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行政命令,黨歌瞬間變國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國史館邀請學者蘇瑞鏘演講,主題為「從黨歌到國歌:中華民國國歌的歷史形成及其爭議」。過程中,蘇教授從歷史角度、法律角度等等,討論國歌的行程及未來的可能變化。
文:法操司想傳媒
2018年1月7日,國史館邀請學者蘇瑞鏘演講,主題為「從黨歌到國歌:中華民國國歌的歷史形成及其爭議」。過程中蘇教授從歷史角度、法律等角度,討論國歌的行程及未來的可能變化,會後也與聽眾一同討論,反應熱烈。
一紙公文,黨歌變國歌
大家知道嗎?其實我們現在唱的國歌,原本是中國國民黨黨歌!現在的國歌歌詞,據傳是孫文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發表的訓詞。後來這段詞被譜上了曲,成為了中國國民黨黨歌。西元1930年,國民政府決議在國歌未製訂前先以黨歌代用;中間教育部雖曾公開徵集新國歌,但參與徵稿的6000多件作品,「沒有任何一件」通過選拔,後來在1947年行憲後,國民黨中常會另行決議,在未頒訂新國歌前,先暫時照舊。

國歌沒有法規規範,只是單純行政命令
相較於國旗、國徽有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作為規範基礎,國歌從頭到尾都沒有任何法律規範加以明定,有的只是一張政府頒訂的公文書,也就是「行政命令」。
對法律多少有些認識的讀者會知道,當國家要制定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政策時,必須要以「法律」、或「法律明確授權的行政命令」作為基礎。國歌這個東西,具有凝聚人民向心力的作用,很難說和人民生活、國家治理等等毫無關聯,所以應該要以法律、或法律明確授權的行政命令規範才對。
然而,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如此重大的一件事,我們卻找不到任何法律明定、或任何法律授權行政機關頒布行政命令。我們目前所能看到的就只有一只「以黨歌暫代國歌」的行政命令,卻不見背後授權的法律,在程序上似乎有些問題。
法律面上,國歌問題應該要修法解決
針對目前國歌是否要換?要怎麼換?還是只要改詞?是各方爭執的焦點。
從法律面上來看,就像我們前面所說的,現行國歌欠缺法律上的依據。因此不論國歌是否要繼續沿用黨歌還是要換一首,都必須要以「法律」、或者「法律授權的行政命令」加以明定,才比較符合近代法治國原則。
國歌問題也是轉型正義的一環
在訓政時期「黨即是國」的政治環境下,產生以黨歌代替國歌的情況並不難理解,但為何到了行憲後仍然維持這樣的狀態,就似乎有點難以理解了。
從轉型正義的角度來看,現在存在的國歌,無疑是過去威權統治底下的產物。從歷史淵源上來看,其形成也幾乎與台灣這片土地毫無關係,很難說明國歌能代表現在台灣人的群體意念。不僅黨外人士覺得應該要改變,就連國民黨內部也曾出現換曲、或修改歌詞的聲音;從原始公文也可以看出,目前國歌只是「暫時代替」,並沒有要一直沿用的意思。
在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三讀通過後,國歌問題無疑是轉型正義問題中十分重要的一環。至於未來這首歌將何去何從,十分值得我們繼續關心。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台灣人偏好的威士忌風味?甜美風味是大宗,帶果香、蜜香風味威士忌男女皆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每人一年平均品飲2.3瓶威士忌。不過,隨著女性愛好者逐年增加、族群年輕化的全球趨勢,威士忌的喜好風向正默默地變化著,更同時影響著國際酒廠推出熱門酒品的未來計劃。TNL Research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針對普羅大眾進行了威士忌的品飲喜好調查。
每年近800億元規模的台灣酒類市場中,威士忌最是一大重點。然而,近年來品醇族群結構的變化,加上酒友們對風味的求新求變,不少品牌開始尋覓下一個令人沈醉的風味。未來台灣威士忌市場主流,將吹向哪種風味的酒品呢?TNL Research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針對普羅大眾進行了威士忌的品飲喜好調查。
根據蘇格蘭威士忌協會公佈的2021年國際出口市場表現報告,台灣這個僅2300萬總人口的市場,一年竟進口了將近新台幣85億元的蘇格蘭威士忌,在全球排名第三。若再加上日本、美國等其他產地的酒品,統計資料也顯示全年威士忌市場消費總金額約550億新台幣,台灣每人一年平均品飲2.3瓶威士忌。不過,隨著女性愛好者逐年增加、族群年輕化的全球趨勢,威士忌的喜好風向正默默地變化著,更同時影響著國際酒廠推出熱門酒品的未來計劃。
三分之一女性愛好者 有力影響威士忌市場風潮
根據TNL Research關鍵議題研究中心於7月11~12日,針對年齡分布於30歲以上ShareParty會員所進行的「威士忌品飲習慣調查」,分析376份有效回收問卷之後發現,40.9%受訪者有品飲威士忌的習慣,且男女比例已達逼近2:1之譜,顯見女性在威士忌同好族群中已成長至三分之一的比例,其風味喜好必將更具市場聲量。

