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大部分民眾以為有穿上貼身的衣物也可以暖身禦寒,楊昆澈指出,這是錯誤的,因為寬鬆的衣物才能隔熱,讓身體與衣物間有足夠空間可以升溫;此外,襪子、衣褲太緊,還會影響四肢動脈的血流。
寒流持續影響,北台灣出現7度低溫,太平山、合歡山也出現降雪,但天冷也容易引發身體不適,專家建議應注意穿著「寬鬆衣物」保暖。
(中央社)中央氣象局預報員李孟軒表示,受寒流持續影響,各地氣溫明顯偏低,尤其北台灣一整天的溫度都介於7到10度,低溫持續的時間及寒冷的感覺都會相當長,其他地方早晚也都相當寒冷,清晨台中至台南已出現8、9度的低溫,高屏及花東也只有11到13度,白天高溫回升不明顯,中部約13、14度,南部約15、16度。
中央氣象局也在今日上午10點,發布對全台發布低溫特報、陸上強風特報,並對新北市、基隆市、台北市、宜蘭縣部分地區發布大雨特報。
氣象局表示,全臺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易出現10度以下低溫,農漁養殖業及山坡地作物請嚴防寒害,民眾亦請注意保暖,使用瓦斯熱水器請注意室內通風,以免一氧化碳中毒、使用電暖器具亦請注意用電安全。
另外,強烈東北風影響,臺南以北、東半部(含蘭嶼、綠島)、恆春半島及澎湖、金門、馬祖沿海空曠地區及鄰近海域易有8至10級強陣風,臺灣(含各外島)沿海及鄰近海域並有較大風浪,海邊活動請注意安全。
而今日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因連日降雨,需注意坍方及落石。

