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誘導式民調」?破解如何利用MG149帳戶民調操弄選情

什麼是「誘導式民調」?破解如何利用MG149帳戶民調操弄選情
Photo Credit: 柯文哲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民調設計好壞相當重要,民調可以用來實測民意動向,也可以操弄選情,端視調查者如何運用民調工具以發揮什麼樣的工具效果。

又如政治學界對選民政治知識進行測量,設計一組由簡單到困難的題目,如「現任行政院長是誰?立委選舉時應投幾張選票?在我國,誰或哪個機關負責解釋憲法?」當選民不確定答案後,他便會去搜尋資訊。因此,研究者下一次要進行民眾政治知識的測量,可能就需要換題目來測試了。

本文強調的則是民調透過引導式的措辭與題目順序所造成的「負面污染」。負面污染效果的問卷造成的影響是,每當選民接受一次這樣的問卷,彷彿接受一份負面文宣,進而影響其投票意向。

最差勁的民調類型是推手民調(push poll),以偽裝成民意調查的方式,針對特定候選人提供選民大量不利當事人的負面訊息,目的並非想測得實際民意,而是要影響選民對於候選人觀感的變化,進而影響選舉結果。推手民調高招之處在於,一邊進行民調,一邊光明正大對選民進行皮下注射,企圖汙染其投票意向。

總而言之,民調設計好壞相當重要,民調可以用來實測民意動向,也可以操弄選情,端視調查者如何運用民調工具以發揮什麼樣的工具效果。民眾在閱讀各種民調數據時,應該要想到所謂的機構效應是否高估或低估民調結果;原始問卷題目所提供的措詞、資訊是否中立、是否在誘導特定的回答;民調詢問數個問題時,前面詢問的問題是否可能影響後面問題的回答等簡單判斷。

在各種形形色色的民調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下,我們應該做個有智慧的公民,才不會被民調數據所誤導。

本文獲菜市場政治學授權刊登,原文於此
原標題:什麼是「誘導式民調」?以MG149帳戶民調為例

Photo Credit: 柯文哲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