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一個非常重視道德觀的世界裡,吃人也可以是重要的習俗。我們也許會想起E・M・福斯特的名句:「但求聯繫。」這句話傳遞出同理、連結並重視他人的想法。
文:彼得・凱夫(Peter Cave)
為了活命,你會吃人嗎?
一名女士說:「我真想吃了你。」她的潔白大牙閃爍,眼睛透露著飢渴,雙臂環繞我的脖子。這個俱樂部盛情邀請我加入會員,再加上如此友好、熱烈的注視,我怎能不開心呢?
「誰要加入晚餐?」另一人問我。嗯,我確實餓了。在場的這些人不僅笑容滿面,充滿活力,而且還很慷慨,沒向我收會員費,因為他們說我是榮譽會員。我真是好傻好天真。那時我並不知道,在我熱情「加入」晚餐聚會後,我竟然被帶到鍋子旁。我既不是來用餐的客人,也不是來煮菜的廚師,竟然是「準備下鍋」的食物。我很快就發現,這群人不只是慷慨,而是過度慷慨了。
為人類服務( 原文為 Serve Man,又有「供應人類為食物」的涵義)是這家俱樂部的標語。後來我才明白這句話的真意。沒錯,食人族正活躍在倫敦的帕摩爾街。
我就要死了,看樣子是無法得到善終。我即將被煮熟,但至少跟我一起下鍋的配菜應該還不賴。
在想像上述的情境之前,我們先回答以下的問題:吃人有什麼錯?不管怎麼說,我可沒同意讓他們把我吃下肚,更不想被抓去煮;所以,吃我是錯的。
強納森・史威夫特(Jonathan Swift)曾在諷刺故事中講述,為了即將來臨的饑荒,我們應該吃嬰兒與年輕人。這種行為並不被大眾接納。確實,在如空難倖存者不吃屍體便會餓死的極端狀況下,人們可以接受吃人。但是前面提到的俱樂部把食人當成習慣,即便那些人只吃自然或意外死亡的屍體,依然嚇壞大多數的我們。然而,無法接受吃人的我們卻能接受捐血或死後器官捐贈的概念。
為了不岔題,我們先排除為了生存而吃自然或意外身亡的屍體例子。排除之後,人吃人有錯嗎?如果被吃的人是自願的呢?畢竟許多人也喜歡吃像是魚、家禽、野生動物這類的生物,有時我們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蛇、鯨魚、鱷魚,甚至是奇怪的貓、狗與黑猩猩吃下肚。但為吃人辯護的人卻會被當成變態。
吃人到底有什麼錯?
要不是有農牧業,很多如牛、羊、豬這類的生物早已不復存在。但我們是否因此就有權力可以殺死牠們、把牠們當食物?如果我們有這種權力,那我們便回到史威夫特的故事,飼養人類小孩來防止飢荒似乎沒什麼錯。當然這種說法爛透了。我們創造出他們,不代表我們有權力摧毀他們,絕非如此。包括動物與嬰兒在內的所有創造物,仍然有他們自己的權利。即便是受眾人景仰、創作出著名畫作的畢卡索,也不一定有權摧毀自己的作品。
當然,很多人用無痛屠宰替宰殺動物供人類食用合理化。也許有一天,地球上會出現一個超級物種圈養人類,聲稱人類身為較低等的生物,在無痛屠宰過程中可以少受點苦,這樣的話,吃人也變成合理的事。但當然,身為人類的我們可不這麼想。這種「超級物種論」也許會讓我們不再把吃肉視為理所當然。
我眼裡的肉,或許是別人眼裡的人。有許多實用主義的標準論述反對人肉派餅、人肉排、男女鮮肉罐頭。
如果為了口腹之欲而吃人(雖然並不一定好吃)是可以被接受的話,吃人或許會成為日常。即使只有自然或意外死亡的死人才可食用(簽署了「捐贈大體為食物」的同意書),我們看待彼此的方式依然會改變,而且是變得更糟。我們的觀點深受烹飪的影響,就像有些人認為色情片會使男性看輕女性意願,將其視為肉體。如果烹煮人類屍體為大眾所接受,那我們也許會把他人看成一團肉、一件商品,而不是人類。但這真的可能發生嗎?只因為我們會食用屍體,我們就會用對待屍體的方式看待活生生的人嗎?
尊重他人,也包含尊重他人身體。這種尊重會延續至他人的屍體。如果我們只是為了加菜,就把人的屍體掛在肉舖,或在超市裡販賣人肉罐頭,就是破壞這份尊重。這跟器官捐贈截然不同。
假設我們為了聖誕節大餐,養了三隻分別叫做露辛妲、路德維與露彌菈的火雞。但當聖誕節來臨時,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痛快地把露辛妲等三隻火雞宰來吃。因為這些名字,我們很容易就將這幾隻火雞視為人類群體的一部分。
我們除去他人人格,停止尊重對方,把對方看成一團肉,只用數字稱呼他們,如同集中營裡所發生的事情一樣。這種去人格的危機,甚至也發生在被當成「盲腸」或「疝氣」的病患身上。不過這也有例外,視案例的情境、意圖與感受而不同。有時候人類被當成一副身軀是恰當的,例如藝術家史帝拉(Stelarc)曾經把鉤子穿入身體,將自己懸掛在紐約市的大街上。他是否因此貶低了自己呢?沒有;一直以來,他自願用自己的身體做為藝術創作的媒材。
我們已經想像過在肉舖掛上人類屍體的畫面,而這種畫面令我們不寒而慄。但是,要是有人希望在自己自然死亡後可以被吃掉,這在道德上有什麼不對嗎?如果有合適的規範,他們的願望是否應該被尊重?我們自然會對這種想法有反感,但在道德上這究竟有什麼錯?
尊重可以用許多不同的形式展現。想像我們身處在可以選擇生命如何結束,以及遺體如何處理的社會中。就像我們會尊重他人火葬或土葬的願望(甚至可以接受有些母親產後烹煮胎盤),在那個社會中,人們也可以選擇被吃掉。或許他們會舉辦一場隆重的食人儀式,只有死去之人的親朋好友參加;這場儀式象徵的是人與人之間終極、永恆的結合,是與死去之人的「聯繫」。在這樣的社會中,要是沒有舉行食人的儀式,就等同沒有得到善終,因為吞食死人屍體,體現的是宗教式的靈體合一,或隱喻肉體生命的延續。他們認為食人是對神明的奉獻,是值得的犧牲;他們認為生命是一種藝術,就像小說或樂曲一樣,需要適當的結局。
Tags:
pCloud 新年優惠方案總整理,趁過年買 10TB 終身雲端空間備份多年檔案與照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20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
轉眼間又要過年,除了整理多年來的影音收藏之外,是不是也該趁著過年檔期入手便宜超值的雲端空間方案?看著日前 iCloud 曾發生嚴重的資安意外,MacRumors 討論區上有用戶在用 Windows 的 iCloud 同步 iPhone 檔案後,發生檔案意外損壞的狀況,並出現陌生人的照片與影片,這告訴我們檔案備份真的要慎選,且最好能做到多重備份才能在意外發生時有挽回的餘地。
資安意外頻傳,多重備份才讓人安心
iCloud 發生的資安問題,讓人擔憂起是否自己的照片也會出現在別人的相簿中,這件事也在MacRumors 討論區上引發討論。
資料保存上比較穩妥的方式就是多重備份,利用多種管道、異地保存自己的檔案,這樣就能確保萬一檔案損壞時,還有備援資料可以使用。就算你現在使用 iCloud、Google Drive 進行單一備份,也不能保證你的檔案不會發生意外,至少選擇 2 種備份方案才是比較安全的保管方式。