粉絲專頁「天氣即時預報」說明,這一次寒流與一月初寒流最大不同,在於「水氣」,水氣多的狀況下,幾乎沒有輻射冷卻,上次的「清晨極端低溫」出現機率低,取而代之的是「全天低溫」。
「天氣即時預報」提醒,寒流最冷的時刻已經開始,直到6日週二清晨,將是本次寒流「最低溫」,北東部配合水氣,感覺是更濕冷難耐,務必做好萬全保暖工作。
氣象專灣家吳德榮也在專欄「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提醒未來一週天氣:
- 4日今日~7日週三清晨:第二波冷空氣勢力達最強,目前氣象局預報的最低氣溫是7度。
- 7日週三白天~8日週四:冷空氣逐日小幅減弱,氣溫緩升、但仍很低。
- 9日週五:冷空氣明顯減弱,天氣出現空檔、氣溫回升,此波「緩進式寒潮」結束。
- 10日週六:另有冷鋒快速通過,鋒後冷空氣仍很強,帶來降雨、氣溫下降。
- 11日下週日:天氣已轉乾冷;天氣變化很大,仍應注意。
大屯山、七星山都可能下雪,追雪前先安裝雪鏈
粉絲專頁「天氣即時預報」說明,中北部約2,000公尺以上高山,6日週二前都有下雪機會。
專欄「三立準氣象,老大洩天機」表示,太平山、合歡山已有可觀的積雪,且間歇的持續再下。而昨日大屯山降至0.2度,大屯山頂則有部分降雪在接近地面時,部分溶解而形成「雨挾雪」現象。七星山高度更高、更近零度,水氣又足,所以七星山頂也可能降雪。
為了防止各地路面積雪造成行車危險,或賞雪人潮過多導致交通壅塞,交通部、各地交通局處也在降雪地區進行管制:
陽明山:今天上午7時起開放有雪鏈車輛進入,仰德大道實施彈性管制上山,並柔性勸離無掛雪鏈車輛。
- 第一階段交管為陽金公路(101甲線至中湖戰備道),包含二子坪停車場往大屯山助航站口、101甲線與陽金公路口、101甲線2.5K與圍內路口。
- 第二階段為大屯山區、七星山區、擎天崗、冷水坑,包含陽金公路9K、101甲線2.5K與圍內路口、中湖戰備道與陽金公路口、湖山路與勝利街口、湖山路與中興路口、菁山路101巷與新園街口。
- 第三階段為陽明山中山樓及前山公園、陽明山中山樓至文化大學,包含行義路、泉源路口和東昇路口;格致路、凱旋路口將車引導往下東勢產業道路下山;仰德大道、至誠路口。
台北市公共運輸處將適時增加陽明山地區公車班次,呼籲民眾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上、下山。
合歡山: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表示,今天上午7時起,省道台14甲線24.5到41公里處、南投縣鳶峰到花蓮縣大禹嶺路面結冰,限加掛雪鏈通行,後續再依降雪及道路結冰情形,機動調整加掛雪鏈管制路段。
二工處指出,因寒流持續影響,高山路段路面結冰機率高,台14甲線合歡山公路7日前不排除每天夜間封閉,隔天清晨視天候及道路狀況,再決定開放或限加掛雪鏈車輛通行,提醒駕駛人預先準備雪鏈,以免受困。
宜蘭縣大同鄉:海拔只約1,200公尺的宜蘭縣大同鄉南山村昨天深夜起也下雪,公路總局第四區養護工程處表示,台7甲線思源埡口至南山村路段(45.7公里處到37公里處)因受寒流侵襲,路面結冰積雪達10公分。
今日7時解除夜間道路封閉,但為維謢行車安全,車輛限加掛雪鍊通行,近日將不排除夜間實施預警性道路封閉管制之機率。低溫特報期間高山路段易發生路面結冰狀況影響行車,公路總局提醒用路人非必要請儘量避免進入山區公路。
天冷猝死案例多,專家建議穿著寬鬆衣服
入冬以來最強寒流來襲,有慢性病史的長者猝死狀況也增加。
《自由時報》報導,從前天(2日)至昨天(3日)傍晚,疑因低溫導致死亡或猝死案件,全台已逾70人,多是有慢性病史的長者。
2日、3日台北市與新北市已有24位民眾不幸猝死,台北市與新北市的OHCA病例中,不乏因罹患感冒,併發心肌炎不治或命危,消防單位提醒,流感疫情延燒,增加感冒者併發心肌炎猝死機率,民眾要格外注意保暖。
桃園市消防局2、3日共計接獲五起OHCA案例,送醫急救後都宣告不治,年紀都在80歲以上,有慢性病史。新竹縣近兩日有四起OHCA案例、竹市兩起。
彰化縣接連兩天共傳出11人猝死,多半集中在深夜至清晨時分,11人平均年齡為79歲,懷疑是因氣溫過低引發心血管疾病等猝死。南投縣有32人因低溫導致高燒、高血壓、頭痛等因素而送醫,草屯鎮、國姓鄉則各有一人疑因天寒引發心肌梗塞猝死。
台中市2日上午有位廖姓70歲老翁倒臥於東勢區石角國小旁道路,疑為晨間運動時心臟衰竭,倒臥路旁失溫不幸死亡。雲林縣則有三位民眾疑因低溫引起身體不適送醫不治。
高雄消防局統計,有92歲及86歲等兩名高齡長者因天冷身體不適送醫,於到院前死亡。台南地區兩天來共有六人因心臟疾病過世的相驗案。屏東縣載送六名OHCA病患,台東兩人。
但上述OHCA民眾是否因天冷而猝死,實際死因仍須由醫院方面判定。
《聯合報》報導,超冷寒流來襲,想要保暖除了多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專家提出保暖三招:
- 遠離菸、酒,少喝咖啡
- 穿著寬鬆衣服
- 吃些溫補食物
有些人以為喝些熱飲、酒精,可以禦寒,但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楊昆澈說,「這只是假象」,咖啡因與酒精都會使血管收縮,喝下後雖會暖身,卻無法抗寒,僅僅只是一時的假象,讓身體主觀感受到舒適,卻僅是短暫的保暖,抽菸也是如此。
Tags:
休閒路跑最佳拍檔!跑步教練的百搭經典推薦──adidas史上最輕Ultraboost Light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didas推出經典跑鞋Ultraboost Light,將品牌經典BOOST中底科技再進化。本次邀請專業跑步教練實穿評測、細緻分析,帶您深入認識BOOST能量膠囊與各種跑鞋科技如何引爆能量,賦予它極致緩震性、舒適度與腳感回饋。
現代社會中,養成運動習慣、追求健康永續的生活,已成為許多人理想生活的想像。若仔細觀察,當清晨太陽沿著建築稜線緩緩升起,就能看見不少人換上輕便服裝,在健身房、公園或是馬路上,展開屬於自己的慢跑行程。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跑步運動的行列,網路上也越來越多關於「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跑鞋」的討論。看著市面上從品牌、機能到產品定位琳瑯滿目的跑鞋產品,隨便一數都可以區分出十幾種類別,細緻的產品分類也反應出跑鞋多樣的使用情境。究竟跑步入門的初學者在選擇跑鞋時需要注意哪些部份呢?
談到跑鞋的挑選,這次我們邀請曾帶領過上千位跑步學員的跑團教練梁哲睿(Jerry),來和大家分享挑選時的細節與觀念,「不過就跑步入門者而言,從外型是否對眼、機能泛用與否,其實就能夠挑選出一雙適合於日常、運動場景來回轉換的全方位跑鞋。」哲睿教練說。這次,教練將從他多年的經驗出發,分別從中底科技、跑鞋性能、應用情景等不同角度,為大家體驗評測近期由adidas推出的經典跑鞋──史上最輕的Ultraboost Light!

