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天氣很糟?都是「電影的錯」啦

西雅圖天氣很糟?都是「電影的錯」啦
Space Needle In The Frog. Photo Credit:Scooter Lowrimore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Space Needle In The Frog. Photo Credit:Scooter Lowrimore CC BY 2.0

Space Needle In The Frog. Photo Credit: Scooter Lowrimore CC BY 2.0

「你從西雅圖來阿,那裡是不是天氣很糟?」「西雅圖不是都在下雨嗎?」「我看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裡都是陰天耶!」

總好奇西雅圖的氣候迷思出處為何,畢竟秋冬雖冷,但必定不能和長期冰封的中西部相比;雨天再頻繁,也不及台灣午後雷陣雨的力道,更別說春夏之際,溫度宜人,好山好水正適合登山健行或湖泊划艇,再抱怨天氣者應該都會稍感安慰。

正所謂「冬季宛如地獄,夏天彷彿天堂」,是否因既恨又愛,讓西城始終存在正反兩極的評價,而在見識過夏日景致後,更合理懷疑負評形象有串供嫌疑,為的是阻擋觀光客超載或舒緩交通流量。

IMG_3088

無懈可擊的西雅圖夏日(攝於聯合湖/ Photo Credit: Ya-Fang Cheng & Yichia Huang)

1382903_10151642970462371_266375727_n_meitu_1

夏末午後的華盛頓湖(攝於Magnuson Park)

一篇刊於TIFO的文章“Seattle doesn’t get that much rain",作者David Hiskey指出:「事實上,西雅圖在全美年雨量城市排名僅44名。」換言之,肇端不在年雨量,那麼是何故造成如此鮮明的形象?

西雅圖在十月至三月期間大多是陰雨天,四月至九月雨天數漸少,而自六月起則總算擺脫灰濛濛的天空。華盛頓州奧林匹克山脈內的雨林年雨量驚人,但濱臨太平洋的西雅圖卻因奧林匹克山脈的阻擋,年雨量反低於紐約等多雨城市,另外氣溫也有賴從華盛頓綿延到加州的Cascade山脈,阻隔了來自北極的冷空氣,讓冬日均溫維持在華氏45度(約攝氏7度),最多只有八個下雪天,進入夏日則是舒服的均溫華氏75度(約攝氏23度),氣候變化算是相當穩定。

uswa0395-climate-seattle

西雅圖雨量和溫度圖表(Resource: U.S. Climate Data )

關於雨量,Hiskey在文中提出了清楚的數據:「西雅圖的平均年雨量為38英吋。超過西雅圖年雨量的城市有休士頓48英吋、紐澳良60英吋、莫爾比(Mobile AL)65英吋、納什維爾(Nashville)48英吋和孟斐斯(Memphis)52英吋,而東岸年雨量較多的城市則有紐約43英吋、費城41英吋、邁阿密58英吋、波士頓44英吋等。」

15rain.r

此為2013年六月The Boston Global製作的雨量比較圖表,西雅圖成了浪得虛名的假想敵。

然而在列舉年雨量後,Hiskeys點出了雨都迷思的核心答案-下雨天數和陰天數

據統計,西雅圖整年的雨天數為158天,遠超過上述紐約的119天、納什維爾的119天和波士頓的127天。有趣的是,這三個城市的平均年雨量多過西雅圖約百分之十六,換言之西雅圖單日平均雨量極少(維基的數據為單日0.01英吋),間接解釋了為何西雅圖人為何在雨天不習慣撐傘,和The North Face、Columbia兩品牌在此的熱銷程度,因為一場雨頂多十多分鐘,往往一件防水外套就能走天下。

此外,西雅圖在十月到五月期間,每七天有六天是陰天,而一年226個陰天全美排行第五,僅落後於阿拉斯加的Anchorage、奧勒岡州的Astoria,和同位於華盛頓州的Forks和Olympia,其中Forks便是小說暮光之城的靈感源頭,而在電影的全球熱賣下,這座鬱鬱寡歡的小城還因此聲名大噪。

根據Seattle Museum of History and Industry(MOHAI)提供的圖表,西雅圖的37英吋年雨量是全美年雨量城市排名的第41名。

總雨量雖非位居排頭,但根據雨天數和陰天數排名,可確認西雅圖壞天氣名聲並非空穴來風,而不管是否如英國以負面形象廣告勸退外人,西雅圖因氣候所引發的高憂鬱症比例也是不爭的事實,但究竟誰是天氣迷思的推波助瀾者呢?Hiskeys認為電影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和影集歡樂一家親(Frasier)得負起最大責任;夜未眠那句"It rains nine months a year in Seattle"深植人心,而Dr. Frasier一句"What brings you to Seattle, the constant rain?"同樣反覆在不同世代播放著。

The myth maybe started from here. (Resource: BuzzFeed)

兩年前的日記這樣寫道:「那天出門,地板灑著點點滴滴的水痕,猶豫半秒,我把外套帽子戴上,像個西雅圖人。西雅圖夜未眠說這裡一年有九個月在下雨,但西雅圖人卻不撐傘,而是人人一件防水外套。走在細雨綿綿的校園,『這雨很快就停的,所以我們通常不撐傘!』館長在orientation微笑說道。三年前在泰北,那裡的雨往往冗長且時而滂礡,孩子們頭頂卻彷彿有塊無形罩,三三兩兩在雨中嬉鬧。『不要感冒啦!』『好!』腳步從不見加快。原來躲雨並非本能,而是文化,至少梁朝偉和劉嘉玲在不丹的那場雨,代表的可是祝福。」

404227_3257225278626_623868090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