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譜】吃膩了傳統年菜嗎?除夕也可動手做撫慰人心的泰國菜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除夕的這一天,大家都忙碌於製作團員年菜。若你已經吃膩了傳統年菜,本篇文章提供兩道泰式魚料理、兩道泰式雞肉料理,讓您換換口味!
甚麼味道是泰國菜的原味?甚麼樣的泰國菜是泰國的皇家菜?作為烹飪泰國料理的傳授者,我從不願意去撩撥「道地」與「改良」之間的議題。
泰國國土遼闊,物產豐富,多種族的飲食文化交織出多層次的味源。同一道料理會依區域的特產,決定食材的置入,因此妳我或任何一位泰國人所吃到的同一道料理,也許就有不同的配料,而配料影響了味道。
「酸、甜、辣」這三個味覺描述,並不能概括詮釋泰國菜。泰國味蘊含著濕性香料(香茅、蔥頭、蒜頭⋯⋯)的各式湯頭,令人齒頰留香;泰國咖哩則融合了濕式香料加上大量的乾式香料(豆蔻、丁香、肉桂⋯⋯)所呈現出來深沉的香氣,令人吮指回味,難怪泰國的馬薩曼咖哩會早在拉瑪二世時代就成為皇室的菜譜。
泰式咖哩也有不同的定義,就是「咖哩是一種由多種香料組合而成的調味料」「各國的咖哩香料成份各異」,因此台灣的五香粉或者五味醬在型式上就是本土的咖哩呢 !
再談到CNN票選為2017全球50大美食第六名的涼拌青木瓜(SOM TUM),這道菜很有趣,它源自泰國東北鄰國―寮國。寮國現有68個族群,各有自己的語言,據泰國致力在考證古老食譜的專家指出,SOM TUM的「SOM」是寮國方言,泛指「橙,意味著酸」,「TUM」是指「動作」,這是否意味著「SOM TUM」並非僅指青木瓜沙拉?而是泛指帶著酸味的料理。
我在10年前拿到有30種食材版本的SOM TUM點菜單時的疑問,一直到閱讀到相關的研究才釋疑。也就是說,不管是拿到蘋果、芭樂或黃瓜、茄子,只要妳喜歡把這些食材「TUM」一下,就是異國風的涼拌菜了。
對作泰國菜的人來說,泰國菜是不太講究「入味」的,但值得一提的是,2011 CNN票選全球50大美食排行榜第一名的「馬薩曼咖哩Masamune curry」,卻是泰菜裡少數需要入味及濃稠的料理。這道料理受到穆斯林世界的影響,使用大量的乾性香料(豆蔻、丁香….),把雞腿與馬鈴薯一起熬煮到釋出澱粉,也讓醬汁變得濃稠。但因為穆斯林不吃豬肉,連帶影響是在泰國只能吃到雞腿或是牛肉的馬薩曼咖哩。
此外,「泰式炒」非常受歡迎,尤以西方國家為甚,這就得牽扯到中國菜了。中國料理比「世界廚房」的泰國菜更早揚名海外,中國菜大火快炒的那種鑊氣,一直是中式菜餚的功夫菜之一,早已聞名四海。「粿條」的作法及鍋炒的技藝是早期華人移民泰國時所傳授,之後泰國料理中發展出的「趴泰Pad thai」,即兼具中式料理的鹹香,及泰式料理的酸甜滋味,我想這也是大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但要注意的是炒粿條的配料「豆腐乾」得染過薑黃,才是正宗的泰國原味呢!
美食具有療癒功能,泰國菜也是。先認識食材,調味料則依不同品牌的成份自行加減到適合自己的口味,人人都有機會做出能撫慰人心的泰國菜的。
綠咖哩椰汁雞

材料
- 雞胸肉 ― 1 塊
- 佛手瓜 ― 1 個
- 蛋茄 ― 3 個
- 珠茄 ― 1 串
- 綠辣椒 ― 3 個
調味料
- 綠咖哩醬 ― 50 克
- 椰漿 ― 1 罐
- 椰糖 ― 1 匙
- 魚露 ― 1 匙
- 水 ― 400 克
作法
- 雞胸肉切片;蛋茄切成4片(切好馬上泡在鹽水防變褐色);佛手瓜洗淨切塊;綠辣椒對切,備用。
- 椰漿罐頭不要晃動,打開後撈取椰漿上層的濃奶油下鍋,以極小火煮到出油。
- 綠咖哩醬(作法請參照本書第19頁或購買市售綠咖哩醬)下鍋炒香後隨即下雞胸肉略炒。
- 加入剩下的半罐椰漿及200公克的水。
- 放下珠茄、蛋茄及佛手瓜。
- 同時以椰糖與魚露調味。
- 起鍋前可加紅辣椒絲,增加味道及調色。
泰式鮮椰燉雞

