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華人、伊朗、印度與亞美尼亞商人的移民世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歐洲的東印度公司把勢力拓展到從東南亞到西亞這片廣闊地區時,沒有遭受到過多的抵抗,其貿易事業之所以能夠成功地開展,與此地區王權開放而且同意「自由貿易」的態度有極大的關係。
文:羽田正
華人的世紀
東印度公司開展貿易事業的十七至十八世紀期間,亞洲有許多人離開自己的出身地,橫渡海洋進行遠距離的移動,移居到新的土地上生活。這些移居者有各種不同的類型,譬如:追求商業利益的貿易商人、在移居地握有政治權力者、參與經營礦山等事業者、在都市從事商工業活動者、靠武勇當上傭兵者、在農場或礦山的勞工,以及侍奉於宮廷的詩人和文人等等。
如果把歐亞大陸視為一個整體的區域來看,擁有優異的航海技術、對貿易活動抱持著高度關心的歐洲人搭乘東印度公司的船隻前往亞洲的行為,也可以被視為是歐亞大陸上活躍的人員移動與交流的一種型態、甚至是變異。人員的移動進一步地引發新的移動,為歐亞各地的社會創造出新的局勢。本章將針對上述的人員移動與運載人們的船隻進行綜合說明。
首先是華人的移民,早在十五世紀左右,東南亞各地的港城就已經有許多華商往來,之後隨著時代的變遷,華商前往東南亞的人數或有增減,不過基本上從中國前往東南亞的商人活動,直到十八世紀為止都沒有太大的變化。然而十七世紀以後出現兩個新的現象,一是除了華商的活動以外,還出現了由移民組成的政治勢力,二是來自中國南部各地的華人勞工,開始移居到台灣和東南亞。十八世紀在東南亞史的脈絡中,被稱為「華人的世紀」,因為在這一百年間,華人在東南亞的政治、經濟領域相當活躍。
從中國南方新來到東南亞的華人,與當地的政權聯手合作,企圖發展出有利於自身貿易活動的局勢。在這樣的合作關係之中,也出現了在當地握有政治權力的權勢者,比如出身廣東的莫氏,在暹羅灣東岸的河仙市社建立了莫氏政權,以及來自福建的吳氏,則在馬來半島的港城宋卡府(Songkhla)建立了吳氏政權。雖然兩者都被當地政權授予總督之職,但實際上卻是掌控貿易港的獨立政治勢力。
不光是華人,這個時期的東南亞和南亞,也常常可以看到外國商人與當地政權合作,在中央或地方擔任要職的例子。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應該就屬十七世紀後半阿育陀耶王朝拿籟王(King Narai the Great)宮廷裡的伊朗人和法國人,以及阿育陀耶王朝國政的最高負責人——來自希臘的華爾康(Constantine Phaulkon)了。法國傳教士對於華爾康的富裕生活,做出了如下的描述:「暹羅國王完全沒有給予華爾康任何薪資,但是華爾康能夠隨興地使用許多金子。華爾康擁有五、六艘船,這些船往來中國或日本,使華爾康的倉庫滿盈。」從之後將介紹的南亞伊朗人的例子中,也可以清楚了解到,當時的東南亞或南亞對民族的概念幾乎沒有「內」、「外」之分,至少在政權階級是如此。再者,如同第五、六章也將提到的,這個時期的東南亞或南亞,與開始明確區分外國人與日本人的日本,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華人從十七世紀前半開始移居台灣,並且在台灣島上展開前所未有的稻米耕作。而在一六八○年代中期,福建、廣東沿海地區的人,也開始前往東南亞進行貿易,展開海外移民活動。當時在馬來半島、加里曼丹島、廖內群島(Kepulauan Riau)等地,盛行胡椒、阿仙藥(gambir)等商品作物的種植,以及金礦、錫礦的開採,因此貿易船、移民運送船將大量的華人勞工運來此地。而早已在當地與政治勢力擁有穩固合作關係的富裕華商,也經常扮演當地與移民勞工出身地之間的仲介角色。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東南亞各地形成了以成年男性為主的華人社會,這些成年華人男性利用運來所需物資的中國船,建構出新的貿易網絡。
除此之外,當時也能看到歐洲人與華人之間的合作關係。比方說,荷蘭東印度公司於一六六二年失去台灣的商館之後,便不再派遣商船前往中國,而是開始向前往巴達維亞的中國船購買中國商品。一六九○年到一七四○年為止的五十年間,是中國船在巴達維亞的貿易最繁盛的時期。這段期間,中國船不止買賣中國商品,同時也把許多移民送往巴達維亞。早在一六二○年代,巴達維亞城的建設剛完成後不久,華商、工匠以及勞工就開始移居此地。一六八○年的移居人數達到約三千人。此時城鎮附近,開始出現許多種植商品作物甘蔗,並生產砂糖的農場,這些農場有不少都由華人經營,並且由華工支撐其營運。砂糖雖然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運往日本和西亞的重要商品,其生產卻與華人移民密切相關。據說一七四○年發生於巴達維亞的華人屠殺事件中,遭到殺害的華人多達一萬名。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海域的活動,促使了新一批華人移民移居爪哇島。
伊朗、印度的移民
至於西方,來自伊朗高原的伊朗人也開始前往印度次大陸各地,而且有不少政治家在當地的宮廷受到重用,譬如存在於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間德干高原的阿迪勒沙(Adil Shah)王朝與庫特朴沙(Qutb Shah)王朝,以及在北印度成立之後,勢力逐漸往南方擴張的蒙兀兒帝國。這是因為在蒙兀兒帝國和印度的穆斯林政權宮廷裡,波斯語和波斯式的禮儀與教養受到重視。雖然人數比例依時期不同而有所差異,不過整體而言,蒙兀兒帝國的宮廷裡約有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的官吏,是來自伊朗高原的移民及其子孫,其中還有許多知名的詩人和文人。
pCloud 新年優惠方案總整理,趁過年買 10TB 終身雲端空間備份多年檔案與照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20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
轉眼間又要過年,除了整理多年來的影音收藏之外,是不是也該趁著過年檔期入手便宜超值的雲端空間方案?看著日前 iCloud 曾發生嚴重的資安意外,MacRumors 討論區上有用戶在用 Windows 的 iCloud 同步 iPhone 檔案後,發生檔案意外損壞的狀況,並出現陌生人的照片與影片,這告訴我們檔案備份真的要慎選,且最好能做到多重備份才能在意外發生時有挽回的餘地。
資安意外頻傳,多重備份才讓人安心
iCloud 發生的資安問題,讓人擔憂起是否自己的照片也會出現在別人的相簿中,這件事也在MacRumors 討論區上引發討論。
資料保存上比較穩妥的方式就是多重備份,利用多種管道、異地保存自己的檔案,這樣就能確保萬一檔案損壞時,還有備援資料可以使用。就算你現在使用 iCloud、Google Drive 進行單一備份,也不能保證你的檔案不會發生意外,至少選擇 2 種備份方案才是比較安全的保管方式。

