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經濟失望、高喊恢復君主制,伊朗抗議潮到底怎麼了?

對經濟失望、高喊恢復君主制,伊朗抗議潮到底怎麼了?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伊朗目前的恐怖局面,並不僅僅是肇始於魯哈尼政府在過去6至7個月來的的執政,甚至並不僅是過去這四年的事而已。

作者:Mahsa Alimardani
譯者:azulcelia07

顯然地,現在的伊朗正在醞釀著某些波濤洶湧。2017年12月28日,伊朗第二大城馬什哈德(Mashhad)爆發抗議行動,以對基本民生物資高昂的價格表達不滿;一天之內,這波抗議潮即蔓延至其它大大小小的城鎮。關於這波運動的起因猜測眾說紛紜,但這些假想與評論皆言之過早。

為了讓大家更理解現況,回顧伊朗近代歷史並將事件背後潛在動機與之分開相當重要。伊朗現在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次與2009年的抗爭有何不同?而為何又有如此多人認為這此事件僅是冰山一角?

伊朗千人抗議:川普忙著聲援,當地傳出手機網路被切斷

伊朗到底怎麼了?

繼2009年伊朗人民對前總統馬哈茂德·艾馬丹加(Mahmoud Ahmadinejad)爭議性的連任進行示威之後,這波的抗議潮是首次再度達到如此的規模。與2009年的示威行動一般,此次的各地動員試圖對抗現狀、規模擴及全國。然而,這次的抗爭並沒有獲得支持;在某方面來說,沒有得到如2009年「綠色革命」示威運動所擁有的領導力。

2009年的「綠色革命」由改革派總統候選人米爾-海珊·穆薩維(Mir Hossein Mousavi)與前國會議長邁赫迪·卡魯比(Mehdi Karroubi)所帶領。

但此次示威的口號主要是喊出對於伊朗現在改革派、溫和派與強硬派的普遍不滿。

至今,我們可以得知的是:這波運動在全國發酵。各種民眾高喊抗議口號的影片,透露著大眾不只對於伊朗伊斯蘭共和國(Islamic Republic)統治系統的失望,也透露出對現任總統哈桑·魯哈尼(Hassan Rouhani)溫和派政府的失望,一切彷彿沒有共同目標或領導方向。然而,抗爭示威者似乎是為了失業與經濟停滯而發聲,各種觀點與解釋在社群媒體上蔓延了開來。

然而,普遍來說,整個國家並沒有遭到斷線干擾,抗議影像仍從全國各地持續上傳。

受到干擾的社群媒體平台是伊朗當地最多人使用的Telegram以及Instagram。伊朗全國有大概4,500萬的網路用戶,其中Telegram上有4,000萬用戶,而Instagram則有2,000萬。Telegram創辦人保羅·杜洛夫(Pavel Durov)在推特上表示,「我們公開拒絕關閉Sedaie Mardom頻道以及其他和平示威頻道後,伊朗當局封鎖Telegram,絕大多數伊朗人連不上。」他此處指的「Sedaie Mardom」是伊朗針砭時政的頻道之一。

所以,抗議背後到底有什麼秘密?

儘管許多專家都相當重視這次事件,伊朗一位知名評論家卻提出了一些疑問。德黑蘭大學改革派走向的政治學教授塞德吉.吉伯卡蘭(Sadegh Zibakalam)即特別指出抗議背後的因素、與某些新的口號,竟然在讚揚已被廢止的君主制等現象。這篇貼文在 InstagramTelegram上被廣為分享:

儘管魯哈尼政府在經濟方面真的不是最成功的,但導致民眾如此失望的原因是什麼,伊朗目前的恐怖局面,並不僅僅是肇始於魯哈尼政府在過去6至7個月來的的執政,甚至並不僅是過去這四年的事而已。

伊朗花了太多預算在敘利亞、黎巴嫩與葉門的問題上。請問,伊朗人看見自己的錢花在真主黨和這些國家上,應該感到心滿意足嗎?

2009年發生的抗爭與最近的抗議潮,在不滿與挫折的本質上是不同的。前者為了政治,後者則是為了經濟民生。有誰想過,在經歷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40年的統治之後,可以聽見那些讚頌君王或君主制的歌曲,甚至看到期待國王或是巴列維王朝(Pahlavis)回歸的標語?

儘管有著那些令人感到意外、讚揚君主制的口號,但君主制的回歸與支持,並非普遍的抗議主軸,而是一種表達需求、情感與抗議的口號。

一般認為,這些抗爭活動是為了削弱魯哈尼,由強硬派帶動而起。彭博社記者格德娜.摩德威莉(Golnar Motavelli),針對伊朗媒體被監控的情況提出她的論點:抗議口號似乎皆以對各派領導人的普遍不滿為主題,而強硬的保守份子也開始對於抗爭表示支持。但事實上,伊朗抗議場面早已失控。

本文經全球之聲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彭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