經濟與安全可以兼顧,瑞士的雲端服務 pCloud
pCloud 是來自瑞士的雲端服務廠商,2013 年創立至今已有 10 年歷史,全球有 1600 萬用戶使用其服務。它的資料位於重視資訊安全的歐盟與美國,在創立帳號時可選擇資料要存放於歐盟或是美國,相比其他無法選擇的廠商多了選擇性,而且不只是存放地點,pCloud每份資料都會分散 5 份檔案儲存於多個伺服器增加安全性。檔案還會經過 256 位元 AES 加密技術保護,傳輸時使用 TLS/SSL 強化資安。如果需要更安全的保密措施,還可以選配 Crypto 加密服務。
pCloud 也有免費帳號可以使用,註冊後就有 10GB 免費空間能夠試用,不論是要體驗介面操作或是傳輸速度都沒問題。相較於其他訂閱較為單一的雲端服務,pCloud 除了月繳、季繳、年繳之外,還會不定期推出優惠的終身買斷的方案,且費用上不會有額外的設定費或隱藏性支出。若是家庭用戶,還可以選擇家庭方案讓 5 個人一起使用更經濟。





農曆新年 -85% 超優惠終身買斷方案,錯過可能就沒了
雖然現在官網活動還沒開跑,但 pCloud 確定會在農曆新年推出超優惠方案,活動期間為 2023 年 1 月 18 日至 2023 年 1 月 24 日,活動只有短短 5 天要好好把握。這檔農曆新年促銷活動是針對個人終身制方案,500GB、2TB、10TB 個人終身方案都會有優惠價格,500GB 個人終身價折扣後為 139 美元、2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279 美元、10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890 美元,折扣幅度高達 85%。
pCloud 農曆新年優惠方案:
500G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570 美元,優惠價 139 美元。
2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1140 美元,優惠價 279 美元。
10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6000 美元,優惠價 890 美元。

趁著過年好好整理檔案,選個安全可靠的雲端空間更安心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18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這次方案價格十分優惠,終身買斷不會產生每個月的費用,用越久省越多,如果你需要備份的檔案大且多,可以考慮看看經濟又可靠的 pCloud。pCloud 終身制優惠方案並不是每次都有,因此有需要的朋友就盡快購入,越早使用省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