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給石虎一個生活空間:「小草」曾急救後野放,在國道卻又遭「路殺」

給石虎一個生活空間:「小草」曾急救後野放,在國道卻又遭「路殺」
Photo credit: 高公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月9日,特生中心再次接獲高公局通報,國道三號有一隻戴項圈的石虎發生事故,到場確認這隻石虎就是當初野放的小草,但這次,小草已經命喪輪下。

一級保育類動物石虎的路殺事件頻傳,行政院農委會特生中心曾救治一隻在國道三號被撞的石虎,但野放後,這隻石虎又再度在國道三號遭到路殺。特生中心表示,國道三號和流經台中、彰化、南投的「貓羅溪」,是石虎的重要棲息地,已與河川局、高公局研擬對策,希望能給石虎一個生活空間。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特生中心)表示,2017年8月20日,特生中心接獲高速公路局(高公局)通報,在國道三號220.8k路肩發現一隻發生事故的石虎,由特生中心研究人員協助帶回急救站醫治。

由於這隻石虎在草屯路段被發現,急救站的同仁暱稱牠為「小草」,一開始狀況雖十分危急,但小草復原狀況佳,經過謹慎評估和討論後,特生中心在2017年12月7日,選擇相對安全的中寮鄉山區進行野放。

野放後,特生中心研究人員也持續藉由小草的衛星發報器項圈來瞭解牠的移動路徑,追蹤結果顯示小草野放後不久,又跑回了距野放地點約四公里外的貓羅溪和國道三號沿線,且持續在溪岸和兩側的農地生活。只是可能因為石虎多在底層活動,且小草活動範圍多水泥構造物,導致衛星發報器收訊狀況極差且耗電極快,在2017年12月30日最後一次傳訊後,電力就已經不足以傳輸資料了。

本月9日,特生中心再次接獲高公局通報,國道三號224.6K有一隻戴項圈的石虎發生事故,到場確認這隻石虎就是當初野放的小草,但這次,小草已經命喪輪下。

特生重心檢查小草的屍體發現,小草死時體重為5.4公斤,與野放時的5.6公斤接近,且胃中有滿滿的食物,顯示牠的覓食能力沒問題,但可能因棲地受干擾或破碎,導致牠必須冒險穿越道路。

貓羅溪、國道三號是石虎重要棲地

特生中心表示,這一次的意外讓研究人員開始關注「貓羅溪」的重要性。根據《維基百科》及Google地圖,貓羅溪位於台灣中部,流域面積包含台中市烏日區、彰化縣彰化市、芬園鄉,及南投縣草屯鎮、南投市、中寮鄉等,貓羅溪東岸就是南投縣山區,而西岸則是八卦山脈。

特生中心檢視貓羅溪沿線的相關紀錄,以及近年來南投和彰化地區的石虎路殺資料,可以發現溪流及其兩岸,正是石虎族群棲息地和移動廊道。

2017年10月10日,特生中心於八卦山區拍到一隻年輕石虎的資料,而緊鄰國道的貓羅溪河床架設的自動相機,也在今年1月2日也拍攝到一隻石虎成體。此外,在2016年,從草屯交流道以南就沿著貓羅溪建造的國道三號和彰化芬園台14線也都各有一起路殺事件。

研究人員據此判斷,南投山區石虎族群的年輕個體可能會藉由貓羅溪移動到八卦山脈,使兩地區的族群得以交流,因此,貓羅溪不僅是重要的生態廊道,也是石虎族群棲息的環境。

圖3-貓羅溪沿線石虎資料
特生中心的相機紀錄和路殺紀錄顯示,貓羅溪以及沿溪建造的國道三號,是石虎的重要棲地。Photo credit: 特生中心

水利署保留「長草區」讓生物活動,高公局建造「防護措施」

有鑑於此,特生中心主動將相關資料提供給貓羅溪的管理單位,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局。兩方進行了初步討論並凝聚共識,包括後續由南投縣政府在貓羅溪所推動的前瞻計畫內容會有所調整,將保留連續且足夠的「長草區」,讓石虎等野生動物都能加以利用而生活其中;研究人員也期望有更多友善野生動物的考量,讓貓羅溪成為一個安全的生態廊道。

《上下游》報導,特生中心強調,若要提供足夠的生活空間,綠帶的設立起碼要6公尺寬以上,最高規格甚至是18公尺,但寄望南投縣政府能在整治環境、減少民眾對水患的擔憂之虞,也能將原有生態考量進去,給石虎一個生活空間。

此外,特生中心也與高公局會勘國道沿線的石虎路殺點位,討論道路設施改善的可行性,高公局隨後立即召開了工作小組會議,確認此路段國道應改善和防護的位置與方式,包含複合式圍籬施作與高架橋和車行箱涵邊坡鏈網銜接等,高公局南投工務段預計在三個月內可完成相關改善作為。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