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拳王泰森騷擾模特兒的哲學家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邏輯實證論老將 A. J. Ayer 晚年除了從事學術活動,在學術圈外也非常活躍,他不但已經是社會名人,還經常參加時尚派對。
分析哲學史上第一個大學派——邏輯實證論(logical positivism)——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在維也納誕生,其後出現維也納和柏林兩個學圈。然而,十多年後,兩個學圈的成員卻逐漸離開奧地利和德國。實論證者離鄉背景,除了學術上的理由,還有政治上的因素,這個政治因素是納粹黨冒起。
維也納和柏林學圈有不少成員是自由主義者、社會主義者或馬克思主義者。排外的納粹黨在維也納和柏林的勢力愈見龐大,令實證論者在自己的故鄉愈來愈不舒服。 1936年,維也納學圈的核心成員Moritz Schlick被他的舊學生槍殺,該名學生在法庭上辯稱是由於Schlick傲慢的猶太宗教觀和道德觀冒犯了他。事實上,Schlick根本就不是猶太人,但當地的納粹黨仍支持學生的罪行,甚至視之為英雄大肆吹捧。結果那個學生被判監10年,但兩年後便假釋出獄,還加入了奧地利納粹黨。
就在這個1936年,實證論者Rudolf Carnap離開柏林,前往美國,先後在芝加哥大學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任教。Hans Reichenbach移民土耳其,1938年遷居美國,後來進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書。Herbert Feigl移民美國,在愛荷華大學工作。Friedrich Waismann和Otto Neurath搬到英國,與羅素、維根斯坦等人碰面。當時年輕的實證論者A. J. Ayer亦已從維也納大學回到倫敦。Carl Hempel在1937年離開柏林到普林斯頓大學任教,1964年退休後,一直到1984年都在匹茲堡大學教書。Phillip Frank在1938年離開奧地利,到哈佛大學做物理系系主任。
三十年代末的實論證者如鳥獸散一般遷往英、美兩國,此後維也納學圈的創始成員亦再少捍衛實證論,如日方中的實證論開始衰退。三十年代以後,只有Ayer一直始終堅守實證論。
1936年,當維也納和柏林學圈的前輩紛紛離開故鄉,Ayer只有26歲。同一年,Ayer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語言、真理與邏輯》(Language, Truth and Logic)。這本書的內容大多不是原創,但行文精煉淺白,加上是第一本用英文闡述維也納學圈最新研究的書,成功將實證論推廣到英語世界,於是成了日後研究實證論的必讀文獻。此書第一章標題便是「消除形上學」(the elimination of metaphysics),第一章第一句更直指哲學家所討論的傳統議題大多沒有道理兼沒有建設性,並在書裡詳細論述許多傳統的哲學命題不過是偽命題(pseudo-proposition)。
時間推進到二十世紀後期。其時哲學圈已經鮮有實證論者,但Ayer依然十分積極地捍衛實證論。他每年與學生舉辦研討會,每次都選讀一篇反對Saul Kripke的「先驗偶然」和「後驗必然」的文章,背後的原因,其實仍是為捍衛他的實證論想法。1
這位實證論老將晚年除了從事學術活動,在學術圈外也非常活躍。他不但已經是社會名人,還經常參加時尚派對。據說Ayer在77歲參加一個派對,看見泰森(Mike Tyson)在騷擾當時尚且年輕的模特兒Naomi Campbell。Ayer上前制止,泰森卻警告他︰「你知道我是誰嗎?我是世界重量級拳王!」 Ayer 回說︰
我是上一任的邏輯學威克姆教授(former Wykeham Professor of Logic)。看來大家在各自的領域都是顯赫的人物,這樣吧,讓我們像個理性的人,談談這件事吧。
結果泰森和Ayer真的談了起來,而Campbell則趁他們談話的空檔溜走了。2
一年之後,邏輯實證論最忠實的支持者A. J. Ayer與世長辭,終年78歲。
註︰
- Williamson (2015) How did we get here from the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nalytic philosophy.
- Schwartz (2012) A Brief History of Analytic Philosophy From Russell to Rawls. Wiley-Blackwell.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紫煙亭。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王陽翎
Tags:
國人理財總目標:安心退休與子女教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理財已是全民運動,但大家理財的目標到底是什麼?根據中租基金平台與關鍵評論網合作的調查顯示,多數投資人的理財目標,都與退休及子女教育金有關,可見國人理財的目的,已不再只是單純的當下獲利而已,而是把眼光放在更長遠的未來。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TNLR日前做了一份線上問卷「基金申購偏好調查」,針對台灣網路人口結構抽樣20歲以上的受訪者,回收1,000份有效樣本。
40歲以上最重視安穩退休與子女教育
根據調查顯示,投資人的理財目標非常多元,其中把退休設定為首要理財目標的受訪者佔比高達61.4%(見下圖),其次為房貸與買房需求的16.8%,再其次則是為子女做準備的19.5%;至於第一桶金色彩較為明顯的創業準備與買車,則分別各佔5.7%與3.7%,可見對投資人來說,理財最大的目的主要還是在是中、長期的投資目標上。

