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鼓勵移民滿洲的真正用意:把礙眼的人處理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為了緩和日本貧農人口過多的壓力,以及鞏固滿洲國與蘇聯之間的邊界,日本政府提出兩項計畫,一項針對十幾歲的青少年,另一項針對農民家庭,鼓勵他們移民滿洲與蒙古。
文:華樂瑞
與殖民台灣、韓國一樣,殖民滿洲最早是從中日戰爭與日俄戰爭期間,日軍進入滿洲開始。1895年,日本企圖取得遼東半島的權利,以做為進入滿洲的據點,但遭遇失敗;直到1905年擊敗沙俄之後,日本得如願以償。1906年設立的南滿洲鐵道會社是日本在滿洲建立鐵道帝國的開端。
日本軍人持續擴散到整個地區:從1918年到1922年,超過7萬2,000名日本軍人參與了西伯利亞干涉(Siberian Intervention)。
這是美國發起的一場遠征,目的是解救滯留在西伯利亞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並藉此測試布爾什維克(Bolsheviks)政權的穩定性。在這場遠征中,部分日本軍事人員在西伯利亞與北滿一直待到1922年,有些人更在原本由俄國擁有之後由蘇聯繼承的部分薩哈林地區(北緯50度線以北)待到1925年。這些軍事行動與日後的殖民主義有關,日本一方面建立其勢力及於當地的事實,另一方面也透過個別的日本人來熟悉當地。
1918年,16歲的堀口辰三郎以對布爾什維克作戰的日軍身分首次來到西伯利亞。後來在1937年,41歲的堀口以社群領袖的身分,藉由自己在滿洲與西伯利亞的經驗勸誘同村農民隨他一起到滿洲墾荒。
移往滿洲的日人,成為「遣返者」的典型印象
雖然民眾把握這個機會到滿洲旅行──小說家夏目漱石於1909年動身,詩人與謝野晶子於1931年啟程──但日本政府與關東軍(日本的滿洲駐軍)發現要說服民眾永久定居相當困難,特別是定居在大連、奉天(今瀋陽)、新京(今長春)與哈爾濱這些大城市以外的區域。即使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與1932年滿洲國成立後,日本政府仍面對著日本民眾對殖民滿洲的諸多抗拒。直到1937年,政府軟硬兼施,促使民眾參與殖民計畫,此後才出現大量農民移居滿洲,永久定居當地。
為了緩和日本貧農人口過多的壓力,以及鞏固滿洲國與蘇聯之間的邊界,日本政府提出兩項計畫,一項針對十幾歲的青少年,另一項針對農民家庭,鼓勵他們移民滿洲與蒙古。熱心推動農業墾殖的人士最終未能達到他們希望的500萬人目標:到滿洲進行農業開墾的農民家庭有24萬人,滿蒙開拓青少年義勇軍有六萬人。
對這些農業開拓者來說,留在家鄉缺乏前景,前往開拓地則有機會擁有自己的土地,因此激勵他們移民滿洲。免服兵役的承諾也讓年輕人趨之若鶩。雖然戰爭結束時農業移民只占海外日本人總數的一小部分(約10%),但因為他們的創傷戰後史,從滿洲返回日本的移民形象於是成為戰後日本人對遣返者的典型印象。

老家無前途,逃避貧窮選擇赴滿洲
雖然每個滿洲移民團體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其中一個團體,也就是長野縣尖山更科鄉的農業移民,他們的歷史更加清楚地顯示戰敗前後,移民前往滿洲的動機與在當地面臨的問題。
1940年,長野縣更科村派了120戶約500人前往滿洲建立「分村」。有些人是為了逃避家鄉的貧窮;有些人則是出於公民的責任感。更科村村民定居在一處據說毫無人煙的地方,附近有一座山叫尖山,離寶清鎮有28公里,此地剛好位於滿洲往蘇聯突出的一塊三角地帶。
離他們最近的鄰居,也有20到30公里之遠,包括其他兩個來自長野縣的日本開拓團與一支滿蒙開拓青少年義勇軍。村民們在帳篷裡度過在滿洲的第一個寒冷冬季,他們在廣大的田野中耕作,首次在當地收成,然後在新蓋的神道教廟宇前歡慶豐收。
1941年,30歲的塚田淺江加入了開拓團,成為「在滿國民學校」的老師,這裡的課程內容與日本本土相同。1930年代,塚田在日本鄉村找不到任何發展的機會,她懷抱旅行世界的夢想,前往滿洲擔任某個農村的小學老師,參與這項政府贊助的計畫是她唯一的機會,使她能離開選擇有限的日本。
滿洲曖昧:被描繪成充滿機會又危險的國度
相較於台灣與韓國,滿洲在本土日本人心中有著深刻的曖昧感受。
滿洲被描繪成充滿機會的國度,是等待人們前去馴服的開放邊疆,但它也被視為是威脅四伏的地方,與本土的價值觀格格不入。滿洲也讓人感覺充滿欺騙:如果那裡真的這麼好,為什麼需要賄賂公司,為什麼民眾需要說服才願意移民?
在文學上有個例子,1940年代,谷崎潤一郎的小說《細雪》捕捉了這種對滿洲的曖昧情愫。其中有一段情節,蒔岡四姊妹年紀最小個性也最奔放的妙子想和男朋友「阿啟」分手。阿啟的家人擔心年輕放蕩的阿啟惹出事來,於是商議要將他送到滿洲去當滿洲國皇室的隨從。妙子急著想擺脫阿啟,因此贊成這個主意。
然而當她的姊姊問她是否計畫一起前去滿洲時,原本熱切的妙子突然洩了氣。之後,妙子的姊姊雪子指責妙子想打發阿啟去滿洲,因為妙子曾說那是「讓沒用的年輕男子待著的好地方。」阿啟的兄長則說滿洲是個充滿機會的地方,適合「家裡有點資產的人去,簡單地說,就算腦袋不太靈光也可以去試試。」但雪子對於妙子以這種卑劣的方式對待阿啟感到憤慨,她說出了這個例子裡滿洲的真正用處:把礙眼的人處理掉。
人口普查破四千萬「滿洲人」,不過大部分是漢人
在日本統治時期,滿洲的人口變遷十分劇烈。舉例來說,滿洲人口統計顯然無法像台灣那樣可靠,但還是透露了一些訊息。1940年,滿洲進行首次「全國」人口普查,總計有4,320萬3,000人:其中「滿洲人」4,085萬8,000人,日本人82萬人,韓國人145萬人,無國籍人士6萬9,000人,以及第三國人民4,000人。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