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不是天生,幫助他人和自己放下痛苦的13種方法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時常悶悶不樂,懷疑自己得了憂鬱症?一起學習分辨「憂鬱」與「心情低落」,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迎接光明的未來吧。
作者/貝納鐸.史達馬提亞斯(Bernardo Stamateas)
每個人都曾經在某一刻說:「我今天心情有點低落,什麼事都不想做。」在這樣的日子裡,我們會覺得一切都很不順利,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都很糟,任何壞事都只會降臨在我們身上,讓我們一點都不想起床面對這個世界。這種狀況幾乎人人都發生過,是很正常的。
本文要探討的則是一直處於憂鬱的狀態,這種症狀嚴重得多,是百分之百的有毒情緒。我們應該學會分辨「憂鬱」與「心情低落」。心情低落是一時的,短則幾小時,長則好幾天,這都很正常;但憂鬱會一直持續。
每一次談到憂鬱,很多人就會因為某種不知名的失落而放聲大哭。請注意,悲傷是憂鬱的主要症狀。很多狀況都讓我們悲傷:壓抑的負面情緒、沒有被釋放的痛苦、尚未解決的失落、沒有說出口的話、不能哭出來的眼淚、不幸的事、被迫吞下去的苦澀、疾病、沒有及時療癒的受傷情緒等。這些狀況一點一滴累積起來,人就慢慢生病了。
心情低落、自我壓抑、罪惡感揮不去,小心憂鬱纏上你
當你陷在有毒情緒中,身體會透過各種症狀反應心理上的感覺,因此我們可以藉由一系列的外在表現察覺自己是否生病了。陷入憂鬱的人會覺得每一件事都很討厭。以前認為很有吸引力的,現在完全失去魅力;以前能夠讓自己心情愉快的,現在成了惱人的負擔。他彷彿突然對一切事物完全失去興趣。
這些症狀不只影響你個性的某個特定面向,也會出現在你的工作場合、嗜好、思想,以及你從事的每個活動中。陷入憂鬱時,你會很想消失,碰到的每一件事,甚至接到的每一通電話對你而言都是折磨。現在,生命裡的一切都很糟糕、很醜陋,沒有意義,也沒有價值。
陷入憂鬱的人會覺得有罪惡感,但同時又認為自己是個受害者。例如,一個患有憂鬱症的母親會跟照料她的女兒說:「出去吧,不要因為我而關在家裡,我不想成為你的負擔。」憂鬱的狀態包含了強烈的恐懼、自我壓抑與罪惡感,而因憂鬱而起的強烈罪惡感會讓人產生這樣的想法:
.我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
.我只想死
死是許多憂鬱症患者期待的逃生門,他們認為唯有如此,才能離開內心那無底洞般的悲傷,以及無止境的焦慮、不安。我們必須對這樣的想法提高警覺,因為已經有百分之十的憂鬱症患者實踐了這樣的想法。
我只值得這樣的生活:誤解自己,使人變得憂鬱
憂鬱的念頭通常來自以下幾種「成見」:
好的與壞的:憂鬱的人會不斷自問「該」或「不該」做某件事,如果做了某件「不該」做的事,就會很氣自己,產生強烈的挫敗感與罪惡感。
全有或全無:憂鬱的人會把所有事情分成黑或白,灰色不會出現在他們的生命裡。他們所有的行動都經過「是」與「否」的篩子過濾。
概括一切:犯了一個錯,便認為那是永遠的失敗,還會擴及生活的各個領域。比方說,如果婚姻失敗,憂鬱的人就會認為自己在工作、在養兒育女、在人際關係、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是失敗的。這當然會是他們的錯,因為就是他們告訴自己:「我是個沒用的人。」
只盯著負面事物:憂鬱的人會抓住負面事物或錯誤不放,無法忘懷或翻開人生新的一頁,而是會盡可能為了那個錯誤懲罰自己。
集中化:憂鬱的人將自己視為發生的所有事情的中心,尤其是負面的事。別人的痛苦會讓他們開啟自己的痛苦,將之變成自己的不幸來承受。
覺得自己不夠格、覺得自己要為不相干的事負責,讓我們對自己產生錯誤的信念,而這種錯誤信念會導致憂鬱。我們要了解,人生是由我們的想法形塑而成,而我們的生活方式會跟以下兩種想法的特質一致:處於平靜與和諧之中,或是處於持續不斷、令人筋疲力竭的憂鬱裡。你認為自己值得過怎樣的人生,你的人生就會是那個模樣,從來不會有差池。
《好心情手冊》作者大衛.柏恩斯說:「你把自己的情緒當作事實的證據,其中的邏輯如下:『我覺得自己很沒用,所以我就是個沒用的人。』這樣的推理是錯的,因為你的感覺反映的是你的想法與信念,如果想法與信念被扭曲了—常常如此—那你的情緒也沒有正確性。陷入憂鬱狀態的人幾乎完全被這種情緒性推理占據,無法想到要去質疑讓他們產生那些感覺的認知。」
然而,如果你打開自己的心與腦,接受所有信心、勇氣、智慧、感謝與珍貴的言語,很快地,你就能終結你保留在心智與靈魂裡多年的痛苦,將它們轉變成在未來持續許多年的喜悅。你當然無法改變過去,但你可以在現在採取正面的行動。
正面總是會戰勝負面。光明比黑暗強大,健康勝過病痛。雖然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但我們可以讓新的事物在今天與未來的每一天發生。我們可以停下來看看自己走過的旅程,盤點擁有過的美好,如此一來,你就可以說:「有時候事情很順利,有時則沒有那麼好,不過還好當時再試了一次,才能得到最後的好結果。」
當你療癒了自己的心,就能迎接最美好的生命,體驗到寬廣、獨特、沒有限制的人生。
覺得憂鬱是天生?你可以選擇不要繼承有毒的憂鬱
我們的某些行為是繼承來的,例如我們可能像母親一樣膽怯,像父親一樣暴力,像爺爺一樣偏執,像曾祖父一樣被動,像叔叔們一樣憂鬱。這些心理上的繼承並不是單靠「我不想要像……」這樣的願望就可以打破的,而是必須轉變思考模式,行為才能跟著改變。我們必須打破老舊的思考方式,開始以正確的想法與信念看待生命、度過每一天。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