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驗證因果關係:相撲選手有沒有作弊?美國犯罪率降低主因為何?

科學驗證因果關係:相撲選手有沒有作弊?美國犯罪率降低主因為何?
Image Credit: Deposit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結果,想找出其原因;有些時候,我們知道了起因,想預測其結果。怎樣追尋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是個既有趣也重要的課題。

由此產生的合理懷疑是,在你生死關頭的這場比賽,我讓給你,下一場並非生死攸關的比賽,你就得還一場給我。這個懷疑還有更進一步的證明——數據顯示,過了我讓你一場、你還我一場的交易之後,一切恢復正常,兩位選手之間的勝負率維持在五○%左右。此外,因為相撲選手分屬於不同經理人旗下的部屋(heya),數據顯示,如果某位選手放水了一場給另外一個部屋的選手,這筆帳不一定由這兩個選手之間來結算,而是由部屋和部屋之間來算。還有,當媒體因為某個事件,對放水作弊的懷疑做比較多報導時,在這段時間裡,一位七勝七負選手能在生死關頭打敗八勝六負選手的勝率會明顯降低。相撲選手的例子說明,充分了解數據的意義,才能找到正確的因果關係。

犯罪率降低的主因是?

第二個例子和美國的犯罪率有關,雖然該例使用的是美國的統計數據,結論並不見得能直接套用在臺灣,但思考方法和分析技術仍然值得注意。一九八○年代末期到一九九○年代初期,美國的犯罪率持續增加,一九九五年的一份調查報告說,青少年謀殺案件的增加日後可能高達百分之百,讓政府官員、政治家、犯罪學專家大為緊張。可是正是從一九九五年開始,全美的犯罪率不但沒有上升,反而每年穩定下降,一九九五年到二○○○年這五年內,青少年謀殺案件降低了五○%。專家們馬上就問,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某些表面上看來合理的解釋,在《蘋果橘子經濟學》作者仔細分析後發現並不充分,讓我們一一細看。

第一種解釋認為,良好的經濟狀況是犯罪率降低的主因之一。但是良好的經濟狀況只能解釋和經濟有關的罪行,例如偷竊、搶劫等罪行的降低,卻難以解釋和經濟沒有直接關係的暴力罪行,如謀殺、性侵的降低。而且按照過去的統計,失業率降低一個百分點,非暴力罪行的數目也會跟著降低一個百分點。可是在一九九○年代,美國的失業率僅僅降低二%,非暴力罪行的數目卻降低了整整四○%。

第二種解釋相信,死刑的執行是犯罪率降低的原因之一。但是美國和世界上很多國家一樣,每年執行死刑的數目很低,上訴再上訴,拖延的時間又很長,死刑對犯罪的嚇阻效果應該不大。

按照專家估計,執行一次死刑大概可以減少七件謀殺案,按此公式套入實際數字計算會發現,一九九一年美國執行了十四次死刑,二○○一年執行了六十六次死刑,(66 – 14)×7,應該能減少三百六十四件謀殺案,可是三百六十四這個數目,只占了一九九一年至二○○一年謀殺案件總數降低的四%。

也有人相信其他的因素,比如第三種解釋:比較嚴格的槍枝管理控制法令;第四種:人口逐漸老化;第五種:警察採用了遏止犯罪的新做法。仔細小心地分析後同樣會知道,這些因素的影響力都不顯著。此外還有第六種解釋:比較嚴謹地執法,當坐牢的人數增加、坐牢的刑期加長時,就能幫助降低犯罪率,因為既能產生嚇阻作用,也把可能再犯罪的犯人關在牢裡久一點,但按照作者估計,那只能解釋犯罪率降低的三分之一。若是依照第七種解釋:增加警察的數目有助於降低犯罪率,也不過足以解釋犯罪率降低的十分之一而已。

複雜的因果關係,拉長時間線才看得出來

《蘋果橘子經濟學》的作者指出了幾個其他專家沒想到的原因,解釋犯罪率的降低。一九七○年代初期,美國法律開始允許合法人工流產。當人工流產從非法變成合法時,手術費用降低了,以前只有中產階級以上的婦女才有經濟能力動流產手術,現在未婚、年輕、貧窮的婦女同樣擁有這個選擇。按照統計數據,假如這些婦女沒有選擇人工流產手術的話,她們生下來的小孩,由於所處的生活和教育環境,犯罪的機會是超過平均數目的。因此,美國自一九七○年代初期人工流產手術的合法,可以成為一九九○年代犯罪率降低的解釋原因之一。雖然這可能是一個令人不舒服、引起反感的說法,但我們應將其視為學術統計的結果,摒除其餘偏見。

作者也提出了其他數據佐證。有五個州開放人工流產成為合法醫學手術比其他州早了兩、三年,在這五個州裡,自一九八八年至一九九四年暴力罪行數目的降低,比其他州多了一三%;自一九九四年至一九九七年,謀殺案數目的降低比其他州多了四%。作者還指出,一九七○年代人工流產率比較高的州,一九九○年代的犯罪率降低也比較顯著;一九七○年代人工流產率比較低的州,一九九○年代的犯罪率降低則比較不顯著。作者按照統計數據指出,按照年齡層的分布,犯罪率的降低,差不多完全集中在人工流產成為合法時出生的年齡層。

第一和第二個例子都指出了因和果的關係,有時比較簡單,有時比較複雜,不過站在科學的立場,都可以相當精準地探索和了解。

相關書摘 ▶這些延宕手段是議會的靈魂:古今中外最有趣的「費力把事拖」歷史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大人的社會課:從阻撓議事到邊際效應,搞懂世界的真實運作》,時報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劉炯朗

阻撓議事、邊際效應、風險投資……
現實社會裡的政治、經濟、環境與倫理等種種環節,你真的懂嗎?
一口氣搞懂世界的真實運作!

我們的社會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各種複雜的倫理、公民議題又該從哪個角度理解?誠實為何是最好的策略?如何思考死刑存廢的正反面?什麼是真正的平等與自由?一滴水如何影響我們的未來?

中研院院士劉炯朗學識淵博,廣泛涉獵各領域的知識,在他豐富的比喻和生動的故事帶領之下,不論是看似難懂的經濟學理論、讓人卻步的環境科學觀察,亦或值得再三反思的倫理價值觀,全都化為一篇篇淺白易懂的文章,引領著我們更加明瞭這個世界,輕鬆愉快地補足社會課學分!

大人的社會課
Photo Credit: 時報文化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