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出軌,又要專一:夫妻感情破碎背後的人性面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作者藉學者整合、革新男女婚姻的心理與演化理論,帶出當代兩性關係種種痛苦與掙扎的人性根源。
美國總統與夫人的「雞場故事」,如一言驚醒夢中人?

有時候最簡單的道理,只要領悟得不夠深刻,便會逐漸隨時間遺忘。
曾經,已有不少智者賢士,經常提醒我們,各大民族自古以來充斥道德教育,甚至數千年歷史有再多的宗教教條,還是未能好好克制人們之殘殺與暴虐。反映的,是人性自我規範是如此艱難,即使無數難堪的事實擺在眼前,仍會有許多人視追求崇高的美德為理所當然,他人稍有錯失,足以口誅筆伐。
亦可以想像,一旦談及婚姻與忠貞,如果人類悠長歷史告訴我們,廝守終生的愛情竟如此理所當然,那一切又何須誓言?至於那些能廝守終生的夫妻,數十載之後,還能互相扶持、甜甜蜜蜜,剩下的又有幾對?
歌德勸勉世人,別把愛情、婚姻的理想與現實弄錯;而德國社會學家盧曼也同樣為理想與現實道出不少真象:
「我們在置身天堂時結婚,在共乘一輛車時離婚。」
雖說, 難能方知可貴;然而,我們還是可以追問,那絕大多數當代生活的男男女女,陷入「好想出軌,又要專一」的無盡矛盾之中,到底發生甚麼事?除了性格、價值觀不合之外,沒有其他原因了嗎?我們且從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萊恩(Christopher Ryan)、卡西爾達.潔莎(Cacilda Jethá)在《樂園的復歸?》(Sex at Dawn),多角度剖析現代人感情生活一些痛苦與掙扎,繼而直指背後的人性根源,有不少獨到見解;難怪,著名的動物行為學家法蘭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稱《樂園的復歸?》不愧為一本「令人激動的好書」。
先不大談研究理論,可能有些人性智慧,早在社會流傳揭示。假如你隨便詢問美國人,可能他們早已聽過關於第30任美國總統柯立芝(Calvin Coolidge)的一個小故事。
在1920年,總統與夫人有次外訪一座養雞場:
碰上雞場農夫後,夫人率先問他:「公雞那麼少,怎能生出這麼多受精的蛋?」
農夫答道:「公雞很樂意每天『幹活』數十次。」
於是夫人說:「或許你可以跟總統提提這件事。」
總統在旁邊聽在耳裏,便問農夫:「每隻公雞每次都服務一隻母雞嗎?」
農夫答道:「啊沒有,牠總是這隻完了換下一隻。」
於是總統說:「我明白了,或許你可以向柯立芝夫人指出這一點。」
可能出於這流傳已久的小故事太有趣了,不管真偽如何,後來被心理學者拿來描繪人們渴求轉換性伴重拾激情(多指雄性)的傾向,用了這位美國總統的名字稱作「柯立芝效應」(Coolidge effect)。
那些法國夫妻各自出軌,婚姻更穩定?

性與愛之間的密切關係,從來含混得難以撇清。不過,既然在說人性面貌,真正談論的時候要公道一點,儘管「看起來」男性對轉換性伴、情人的渴求十分強烈,但這方面的性激情訴求,現實世界又豈止男性?大約十年前,才有紀錄片《租個牙買加人》(Tent a Rasta)告訴世人一個更立體的現象,大批歐美中女湧至牙買加租個男人享受一段時光,有多「大批」?據當時統計每年平均有8萬名女性光顧,未知當中偷偷出軌的又佔多少?
實際上,普遍在先進國家生活的男女,不管受著法律上的一夫一妻制,抑或文化上典型要求忠貞的婚姻觀影響,絕大部分人的「說辭」都在淡化一對一關係帶來精神壓力、情慾危機,彷彿互相催眠塑造了一個虛假的世界,舉目所見,卻不乏因出軌而破碎的婚姻和感情,猶如每天向外給予「假證供」一樣,人人說出來的想法觀念與事實不符。(遑論歷史上太多虛假且扭曲女性因「缺乏性慾」容易忠貞之說)
在歐美跨文化比較之下,相對來說,法國、義大利的情況或許穩妥,當地人都「想辦法」在若即若離又漸趨乏味的關係之中,不時添加新鮮感尋找出路。尤其法國,有些夫妻似乎摸索出一種當代社會「頗有韌性」的感情關係,夫妻們既能保存傳統家庭樂,又「隻眼開隻眼閉」容忍各自出軌。
別以為這樣的故事只是電影《愛情限時戀未盡》的浪漫情節,那個故事講述一位法國中年人妻不但生兒育女,還一邊跟丈夫生活之餘,不時在週五下午時分,抽著煙等待能喚起她各種激情的情人出現,果然碰上了一位年輕作家,二人混得其樂無窮:定時「守候」,按時「回家」,歡愉過後,輕鬆繼續享家庭之樂。甚至夫妻能互相邀請大家「心知肚明」的情人作客共聚晚餐,期間並不會感到特別妒忌難過。只是故事為了突顯美國vs.法國愛情倫理觀的分別,有了其他拉拉扯扯的瓜葛。
你固然不必盡信電影情濃的戲劇效果,跳出電影世界,現實大有類同之處。萊恩引述潘密拉.杜克曼(Pamela Druckerman)在《外遇不用翻譯》(Lust in Translation)的研究,說比較其他文化而言,法國人對外遇態度寬鬆且普通:
「法國人將愛與性脫鉤之後,覺得較不需要『先抱怨婚姻以合理化外遇』。但她發現英美的婚姻劇本演的卻是另一齣。杜克曼觀察到:『一次外遇,甚至是一夜情,婚姻就完了。』『我曾跟一些女性談過,她們一發現丈夫偷吃,立刻打包走人,因為『這種時候你就要這麼做。』不是因為她們想要這麼做,而是她們以為這就是規矩。她們似乎不明白還有其他選項。⋯⋯我是說,真的,就像她們手上有本劇本。』」
這麼一比之下,法國社會有較多夫妻能「直面人性」而來的痛苦,協調出尚且能兩全其美之法。假如你仍在疑惑,明明人類的妒忌心帶有強烈的「本能」,難道你同時在說法國人特別「火星」不像人?
英美世界的婚姻觀對於「全人類」來說,絕不典型

Tags: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