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勞死都是本身就有病?學者用數據說明《勞基法》怎麼「讓你生病」

過勞死都是本身就有病?學者用數據說明《勞基法》怎麼「讓你生病」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平均每4.8天就會有勞工過勞,如果再加上沒有通報的「過勞黑數」,台灣實際上可能一天一個過勞。

10日,立院三讀通過《勞基法》修正草案,外界擔憂開啟台灣過勞大門。台北市勞動局就在今(15)日舉行記者會,針對《勞基法》提出四項建議。而國內也有學者公布研究指出台灣每4.8天就有一人過勞。

針對新版《勞基法》,台北市勞動局給四點建議

10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勞基法》修正案,確定「最高可連續上班12天」、「加班費核實計算」、「加班工時每個月最高54小時」「特休假可遞延到次年、加班可換補休」「輪班間隔放寬至8小時」。

《聯合報》報導,台北市勞動局今天舉行「勞動局創立30年」記者會,因應立法院通過《勞基法》修正案,台北市勞動局長賴香伶向中央提出四項建議,希望納入實行細則,並強調,開記者會與槓中央毫無關係。

《蘋果日報》報導,北市勞動局長賴香伶今提出四點建議,希望在《勞基法》施行細則中能明定:

  1. 加班補休「屆期」核算工資,應該設定「屆期」的期限。
  2. 《勞基法》規定每月加班不得超過54小時、三個月總加班時數不得超過138小時(平均每月46小時),應界定所謂三個月138小時是哪三個月。
  3. 勞資會議協商後的結論,依規定要向地方主管機關報備,但何時報備應明定期限,以方便勞檢作業。
  4. 《勞基法》第36條適用放寬彈性7休1的特殊行業別,應由中央政府來認定。

台北市勞動局:雇主讓勞工過勞,將被禁止使用「責任制」

賴香伶也表示,北市勞動局因應新版《勞基法》的因應作為共四項:

  1. 將勞工健康狀況列入「責任制約定書」
  2. 強化勞檢
  3. 輔導公司召開勞資會議
  4. 辦理勞教課程

修訂「核備《勞基法》第84條之1(俗稱責任制條款)約定書審查基準」,首創將勞工健康狀況列為核定要件,經查若勞工已領取勞工保險腦心血管疾病給付,或經醫師建議須調整或縮短工作時間及更換工作內容,得廢止原核備處分之一部或全部,雇主將不能安排勞工從事長工時工作,若雇主仍被發現讓勞工過勞,將被廢止使用《勞基法》第84條之一規定。

《聯合報》報導,台北市勞動局表示,3月起將配合勞動部專案,勞檢包括國營、交通及醫療業,並針對近1年內被裁罰違反每日12小時上限及每月加班時數上限的事業單位、台北市採輪班、長工時過勞風險行業如保全、汽車貨運及市區公車業等,進行勞檢。

《上報》報導,強化勞資會議輔導計畫,優先將鎖定勞工200人以上事業單位輔導設立並召開勞資會議,第一波鎖定北市上市上櫃公司未設置勞資會議的283家限期查處。

最後,勞動局也會辦理勞教課程,希望能增進勞資雙方對新修法規及勞資會議的認識。

統計顯示每4.8天就有一人過勞,加上「黑數」可能每天都有人過勞

昨(14)日,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所長陳保中等學者共同提出一份《勞基法修法勞工健康風險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報告整理了26份研究資料,統整了「輪班間距」、「連續工作日數」、「密集工作」對健康的影響。

提出這份報告的學者包括:

  • 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所長陳保中
  • 輔大公共衛生學系系友李宸
  • 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生劉曦宸
  • 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研究生陳秉暉
  • 輔大公共衛生學系系友林子涵
  • 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研究生陳宗延

《報告》的序言指出,台灣從2012年起,每年因為罹患「職業相關腦心血管疾病」而領取勞保傷病、失能、死亡給付的人次,依序有92、68、67、83、68人次,五年平均下來,平均每4.8天就會有勞工因過勞而領取相關給付。

《報告》將台灣的年總工時、過勞認定個案數量與韓國的資料相比,工時比台灣低的韓國,過勞個案認定數目是台灣的四倍,據此推估,台灣實際上可能是每天即有一名勞工過勞的慘況。

這次通過的《勞基法》明定,在一定的條件下,輪班間隔可以從11小時縮短為8小時。《報告》說明縮短輪班間隔可能導致早班接著夜班、午班接著早班的「快速輪班」狀況,《報告》中整理了2000年~2016年11篇研究文獻指出,快速輪班除了導致失眠、嗜睡、疲倦等睡眠相關疾病、影響勞工工作時的警覺度,還可能增家勞工罹患肌肉骨骼疾病的機率。

此外,這次《勞基法》修法還鬆綁「七休一」的規定,勞工最長可以連續上班12天。《報告》也整理2006年~2017年八份研究報告指出,無法正常週休或連續工作六天以上的勞工,比能週休、連續工作五天以下的勞工,更容罹患肥胖、血脂異常、血管硬化和代謝症候群等心血管慢性病。且連續工作天數越長,發生工作意外的風險越高。

除了鬆綁七休一,這次《勞基法》修法也將每月加班上限改為「每月加班不超過54小時,每三個月不超過138小時」,《報告》整理了七篇研究,分析各國認定過勞疾病的案例,發現多數的過勞勞工,在發病前一週的工時,明顯高於過去的幾個月的每週工時。2013年韓國一份報告也顯示,連續三個月工作52小時以上,將會增加3.46倍心血管疾病發生機會。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