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他人站在不一樣的起跑點,跑贏了才說人家不努力,這有道理?

跟他人站在不一樣的起跑點,跑贏了才說人家不努力,這有道理?
Photo Credit: nguyentuanhung CC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怎樣跳出自己的階級?方法也不難,先看看自己客觀的生活環境跟條件如何吧,然後不要用⌈我覺得、我認為⌋去判斷自己所處的環境優劣。

如何跳出自己的階級看事情,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說是覺醒的第一步。

筆者從不認為覺醒是一種技能,經驗到了點按鈕就可以解開,這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跟反省,而且往往要自己有過很大的衝撞,才會領悟到一些事情。

從洪仲丘開始,台灣尤其是大台北地區,整個氣氛開始變了,年輕世代發現到有一些地方怪怪的,而這種覺得怪的感受,在老一輩對太陽花的怒罵斥責聲中更明顯。光是網路上的文章,無論是理論出發還是個人經驗,這種世代衝突的例子太多了,在我們身邊也隨處可見類似的情景。

為何要跳出自身階級看世界?因為大多數的人,包括筆者早年也做不到,窩在自己的小圈圈內,跟差不多背景的人吃飯,跟學歷差不多的人聊天,然後接受一些所謂的長輩,跟你也是差不多背景與學歷的前輩講經驗,你我都覺得世界就該這樣,繞著一個固定的軌道走,順著某一個方向轉。是嗎?

筆者也不贊同某一些文章所說,要徹底剝離自己的立場,以純然的客觀中立角度去看事情。以科學家的背景來說,更反對那些打著科學名號,企圖用科學中立的方法解析世界上的一切。理由沒有太多,因為這都是一種傲慢,試圖在這混沌複雜的世界中,找到一塊真理碑,然後自己踏於碑上,睥睨一切。

Photo Credit:Dr. 吳翊禎CC BY SA 2.0

Photo Credit:Dr. 吳翊禎CC BY SA 2.0

不要用「我覺得、我認為」去判斷自己所處的環境優劣

好了,講這麼多前提,重點在於,怎樣跳出自己的階級?方法也不難,先看看自己客觀的生活環境跟條件如何吧,然後不要用「我覺得、我認為」去判斷自己所處的環境優劣。別忘了,現在有個選台北市長的,也是講了十幾年一身挫折跟募資半年才幾億台幣。用個人的經驗去情緒化描述一件事情,描述出來的絕對是合於自我的道理,但同樣的情感經驗你是否可以等同其他人也如此?

曾有不少部落格,就是白領中產階級人士,大力鼓吹「沒有不景氣」這種事情,到處都有機會。還有人拿出計算機,替工地工人精算他一個月的菸酒錢可以省多少,拿去投資的機會有多大,幾年後就可以翻身買房子等等。

然後,還有更多的網路個人經驗,拿自己過去中學同學的例子,認為「不讀書都是自己的事情,念不念的好都是個人的努力,他不讀書所以落後,落後到只能做艱苦的工作,這難道不是自己找的嗎?」

接著,也有不少的過來人,指出現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賺到的,留給下一代天經地義。更有自己享有上一代的天經地義者,跑出來說佔有優勢也是當然的,從既有優勢往上爬乃人之常情。接著反過來指責那些在社會底層的人,全部都是自己造成的苦果。

Photo Credit: nguyentuanhung CC0

Photo Credit: nguyentuanhung CC0

自身經驗產出的「事實」不具有普遍性

讀者看多了有沒發現?他們所闡述的都是「事實」,基於自身經驗產出的「事實」,但這能夠具有普遍性嗎?要真有大專程度以上的投資理財能力,他何必去工地做甘苦人?筆者對他們這種說法從不正面回覆,因為「人要上進先讀書」這是一點也不錯的事情,沒有什麼要回覆的理由。問題是,你跟同學的立足點、起跑點會一樣嗎?佔有上一代的優勢,跟同學站在不一樣的起跑點,跑贏了才說人家不努力,這有道理?

跳出自身階級的第一步一點都不難,問題在於你有沒先入為主的觀念,把自己的經驗投射到其他人身上。筆者就舉個個人例子,給讀者做一點參考,大致上就可以理解這並非很困難的事情。

筆者畢業後聽聞國中同學有人入監服刑,一打聽下發現就是那個混了3年,一臉看起來就是小混混的樣子。但他家庭背景可不好,父親也坐監中,母親好像很早就不在,都是外公在隔代教養,從小沒有父母的愛,家裡除了打罵以外什麼都沒有。所以,在他拿起武器捅人之前,是他自己的選擇還是環境造成的?

到此,筆者聽過許多人的結論,就是在他決定拿刀捅人之前,是有很多機會,是他自己放棄的。這種自由意志論的說法相當普遍,不用去做田野調查,上一下各大新聞網站,每當有社會案件出現,家庭背景不好的人作案被抓,新聞回應大概是怎樣?同情他的人眾,認為他還是有選擇機會的人更多。大致上理由不脫,他在那個時間點下,是可以選擇不要一刀捅進去的,既然做了就要負責任,沒有道理可講,每年都有無數的人面臨這個抉擇,他並沒有特別不一樣。

確實,拿刀捅了人就沒什麼好講,但認定這是自我意志選擇的人,請多想一想。在他走到了名為不歸路的分岔點前,他是否有夠多的機會,夠多的引路人,可以指引他不要走到這裡? 若他有個好家庭,父母給予了巨大的關懷,指導與培育茁壯,一路考上了不差的學校,出來找個還不錯的工作,那麼他是否會走到這條路上?

這是沒有答案的,因為人生沒有那麼多的如果。解答是需要大量的閱讀,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廣泛的吸收資訊,自己還要有一個堅定的核心價值,不停地累積才能解構這個社會,分析其發生原因,進而找到解答。讀者其實也不需要做到這樣,因為這是一個要花一輩子的工作,但可以從第一步跨出,走出自己階級,不要單純地用自己生活的眼光去看,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Photo Credit: PublicDomainPictures CC 0

Photo Credit: PublicDomainPictures CC 0

人文素養:可幫助你在混沌世界找到積極的道路

一旦跳出,這個世界就是混沌的,你會發現沒有標準的解答,也沒有絕對的對錯,所以筆者才說要有堅定的價值,這個價值來自於人文素養,也就是對這個世界的關懷,對社會其他人的關心,對弱勢的關愛。一旦擁有,那麼在這混沌不清的世界,你還是可以找到一條積極的道路,也許路非坦然,但至少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