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東協領袖高峰會前夕,印度透露與越南擴大雙邊國防關係

印度東協領袖高峰會前夕,印度透露與越南擴大雙邊國防關係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印度總理莫迪為強化東進政策,邀請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10國領袖於26日出席印度「共和日」(Republic Day)慶祝活動,且於今(25)日晚間與東協10國領袖召開印度東協領袖高峰會。

(中央社)

印度25日晚上將與東協10國召開印度東協領袖高峰會。會議前夕,印度與越南針對中國在南海擴張及印越海上合作相互討論,雙方決定擴大雙邊國防關係,簽署太空合作等諒解備忘錄。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為強化「東進」(Act East)政策,邀請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10國領袖於26日出席印度「共和日」(Republic Day)慶祝活動,且於今(25)日晚間與東協10國領袖召開印度東協領袖高峰會。

根據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庫瑪(Raveesh Kumar)向印度媒體透露,莫迪和越南總理阮春福(Nguyen Xuan Phuc)24日召開雙邊會議,討論了國防、海洋及貿易、投資和其他領域合作。

庫瑪說,印度和越南也簽署太空、資訊與廣播兩項合作諒解備忘錄。

印度總統柯文德(Ram Nath Kovind)24日在歡迎阮春福到訪時表示,雙方需要加強在石油與天然氣的合作,包括與第三方友好國家的三邊合作。

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ONGC Videsh)與越南國家石油公司(Petro Vietnam)2013年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在有領土爭議的南海探勘油田、開發石油與天然氣,引起中國抗議,但印度與越南並未理會,迄今持續擴大合作,在南海進行石油與天然氣的探勘與開發。

由於中國繼續在南海島礁進行擴建與部署軍事設施,越南已敦促印度應強化與東南亞各國合作,並把越南與印度的國防合作,視為雙邊關係中最重要的支柱。

庫瑪說,莫迪在會晤阮春福之前,還與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舉行雙邊會談,討論印度協助緬甸若開邦發展基礎建設與經濟等合作計畫。

在印度東協領袖高峰會前夕,莫迪陸續與東協10國領袖召開雙邊會談,強化印度與東協各國的經貿和其他領域合作,推動印度「東進」政策的實質進展。

莫迪2014年執政後,面對中國不斷在印度洋太平洋區域擴張,把印度的「東望」(Look East)政策改為「東進」政策,以實際行動推動與東協國家、日本等國更緊密關係。

在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印太戰略概念,希望印度扮演更重要區域角色後,印度「東進」政策更加積極活躍。

中國政經施壓,學者籲東協與印度合作

印度外交學者、印度金德爾全球大學國際學院院長休里亞(Sreeram Chaulia)在「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撰文說明印度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成員合作的重要性。

他指出,北京利用東協會員國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勒索各國放棄聲索領土主權,因此建議東協應與印度建立更強大的軍事連結。

文章指出,北京利用大型新興市場的優勢,很早就融入東協的經濟動脈。但中國驕縱蠻橫的心態和想當老大的行為,迫使東協將印度視為區域必要的平衡力量。他認為東協國家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令人驚訝,這些國家被中國勒索,放棄聲索主權領土及整體戰略自主權。

文章強調,莫迪領導的印度可對東協提供有效手法,協助他們分離對中國的經濟與政治關係。休里亞解釋,東協可能在經濟領域受困於中國箝制,他們可以和印度建立更強大的軍事連結,抵銷美國總統川普特立獨行的外交政策引發的戰略不確定,如此就能解決困境。

印度邀請東協10國領袖26日出席印度「共和日」活動,文章認為,東協領袖到訪印度,代表非常重視印度的崛起,也說明東協實際上是印度的鄰居,對印度敞開大門。

休里亞是印度知名國際關係與外交學者,金德爾全球大學國際學院推動國際教育合作,並設立台灣華語教育中心,和台灣展開多項合作。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李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