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今年最酷的獨立音樂在這裡-2014英國水星音樂獎入圍淺介

今年最酷的獨立音樂在這裡-2014英國水星音樂獎入圍淺介
Photo Credit: Mercury Prize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水星音樂獎每年入圍名單一出來,都讓我焦慮不已。一定有半數以上入圍者,我連名字都沒聽過,聽英國音樂半輩子,這種事情真的很可怕。

10月就要過去,每年英國「水星音樂獎」(Mercury Prize)得獎者公佈的時刻到來。想談一下這件對西洋另類樂迷來說的大事。

水星音樂獎的歷史,其實不長,今年邁入第22年。是兼具公信力且成功與商業價值結合的獨立音樂獎項。每年入圍名單一出來,都讓我焦慮不已。一定有半數以上入圍者,我連名字都沒聽過,聽英國音樂半輩子,這種事情真的很可怕,每年都要來一次,跟年獸一樣。

我相信跟我一樣的樂迷,包括英國人,有此心情者肯定不少。重點來了,我並不會因為這樣就刻意忽略這獎項,「都沒聽過這些是什麼鬼,算了,又是孤芳自賞的東西」;相反的,焦慮原因除了孤陋寡聞,是「趕快找來聽啊!」

在孤芳自賞與媚俗中間掙扎的音樂獎項,滿地都是。水星音樂獎使人願意關注,並且付諸行動去購買聆聽實屬罕見。

公信力的打造,來自許多方面。簡單談一下這個獎項的特別之處。

1. 獎項宗旨

一般獎項講求的超然,在水星音樂獎的存在模式轉化成「潮流」,每年的提名,反映的不僅是該年英國音樂創作力的走向風潮,也從名單選項中,引導群眾對於產業的期待。這期待必須從絕對主觀,近乎偏執的方式著手,評審團說了算,口氣堅定。美學肯定不「公平」,那就儘量回到音樂本身。

2. 評審團

評審團乃事先公佈。仇家在這裡,偏見在這裡,既得利益者在這裡,歡迎檢視批評。

12位評審(含主席),來自英國獨立音樂產業,包括音樂記者/電台/音樂創作者/學者。我一開始也覺得驚訝,小評審團真能代表整年的英國獨立音樂風氣?換個方式想,把這群丟到「全英音樂獎」,恐怕沒有人在意他們的專業與說法,但這樣的說法肯定是需要的。水星的公信力,加上評審本身的專業,構成關注焦點。獎項本身的精神自然會挑出適合的評審,評審也肩負了人們對獎項的期望。

3. 入圍

採取「提名制」,非「報名制」。評審說了算。這不是很不公平嗎?是的,「公平」是不可能完美的,也需要定義,程序上水星音樂獎用評審與得獎者,定義自己的「公平」。

每一年水星音樂獎評審選出12張專輯,沒有分類,沒有「最佳」碗糕,提名標準就是專輯作品本身。類型也不分,Coldplay跟爵士鋼琴家,都可以入圍。「亂」也是一種說法,亂跟多元的距離,自在人心。

1992年開始,水星音樂獎頒給Primal ScreamScreamadelica》,樹立動見觀瞻的口碑,不避諱與商業價值接軌。2014冠名贊助公司乃英國據史最悠久的巴卡萊銀行(Barcalays),過往的贊助商均為世界知名的英國企業。水星音樂獎官網上,寫明了贊助怎麼來,比例分配狀況。沒有金衛TDR,也沒有MG149。

為什麼如此獨立精神的獎項需要贊助商?看過水星音樂獎的頒獎典禮就瞭。除得獎者有獎金(約一百萬台幣),典禮盛大,入圍者演出舞台設計之用心,獎座精美做工程度,太少錢做不到。更別提為了讓獎項的周邊效應可以發揮,整年網站的營運等(「水星推薦」每週電子報,推薦英國最佳獨立音樂情報)媒體價值,贊助商是必須的。

換個角度,贊助商為什麼要做這事?因為這個獎,很酷,聲名遠播,無可取代。其實就這麼簡單。巴卡萊除了贊助水星音樂獎,也贊助英國足球超級聯賽,對於年輕形象的追求可說非常清楚。

獎項的得獎者,固然除了有獎金,得到全球獨立樂迷關注,還可以打倒其他11個創作者,不開玩笑,能贏這些同業,對創作上是極大肯定。哪怕上台覺得「WTF,我得獎道理在哪……」不是謙遜而是錯愕,但無論如何就是拿了獎,難道會覺得自己聲勢不夠,創作比較差嗎?創作是沒得比的事情,獎項只是一個讓大家看見創作價值的形式。水星音樂獎把這樣的形式做得很好。

這獎項最常發生「爆冷」。我印象最深刻的水星音樂獎得主是,Gomez,高梅茲樂團(抱歉,翻譯成中文還是有點冷門),1998年。他們以新人之姿(水星沒在管這個)「擊敗」神韻樂團果漿樂團強烈衝擊。容我提醒,不是以團的名義,是專輯。這實在讓我……

因為前一年,1997,當電台司令/化學兄弟/麂皮樂團/超凡樂團(這四個團當年作品足夠拿走史上所有水星音樂獎了吧!)「敗給」Drum N Bass專輯(也很應該拿啦)時,我快瘋了,這獎怎麼這樣吊人家胃口。

可必須要有冷門,期待值才會高,於是即便「理所當然」,也變成冷門了。

「水星音樂獎頒獎了。」
「什麼!是誰?」
「你猜猜吧。」
「該不會是……等一下……」

(很多事情,「等一下」是好的,表示有思考。)

「我直接講了啦。」
「不要!你告訴我,有沒有又爆冷就好。」
「這問題有點難回答。在水星音樂獎,什麼算『爆冷』?」
「……」

那年得獎者是北極潑猴,「眾望所歸」。但其他入圍者難道不會心想「阿今年怎麼沒有爆冷啦!」,所謂爆冷,不就已經不存在了嗎?那麼離鼓勵創作,又更近了。

以下分析今年的水星音樂獎12組提名名單,如何展現了今年英國音樂的浪潮。

Photo Credit: The Cosmopolitan of Las Vegas @ Flickr CC BY ND 2.0

Photo Credit: The Cosmopolitan of Las Vegas @ Flickr CC BY ND 2.0

Blur主唱Damon Albarn首張個人專輯《Everyday Robots》,一直是呼聲最高的大熱門,專輯不僅道盡了Damon這些年所嘗試的音樂範疇(尤其以非洲傳統歌謠/電子聲響為最顯著),從歌唱方式到整體概念都存在著中年大叔的釋然,曾經滄海並不難為水。而詞曲功力終於從一路以來的英倫搖滾、前衛實驗,到達了滲透力極強的自我表述。即便沒有光環,依舊相當深刻。專輯名稱呼應著現代生活的本質,把無奈化成實境,探討時代中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