經濟與安全可以兼顧,瑞士的雲端服務 pCloud
pCloud 是來自瑞士的雲端服務廠商,2013 年創立至今已有 10 年歷史,全球有 1600 萬用戶使用其服務。它的資料位於重視資訊安全的歐盟與美國,在創立帳號時可選擇資料要存放於歐盟或是美國,相比其他無法選擇的廠商多了選擇性,而且不只是存放地點,pCloud每份資料都會分散 5 份檔案儲存於多個伺服器增加安全性。檔案還會經過 256 位元 AES 加密技術保護,傳輸時使用 TLS/SSL 強化資安。如果需要更安全的保密措施,還可以選配 Crypto 加密服務。
pCloud 也有免費帳號可以使用,註冊後就有 10GB 免費空間能夠試用,不論是要體驗介面操作或是傳輸速度都沒問題。相較於其他訂閱較為單一的雲端服務,pCloud 除了月繳、季繳、年繳之外,還會不定期推出優惠的終身買斷的方案,且費用上不會有額外的設定費或隱藏性支出。若是家庭用戶,還可以選擇家庭方案讓 5 個人一起使用更經濟。





農曆新年 -85% 超優惠終身買斷方案,錯過可能就沒了
雖然現在官網活動還沒開跑,但 pCloud 確定會在農曆新年推出超優惠方案,活動期間為 2023 年 1 月 18 日至 2023 年 1 月 24 日,活動只有短短 5 天要好好把握。這檔農曆新年促銷活動是針對個人終身制方案,500GB、2TB、10TB 個人終身方案都會有優惠價格,500GB 個人終身價折扣後為 139 美元、2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279 美元、10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890 美元,折扣幅度高達 85%。
pCloud 農曆新年優惠方案:
500G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570 美元,優惠價 139 美元。
2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1140 美元,優惠價 279 美元。
10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6000 美元,優惠價 890 美元。

趁著過年好好整理檔案,選個安全可靠的雲端空間更安心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18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這次方案價格十分優惠,終身買斷不會產生每個月的費用,用越久省越多,如果你需要備份的檔案大且多,可以考慮看看經濟又可靠的 pCloud。pCloud 終身制優惠方案並不是每次都有,因此有需要的朋友就盡快購入,越早使用省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