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深度學習的技術》:「速讀術學習」可能是浪費時間?

《深度學習的技術》:「速讀術學習」可能是浪費時間?
Photo from Pixabay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理解力的強大是透過累積更多的詞彙、知識、概念和規律發展出來的。你的詞彙量、知識量越大,懂得的概念越多,你能夠輕鬆理解的知識就越多,因為你可以理解的相鄰可能得到擴展了。

作者:ROXAS 楊大輝

要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你首先得理解問題;要獲得運用知識的能力,你首先得理解知識;有了深度的理解,才能找到問題的本質;有了深層的理解,才能對問題提出深刻的答案。

理解力是和辦事能力直接掛鉤的,能夠很好地理解問題,並且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幾乎是每個職業的起碼條件。

但每個人的理解力是不對等的,有些人能輕易地對知識達到深層的理解,而有些人無論重複多少次一樣的知識,依然只能做到淺顯的理解。而正是理解知識的程度不同,直接造成了人與人在能力上的差異。

但是,怎樣才能提升自己的理解力呢?怎樣才能理解力最大化呢?

這一問題並沒有簡單的答案,具體來說,這一問題的答案至少有五個:

理解力最大化的條件有五個。

條件一:理解的相鄰可能

認知心理學家基思.斯坦諾維奇(Keith Stanovich)的研究表明,人類的閱讀能力也普遍存在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馬太效應原指的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人類的閱讀能力也是如此——少閱讀的人閱讀能力低,但閱讀量越大的人,閱讀的速度就越快,理解內容的能力也同樣會更好更快。

斯坦諾維奇解釋道,這現象背後的原因,是因為大量閱讀的個體會有更大的詞彙量、更熟悉各個詞彙的區別與含義。這能夠降低個體在閱讀時的認知負擔,當個體能輕易提取詞彙的意思時,就會有更多冗餘的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容量來加工文字背後的抽象概念,進而促進了理解力(我們在後面還會提到工作記憶和理解力的關係)。而且認知負擔的降低也意味著閱讀會變得更有趣,而不是更累,個體也就更可能讀更多的書。

我認為,閱讀的馬太效應還有第二個原因,那就是相鄰可能(adjacent possible)。

相鄰可能由生物學家斯圖亞特.考夫曼(Stuart Kauffman)提出,簡略來說,相鄰可能的含義有二。

其一,生物的演化必然是發生在相鄰可能範圍之內。例如,原始細胞可能會演化成高等一些的細胞,但不會在一夜之間演化出人類。

其二,生物每一次演變都會打開新的相鄰可能。例如,原始細胞演化成高等一些的細胞後,又能再演化出更高等更多功能的細胞,慢慢的只要給予足夠長的時間,比如說幾十億年,就可能會演化成各種動物,包括人類。

著名作家史蒂芬.強森(Steven Johnson)在《偉大創意的誕生》裡形象地比喻了相鄰可能,他形容:

相鄰可能有一種奇異的美,因為一旦對它的邊界進行新的探索,之前的邊界就會重新擴展。新的組合變化為另一些變化,提供了進入可能空間的鑰匙。就好像是一座施了魔法的房子,你每打開一扇門,都會發現一些新的、別有洞天式的美景。

最初,你來到一個有四扇門的房間,每一扇門都通往一個新的房間,每個房間都是你之前沒有踏足過的。這最近的四個房間可以比作「相鄰可能」。然後,當你打開了其中任何一扇門,你便來到了另一個新的房間。這個房間的另三扇門又通往了三個不同的新房間,並且這三個新房間在你推開最初的一扇門之前,即你站在起點時是完全不可能靠近的。

如果你不停地推開眼前的新門,最終你就可以走遍一座宮殿。

相鄰可能這一概念也可以用來比喻人的理解力,我們理解事物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成的。

顯而易見的,你可以輕易理解「我喜歡貓咪」這一句子,但如果這一句子是用你不懂的語言來表達(例如,泰米爾語的「我喜歡貓咪」寫作நான் பூனைகள் போல),你就不可能立刻理解它的意思。你清楚的知道,你理解「我喜歡貓咪」這一句子是建立在你懂得中文的前提之上的。

同理,一個知識點能否被你所理解,除了語言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你是否具備了「前提知識」。舉個例子,假設你從未學過任何醫學術語,也不了解醫學的基本知識,這時讓你嘗試閱讀醫學論文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

你會發現你無法理解論文在寫什麼,你不知道裡面提到的「高錳酸鉀液坐浴」到底是什麼,哪怕這裡面寫的都是中文字。

這例子很好地帶出了兩點。首先,要達到一個領域、學科的深處的知識,你必須遞進的理解。要理解第三層知識,你必須先理解第二層知識;要理解第二層知識,你必須了解第一層知識。這是理解一個知識的硬性條件。

另外,這也暗示著,理解力的強大是透過累積更多的詞彙、知識、概念和規律發展出來的。你的詞彙量、知識量越大,懂得的概念越多,你能夠輕鬆理解的知識就越多,因為你可以理解的相鄰可能得到擴展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使用速讀術學習無疑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的,因為加快、加深理解知識的基本條件,是獲得更多的知識。增進閱讀速度的基本條件,是你對該領域到底有多熟悉,理解有多深刻。

想像一個有速讀經驗的學習者,他雖然擅於速讀,但他從未接觸過醫學領域的知識。這時,若你讓他看一篇醫學論文,他可能很快就可以看完,他甚至還可以記住一兩段文字。但無論他花費多大的力氣,他都不可能會明白這一篇論文,因為裡面的醫學術語指的是什麼,說的是什麼,他一竅不通。

如果他不具備前提知識,如果他本來就沒仔細讀過關於醫學的書籍,那麼那些一目十行的表面功夫是無法為他帶來什麼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