若細分到不同年齡層來看,在40歲以上的族群中,子女教育金是理財目標的第二順位,排名僅次於退休準備;而30歲左右的投資族群,買房或房貸需求則是排名第二順位的理財目標,至於子女教育金排到第三順位;若再把年齡下降到20歲左右,可發現買房與房貸的重要性更甚於退休金準備,可見若以40歲為分界,投資人對理財的目標相當不同。

共同基金與長期投資
其實就投資目標來看,無論是退休金、子女教育金還是買房資金,由於金額較大,這些都可算是中長期的投資目標。對多數投資者來說,儘管理財的目標有千萬種,共同基金卻是他們在執行長期投資時最重要的理財工具。
但在執行長期投資的過程中,市場波動永遠是投資人最擔心的變數,由於共同基金具備資產分散與主動式操作的特性,不但可以幫投資人降低波動風險,也有助於慢慢幫投資人累積財富。不過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必須搭配正確的投資方式。
巴菲特曾說:「窮人投資金錢,富人投資時間」。在理財的過程中,無論投資本金有多大,「時間」都是影響投資成效的重要因素,投資的時間越長,能享受到的複利效果也就越高,理財目標也就越容易達成。

定期定額是長期投資的勝利方程式
基於上述理由,「定期定額」就成了投資人最青睞的投資方式。根據中租基金平台與關鍵評論網合作的調查顯示,有61%的投資人習慣用「定期定額」的方式來理財,另也有21.7%的投資人傾向用「單筆投資」來進行。另外,偏好定期定額的比例約為單筆投資的兩倍,可見這種每個月只要3000~5000元的投資方式,受到多數小資族的青睞。

定期定額之所以受到歡迎,主因是投資人不需要具備龐大的資金,也能開始自己的投資旅程;再加上每次投入的資金相對較小,所以對投資時機的掌握度也就不必那麼高。以子女教育金為例,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全球經濟可能會經歷2~3次的循環,中間的市場波動一定比較大;但透過定期定額,投資人反而可以累積這幾次景氣循環下來的財富增長,而且在這過程中,他們也不必額外花心力去猜測市場的高低點,算是一種相當輕鬆的投資方式。
退休金的準備也是如此。對30歲的投資族群來說,從他們開始準備退休金的那一天算起,到真正可以退休的那段時間,也會經過3~4次的景氣循環。隨著科技與醫療的進步,人們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高,醫療服務的價格也越來越貴,所以在這過程中,若能透過定期定額長期投資,他們可以用較輕鬆的方式,去克服長壽風險與通貨膨脹的限制。
所以對小額投資人來說,定期定額的好處,就是在市場上漲時,可以跟隨市場行情上漲而獲利;但在市場下跌時,也可以用相同的金額,買到較多的單位成本去降低投資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透過每個月有紀律地扣款進場,停利不停扣,投資人可以增加買在低點的機會。
當然,如果投資人對市場動態的掌握相當精準,「單筆投資」就是最佳的方式。但在現實生活中,有這樣能力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因為人類先天在性格上就有貪婪與恐懼的特性,所以在判斷投資時點的時候,多數投資人反而會因為過度自信或情緒波動,就犯下追高殺低或暫停投資的錯誤決策。
定期定額進階版:中租母子鎖利GO
由此可見,除了市場風險之外,「行為風險」也會影響到投資成效。為了降低行為風險給投資成效帶來的影響,中租基金平台開發「中租母子鎖利GO」,讓投資人先用母基金的錢轉去定期定額部分子基金,待子基金達到先前設立的停利點時,獲利部分便可自動滾回到母基金,而子基金的投資也不會因此被中斷。
換言之,中租母子鎖利GO可以用自動循環的方式,一方面幫投資人鎖定獲利,二方面也可持續投資,降低行為風險對投資過程的干擾,協助投資人達成理財目標。當然,如果對投資一竅不通,但又有理財需求的話,中租WISEGO的智能理財,也可以讓投資人在自己設定的投資目標下,讓系統透過資產自動再平衡的方式去執行長期投資。
中租基金平台推出的四大服務,可以協助不同特性的投資人,在理財的路上走得更順遂。今年適逢中租投顧20週年,這四大服務不但在功能上都有進階的設計,現在除了開戶、申購與滿額優惠之外,另也有季度回饋、生日與推薦優惠,限時好康,只要即刻在中租基金平台開戶下單,就可以開始邁向投資與生活的雙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