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文化轉型:定型心態,就像冰箱剩一半的發臭牛奶

微軟的文化轉型:定型心態,就像冰箱剩一半的發臭牛奶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沒有人會宣稱自己可以準確預測未來科技走向。然而,成長心態可以助你更能預期未知,應變不確定的未來。

我停頓了一下,想起微軟之前的一位主管曾告訴過我,人力資源制度屬於長期效率市場,在短期無效率。換句話說,久而久之,你就能因為出色的表現而受到賞識,但獎勵未必即時。「重點不是要求加薪,而是對體制有信心,心知只要認真做下去,公司就會給你該有的加薪,」我回答。「女性不開口要求加薪,或許還格外有優勢,因為善有善報,遲早會有回報。市場的長期效率會解決這個問題。」說完,我相當敬重的克拉韋博士和善地反駁。「這點恕我不能同意」,她一開口,觀眾席間就傳來零星掌聲。

克拉韋博士利用這個機會幫我上了一課,將她的意見傳達給現場所有女性聽眾,並給了我永遠難忘的教訓。她分享自己的經驗,有一次,她被問到多少的薪資才夠,她回說只要公司覺得合適的薪水都好。沒有為自己爭取的結果,就是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為自己曾學到慘痛教訓,她鼓勵在場聽眾先做足功課,掌握合理的薪資數字。之後,我們擁抱彼此,在掌聲中下台。但傷害已經造成。我罪有應得、不留情面的批評很快就透過社群媒體、廣播、電視與報紙,如浪潮般席捲而來。我的幕僚長得意地讀了一則推文給我聽:「我希望薩帝亞的公關是女的,而且現在正要求加薪。」

相關書摘 ►即使雲端技術已發展到一定規模,許多政府仍想從頭建立自己的雲端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刷新未來:重新想像AI+HI智能革命下的商業與變革》,天下雜誌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薩帝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
譯者:謝儀霏

AI超速普及,人類不會被取代的獨有價值是什麼?
雲端之後,下一波關鍵科技是什麼?什麼樣的企業,將主導未來?如何帶領變革?

科技加速顛覆,成功不會長青,未來沒有藍圖。
最大的挑戰不是未知,而是我們是否能更開放的思辨、持續刷新,就能重新啟動、開展未來!

本書作者薩帝亞・納德拉是微軟現任CEO。微軟在上個世紀叱吒PC時代,但與雲端時代的明星Google、Amazon等相比,卻落後失色。二十多歲才從印度移民美國的納德拉在2014年接任CEO,開始大力轉型,帶微軟重返榮耀,股價連番飆升創新高,顯示大家再度相信微軟的力量與看到的未來。

領導人帶領企業蛻變轉型的內心筆記
不同於一般CEO細數往日戰果,納德拉真誠的分享一位接棒專業經理人尋找組織靈魂、在不變的價值融入新思維、從高階團隊啟動變革的歷程與作法,以及他對於同理心與領導力的深刻體悟。

產業龍頭預示未來科技的趨勢解析
避免重蹈覆轍,微軟搶先投資三大關鍵技術:人工智慧、混合實境、量子運算。這三大技術的力量將相互加成,突破摩爾定律、改變人與環境互動的方式,讓我們重新想像新的可能。

面對未來科技衝擊的思辨架構
所有資訊在雲端跨境流動,個人隱私與社會安全到底是誰的責任?
人工智慧加速進入各個領域,工作汰舊換新無法避免,如何減輕機器替代的衝擊?
科技帶來的經濟成長,如何讓更多人雨露均霑?

改變已經來臨,我們要有面對機會的勇氣,刷新未來!

getImage
Photo Credit: 天下雜誌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彭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