BOOST科技10週年:承襲經典再「勁」化
「你實際上手,第一個感覺是變輕了。」哲睿教練說。Ultraboost Light不只是歷代Ultraboost中最輕的一雙,也是adidas十年來各項跑鞋科技的心血結晶;其中,一顆顆酷似保麗龍的能量膠囊「BOOST顆粒」,更在這一代迎來輕量、回彈的全方位突破。關於BOOST科技的發展歷史與創新效能,這篇讓你一圖看懂adidas Ultraboost Light打造輕盈腳感的秘密,可以讓大家更深入了解BOOST科技的迭代歷程。
話說回來,10週年的「Light BOOST」技術到底多厲害?首先得從Ultraboost系列的中底談起。「從Ultraboost 21開始,它就變成這種超胖的加厚中底。」哲睿教練分析,「BOOST顆粒增量加厚有效提升了腳掌落地後的緩震與支撐性能,但也讓整體跑鞋的重量及存在感受到不小影響。」不過,這一代的Light BOOST減輕了30%的重量,讓Ultraboost Light同時保留極厚中底的Q彈效能,又不會造成雙腳的負擔,大幅降低長跑後期跑鞋的存在感,讓跑者能更加專注於步伐、配速與呼吸節奏,提升非常有感。
另一方面,Ultraboost Light和過去Ultraboost系列強調緩震和舒適有些不同,Light BOOST技術在輕量化的同時還提升了4%的回彈性,明顯提升中底回彈的推進效果,就像在緩震的同時稍稍推你一把,讓腳跟有種被「往前帶動」的循環感受。再搭配使用Primekint+技術針織的細緻鞋面,整體跑動的腳感不只極度貼合腳背,更舒適包覆所有種類的腳板輪廓,創造輕盈穿戴感與傑出的緩震、回彈效果。

經典就是無畏挑戰:細數Ultraboost Light細節表現
除了中底技術的進化,Ultraboost Light在輔助機能方面也透過其他項目的突破,證明了它作為經典跑鞋的底氣。首先,adidas更新了鞋底上的L.E.P.抗扭系統,將原先放置於中底內層的彈性塑膠片由X型轉為U型,連貫落腳後的支撐性與回彈力道;接著,再透過「船型」的外觀設計,仿造船底圓弧狀的力學設計製作鞋底,讓外觀顯得圓潤討喜,還能藉由鞋型的自然滾動,提供跑者下一步的推進感,讓跑者不需要為穩定腳踝而分心,踩穩漫漫長路上的每一步。

這一代Ultraboost Light依然使用Continental™馬牌橡膠作為大底材質,並透過豆莢式的重點貼法,針對雙腳離地之前實際使用到的摩擦點加強。如此一來,既能減輕整體重量、又能維持跑動時前掌的抓地力,維持與前代相同的推進效果,並達到整體輕量化的目標。

應用場景隨心所欲:亮色搭配、低調穿搭都適合
挑選跑鞋重要的可不只是性能,還有一個生活層面的喜好考量──外觀。「因為外觀會很直接的決定,我會不會想要這雙鞋。」哲睿教練說。無論鞋子的性能再好,如果跑鞋外型本身不對眼,不管功能性再好,還是有很高的機率在挑選跑鞋時被排除──因為就是不喜歡嘛。
但說到這裡,我想熟悉adidas的鞋友們可以肯定地說,Ultraboost系列的鞋款不太會在這關敗下陣來。除了圓潤討喜的鞋型以外,配色也是Ultraboost Light最吸睛的亮點。
這次Ultraboost Light推出多款配色,其中主打色款「活力紅」以高亮度的白橘配色亮相,非常適合作為平常休閒穿搭的單品搭配,增加整體穿著層次感;或是像經典純色系鞋款,adidas也別具匠心加入螢光色點綴,讓本來低調的外觀多了些亮點。
「我常常裡面穿一些運動用的機能服飾,外面就是一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就搭配它,這樣不只上下班切換方便,而且它也像是你穿搭的第二主角,既不會給別人『你是來運動』的休閒印象,也不會過度正式而失去骨子裡身為跑者的運動氣質。」哲睿教練分享。

極輕超彈、舒適無感,適合休閒入門跑者
「一雙好的跑鞋應該會幫助你、輔助你,讓跑者只需專注在這一步和下一步上面。」這是哲睿教練認為一雙「好的跑鞋」所應具備的條件。當我們將這些條件對應在Ultraboost Light上,便會發現無論緩震、包覆、輕量化及推進感受等,它都有滿全面的平衡性;甚至其亮眼的外型及應用場景的多元性,還為它增添許多便利之處,不只可以搭配日常穿搭,也可以拿來作輕度訓練,提供支撐、推進、抗扭轉等性能支持,滿足種種跑步運動所重視的訴求。
訪談最後,哲睿教練再一次細數Ultraboost Light的超強「輕」功:
- 單位密度減輕30%的Light BOOST顆粒帶來前所未有的輕盈腳感。
- 跑鞋科技革新減少10%的碳足跡,讓Ultraboost Light成為減輕地球負擔的環保跑鞋。
- 外型時尚亮眼、配色活潑吸睛,情境切換隨心所欲。
- 重量輕盈、支撐穩定、抗扭回彈,泛用性能適合剛接觸跑步,或是想入門的跑者。
「如果今天你只有一雙鞋的預算,我推薦這雙鞋子,它的泛用性對跑步入門者而言就是非常好的選擇。」哲睿教練誠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