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未成年懷孕和性別霸凌未曾間斷,別讓「反同志教育」公投如願

未成年懷孕和性別霸凌未曾間斷,別讓「反同志教育」公投如願
Photo Credit: 下一代幸福聯盟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升學主義掛帥加上保守派阻撓的今日,性平教育連完整施行都有困難,怎能如下福盟公投中想表達的「反對對未成年孩子實施同志教育」呢?別忘了,以上這些霸凌受害者們通通都是未成年的青少年。

根據媒體報導,下一代幸福聯盟(以下簡稱幸福盟)日前發起「反同志教育」公投,其公投主文為:「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對未成年孩子實施同志教育?」,並在記者會指出同志教育會變成「同性戀養成教育」,並表示反對各種現行的教育,例如保險套、各式性交和性別認同等等。言下之意就是在未成年時,他們認為學生不應該接受有關同志和性的多元性平教育。

當然公投是人民權利,但在此筆者只想問這些反對多元性平教育的人們:「難道青春期和各種情色資訊會等孩子成年才出現嗎?」、「要是教導尊重多元的性平教育會改變性傾向,那為何同志皆在異性戀為主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成長,卻沒有變成異性戀?」

現代人營養充足,往往小五小六就開始進入青春期,隨之而來的就是性器官的成熟和性欲的出現,青少年們也會逐漸發覺自己的喜好。在此同時,網路上的情色資訊便成為了好奇心的出口,試問,此時不教多元性平教育,更待何時?青春期並不是等到十八歲才開始,情色資訊也不會等到成年後才被青少年們看到,若是像幸福盟主張的不應實施相關多元性平教育,後果一定不堪設想。舉凡面對情色資訊時所產生的好奇與困惑(包含如何吸收與解讀),並不會因為封殺性平教育而消失,反而更容易在知識缺乏的狀態下做出不安全的行為。

時有所聞的未成年懷孕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的文章指出「之所以無法有效降低未成年少女生育率,主要的原因在於學校性教育課程未能落實」、「性知識嚴重不足,有性行為者,80%以上沒有使用避孕,而20歲以下未婚懷孕少女,有85%竟沒有使用過任何避孕方法」。

因此,即便不教性的教育,逃避問題,青少年一樣會性成熟,一樣會有相關懷孕的風險。至於某些家長擔心的「保險套會導致性行為」則是過慮了,性行為和避孕兩者並沒有直接關聯(如同課本提到孫文推翻清國,學生們也不會因此去發動革命一樣)。與其讓孩子在沒有防護措施或是足夠性知識下發生性行為,不如盡早將正確安全的性知識授與學生。

因性傾向或性別特質產生的霸凌未曾間斷

在傳統和某些宗教的刻板印象之下,學生若沒有接受妥善的性平教育,很容易就衍生出校園霸凌。青春期開始後,諸如性傾向、性別氣質的不同,都是最直接的霸凌來源:1994相偕燒炭的北一女同志情侶們曾在遺書中寫下「社會生存的本質不適合我們」,暗示了當時同志的性傾向不為社會所認可、2000年屏東縣高樹國中,因性別氣質不同遭霸凌而亡的葉永鋕、2011年不堪性別霸凌跳樓的鷺江國中楊同學等等。要如何防止悲劇重演,正就是性別平等教育法的意義,其總則明言: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教科書所提到的多元性別有生理、心理性別,並含括了生理與心理性別不一樣的跨性別者。多元性傾向和性別氣質等並不會導致幸福盟所言「將所有人變成同志」或是成為「同性戀養成教育」,而是教導尊重每人的不同,進而防止歧視和霸凌的發生。

然而,升學主義掛帥加上保守派阻撓的今日,性平教育連完整施行都有困難,怎能如幸福盟公投中想表達的「反對對未成年孩子實施同志教育」呢?別忘了,以上這些霸凌受害者們通通都是未成年的青少年。

適逢公投法修正和公投綁大選,除了呼籲中選會應秉持憲法所保障的平等權進行審核,勿讓弱勢族群再受迫害;也呼籲擁有公投選票和修法後獲得投票權的人們,若將來真的要公投,為了一個平等、沒有歧視的社會,請站出來對多元性平教育投下贊成票!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