然而,再進一步詢問關於威士忌風味的偏好,倒是能從中一窺在男女族群上的異同處。台灣民眾近年來普遍偏好風味較為甜美、順口易入喉的威士忌,而兼具有果香者獲得最多受訪者的喜愛(57.4%),其次則是帶有蜂蜜風味之酒品(36.3%)。至於較具獨特個性的煙燻風味,訪問後倒是出現了35.9%男性喜愛,但僅有14.5%女性能夠接受的明顯差異。
提到風味甜美的威士忌,深諳威士忌的酒友們,腦海中必然會浮現百富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名稱。百富的傳奇首席調酒師大衛史都華(David C. Stewart),運用將近60年的經驗和深厚的製酒工藝,讓標誌性的「香甜蜂蜜」風味在每一款百富威士忌中都有一致但又獨特的展現。而大衛史都華更令人讚賞不已的,是他於1980年代所發明的「過桶」(Cask Finish)工藝:先將威士忌置於傳統橡木桶中熟成若干年後,再移至另一種橡木桶進行第二次的熟成,而二次熟成的時間並非定數,全靠大衛史都華帶領團隊的耐心定期監控,直到風味達到標準之後方才進行裝瓶。40年來運用「過桶」工藝,百富將酒廠經典的蜂蜜、香草基調,變幻出多樣的迷人風貌,因而廣受全球消費者歡迎。
私聊聚會 最是品飲威士忌的好時機

關於最適合享飲威士忌的生活情境,則有近七成(68.8%)受訪者鍾意於私人會所或家庭聚餐時,與三五好友共享黃金酒液,其次還有「商務應酬場合」(35.9%)及「餐廳等公開場合聚會」(35.6%)成為品飲威士忌的常見場景;也有超過三成(32.8%)受訪者鍾愛與另一伴在家中親密啜飲。
若要在私聚餐會上品飲明顯具有果香風味的威士忌,百富12年雙桶DoubleWood是威士忌愛好者的首選之一。百富首席調酒師大衛史都華精選首次裝桶之Oloroso雪莉桶,陳放9個月過桶的百富12年雙桶單一麥芽威士忌,從1993年販售迄今已近30年,為百富的最經典酒款。此外,百富酒廠歷史上推出的第二種過桶酒款:百富21年波特酒桶PortWood威士忌,經長時間窖藏熟成,醞釀極具深度的風味,是百富獲得首獎最多,也是首席調酒師大衛史都華個人最愛的酒款之一。
首創過桶工藝 讓百富威士忌在甜美蜂蜜風味上 更增添多變的層次

最後,綜合分析威士忌市場的主流風味,果香、蜂蜜、煙燻和花香是台灣民眾鍾愛的四大風味。然而,想要品飲這四種風味,藉由百富首創的過桶工藝,體驗品牌經典的香甜蜂蜜風味之餘,如果想要體驗熱帶水果的果香,就可選擇百富14年加勒比海蘭姆桶單一麥芽威士忌。過桶加勒比海蘭姆酒桶(Rum)的金黃酒液,先帶來熱帶水果、熱帶香料及太妃糖的香氣,再引出香草、橡木桶甜味,口感濃厚圓潤,餘韻柔和且綿長。若是喜歡煙燻泥煤風味,百富故事系列14年泥煤週威士忌是個很好的選擇,溫和的煙燻泥煤融合著細緻奶油蜂蜜氣息與淡雅花香調,品飲時還能感受到些微的柑橘和橡木氣息,猶如天鵝絲絨般的滑順飽滿口感,加上引出水果香氣的尾韻層次變化,怎會不讓人念念難忘。

近來領先全球、在台首發上市的百富16年法國皮諾甜酒桶單一麥芽威士忌,是百富首席調酒師大衛史都華的最新傑作,先在美國橡木桶陳年16年,再經由法國皮諾甜酒桶二次熟成,讓百富的蜂蜜甜香層疊出更多層次感,不僅讓品飲者能嗅聞到美妙平衡的蓮花與天竺葵花香,更有蜂蜜基調和細緻蜜餞、嫩薑辛香,加上清爽順口的尾韻,豐富感受、很是令人著迷。
一心一藝,百富持續以「過桶工藝」在標誌性的香甜蜂蜜風味之上,尋找新的可能。相信只要曾感受過桶工藝的魔幻般奧妙,肯定會為台灣日益增長的威士忌愛好者族群,開拓出更為寬廣多元的嗅味覺體驗疆域。
- 探索更多關於百富一心一藝,歡迎加入 [ 百富The Balvenie ] LINE官方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