將探討台灣該如何在國際市場激烈競爭的環境下,發展新經濟產業,使台灣能與世界接軌,同時帶動傳統產業轉型成長。
什麼是新經濟?新經濟定義介紹
新經濟一詞起源於1990年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景氣迎來空前盛況,各行各業呈現「高成長、高所得、低物價、低失業率」的現象。部分支持「新經濟理論」的學者認為,促成此現象的原因分別為以下6點:「全球化分工生產」、「金融市場變遷」、「僱用型態改變」、「美國贏得冷戰」、「開發中國家提供市場」、「資訊技術的發展」,同時高科技產業仍不斷創新,一並拉抬了其他產業的生產力,讓社會整體呈現欣欣向榮的氛圍。時間拉回到現在,「新經濟」一詞的定義變得相對模糊,目前主要意指能為傳統產業帶來革命性影響的新興產業或科技,像是近年來的大數據、5G、AI等,都可以視為新經濟的一員。
本文以大數據舉例,說明新經濟所帶來的變化。在還沒有大數據分析的年代,各行各業收集數據受到限制,只能透過人工統計整理,難以針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全面分析,更別說從資料中找出各個事件的關聯性,在下達決策時也一律以經驗來判斷。而大數據的誕生,讓所有產業的資訊處理能力有了飛躍性的提升,企業可以快速分析數以百萬筆的資料,並從數據中預測出未來的趨勢,提高各行各業的效率及競爭力,進一步發展出以數據為主的全新商業模式。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資訊科技產業外,近年來藝文、運動等新創產業,亦是開拓新經濟所關注的重點領域,例如由趙天麟立委號召的「大高雄38區公益慢跑」,除了成功突破台灣當時最高夜跑人數的紀錄之外,立委同時也邀請了全球6大馬拉松中的日本東京馬拉松總監、與德國柏林馬拉松總監一同共襄盛舉,並共同商討將高雄馬拉松推上世界舞台的可能,促進高雄運動新經濟的誕生。
新經濟影響巨大,引領全球經濟發展方向
新經濟的影響之所以巨大到能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方向,主要與新興產業強勁的技術研發能力有關,不僅效率獲得大幅度提升,在技術層面更是改變了整個傳統產業結構,若無法跟上新經濟的腳步,將很可能會快速被市場淘汰,也正因如此,各國才開始逐漸重視新經濟的發展,積極投入資源,並將新技術整合進傳統產業中。
以美國為例,近年來積極發展「再工業化」,將重心放到新經濟產業發展上,以潔淨能源、健康醫療、電動車、生物工程、半導體等領域為首,提供特殊稅收抵免優惠以及各種補貼政策措施,爭取技術人才、資金回流美國,進一步推動新技術與新能源的應用,再造能兼具環保節能,且擁有高效產能的全新工業型態。在這樣的政策方向下,美國許多州都推出了鼓勵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其中包含減免相關產業的稅收和提供購電補貼,同時還為氫燃料電池與儲能技術提供大量的研究資金,促進潔凈能源技術的創新和應用。

既然新經濟勢不可擋,有哪些新經濟產業值得我們耕耘呢?
新經濟產業的興起,大多與科技發展和滿足人們的需求有關,而能讓台灣有機會成為領頭羊的新經濟產業有4種領域,分別為健康醫療、能源科技、電動車、數據相關產業。這些產業之所以能成為新經濟的契機,主要是他們擁有以下特性:
- 有新技術誕生,或是技術有重大突破
- 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政府重點關注發展的產業
- 投資人一致看好,願意挹注資金
- 順應國際市場趨勢
舉例來說,各國為了降低交通運輸產生的碳排放量,正在積極發展使用電力驅動的交通工具。而為了提高用電效率,過去不被看好的氫能,於近年來也逐漸受到關注。相較於鋰電池來說,使用氫燃料電池效率更高,且能提供更多的能量,許多專家都認為氫能未來很可能會發展成能影響整個電動車市場的產業,甚至有機會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能源供應技術。身為台灣氫能發展重要推手的趙天麟立委也表示,台灣的氫能供應鏈,從上游製氫到下游氫燃料電池的供應,已佈建得十分完整,甚至包括工業餘氫或家庭廢水,都能成為供電循環系統之一,讓工業、家庭用電能與氫能串接起來,大幅降低台灣的碳排量。因此政府與民間應更重視對氫能的投入,讓台灣在能源科技新經濟領域得以佔據領先地位。

如何推動台灣新經濟?從趙天麟立委的「運動新經濟概念」啟發
台灣仰賴出口貿易,容易受到全球經濟環境的影響,且疫情與國際經貿情勢的動盪,讓各行各業的工作型態發生巨變,在穩定發展的前提下,台灣目前仍需依賴強勁的半導體產業帶動整體發展。不過,考量到分散風險對於穩健經濟體的重要性,台灣公家機關與各大企業也沒有停下腳步,積極推動產業升級與轉型,除了關注工業及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之外,運動產業與藝文產業也是值得我們關心的領域。
立法委員趙天麟在過去高雄市長初選期間,便曾提出「運動新經濟」政見,希望將高雄馬拉松提升到世界頂級馬拉松之列,成為「世界第7大馬拉松賽事」,以此來吸引參加比賽的國際遊客,間接帶動高雄的觀光熱潮。另外,趙天麟立委也注意到,日本沖繩做為日韓兩國職棒的「春訓基地」,每年為當地帶來非常可觀的觀光產值。然而,高雄不只春季雨量較沖繩少,氣溫也更平均,相較之下擁有比沖繩更優越的氣候條件,很適合打造成新的職棒春訓基地,若能結合當地旅遊景點的優勢,帶動棒球迷前來朝聖,將能透過發展運動新經濟為高雄帶來十分可期的觀光效益!
在藝文新經濟方面,也可以發現台灣近年來積極建設文化中心,循序漸進地推廣藝文產業,例如趙天麟立委曾到瀨戶內海藝術季參訪,希望能效仿「藝術帶動觀光經濟」的模式,邀請頂尖藝術家在原住民古獵道或是海岸線等地,設置裝置藝術或進行藝術表演,用藝術吸引全世界的遊客來訪,讓藝術不僅療癒人心,還能為地方創造新經濟貢獻。
現在世界各國正急於加速復甦經濟,一方面希望能妥善因應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則期盼能降低通貨膨脹帶來的衝擊,為此各國都想站在新經濟的浪頭上,掌握新經濟產業的主導權,其帶來的不僅是新商機,甚至可能影響到10幾年後的經濟局勢。因此,我們迫切需要找到適合發展的新經濟產業,並善加經營,才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
本文章內容由「趙天麟國會辦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