材料
- 雞腿 ― 1 隻
- 新鮮椰子 ― 1 顆
- 香茅 ― 2 支
- 南薑 ― 1 小塊
調味料
- 鹽 ― 適量
作法
- 新鮮的椰子剖開後,取出裡面的原汁備用。
- 將椰子對剖後,刮下椰肉備用。
- 清水煮沸,汆燙雞腿備用。
- 南薑洗淨切片;香茅用刀背拍碎再斜切切段備用。
- 南薑、香茅及雞腿依序放入湯水中,小火燉煮
- 雞腿軟熟後下卡菲爾萊姆葉(撕掉葉脈,才能釋出香氣)。
- 椰子原汁下鍋煮到湯滾時,適量的鹽調味即可。
羅望子嫩葉炸魚湯

材料
- 白肉魚 ― 1 隻
- 南薑 ― 3 片
- 香茅 ― 2 支
- 紅蔥頭 ― 3 顆
- 羅望子嫩葉 ― 1 大把
- 辣椒乾 ― 適量
- 香菜根 ― 2 隻
- 高湯 ― 1000 克
調味料
- 魚露 ― 1 大匙
- 糖 ― 1 大匙
- 羅望子醬 ― 1 大匙
作法
- 先將白肉魚切塊後油炸,外表呈金黃色,撈起瀝乾油分,備用。
- 所有材料洗淨,切片或切段備用。將香菜根、南薑、香茅、紅蔥頭、辣椒乾、炸魚塊等依序放入高湯內。
- 放入羅望子嫩葉,煮到羅旺子嫩葉釋出酸味,若不夠酸,可以加檸檬汁或羅望子醬。
- 加入魚露、糖等調味即可起鍋。
甜酥魚

材料
- 扁魚乾 ― 300 克
- 檸檬葉 ― 4 片
- 乾辣椒 ― 適量
調味料
- 砂糖 ― 1 大匙
- 鹽 ― 少許
作法
- 起油鍋,將扁魚乾和乾辣椒一起油炸。
- 扁魚乾炸到酥脆,撒下檸檬葉增加香氣。
- 起鍋時,趁熱灑糖和鹽,拌一拌即可。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蘿拉老師的泰國家常菜》,橘子出版社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本書特色
醬料是泰式料理的精髓之一,泰國人連吃白飯都要淋上魚露配辣椒,其他的菜色就更需要沾醬了,學會做醬料,就算成功一半。紅咖哩醬、綠咖哩醬、羅望子醬等各式咖哩醬…,巧妙搭配各種食材,天天都能變出新菜色。
作者採用新鮮香料、搭配當季食材,透過涼拌、炸烤、蒸煮、熱炒烹飪法,從酸辣開胃的家庭料理到風味獨特的街頭小吃,從主食到甜點,還有2017年CNN評選世界50大美食排行榜上榜的泰菜─名列前十名中的泰式酸辣湯、涼拌青木瓜、馬薩曼咖哩一次教給你。
泰國料理中常用的羅望子、羅凱花…,台灣都看得到。搭配食材圖、步驟示範圖,認識泰菜食材,從備料到烹調,泰式家常菜輕鬆上桌。

責任編輯:李牧宜
核稿編輯:楊之瑜
「快一點」的成長秘訣:讓NUEIP人事管理實現勞資和諧共舞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每天為了解決台灣餐飲店業者因人手不足,又要講求速度與品質的消費體驗問題,在全台馬不停蹄地提供從POS系統、線上點餐、數位支付、物流送餐,到行銷導客的一條龍智慧餐飲服務。
點點全球成立於2019年,短短三年,即創下萬家餐飲門市合作,且獲得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的支持。
而在點點全球積極為中小餐飲業和小吃店研發創新解方,並展望更多元跨領域服務與海外布局的同時,背後則有專業的NUEIP團隊提供的nuHRM人資系統,為點點全球打理企業內部的所有人事營運。
擺脫呆板的代管計薪,系統串聯自動試算更接地氣

點點全球的人資主管張珺涵指出,過去外包人事薪資給第三方代管公司的過程中,企業內部文化和經營策略往往無法被充分考量,因此,代管公司難以彈性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每月3號發薪日前,除了需要準備員工名單、出勤記錄、薪資異動資料和請假紀錄等,企業還要負責催促員工提交假勤資料,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會增加許多時間成本;若發薪後,發現計薪上的疑慮,與代管公司來回溝通的時間,也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負擔、影響企業的運作效率。
nuHRM人資管理系統的薪資功能,完美的解決了以上問題。不僅串聯了所有以往需主動提供給外包公司的資料,自動匯出薪資試算結果,還可以快速匯出符合財政部規範的申報媒體檔,讓月底計薪的工作流程能一條龍完成。張珺涵高興的分享:「現在,平均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算完一個人的薪水,且多虧NUEIP獨特的關卡計薪方式,只需要跟著流程一步一步檢查,員工越多越能顯現此功能帶來的輕鬆高效,遠遠超乎我的預期。」
從制度控管到人情考量,NUEIP助打造和諧勞資關係

點點全球的團隊擁有不怕失敗、勇於創新的精神,如此彈性開放的文化也貫徹在公司制度實行上,張珺涵形容自己是雇主與員工之間的橋樑,企業為了維護內部秩序、確保員工的權益與義務,制定企業規章制度,以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靈活程度,才能促進勞資雙方的良好關係,達成雙贏目標。
因此,點點全球選擇了能協助實踐彈性文化的NUEIP nuHRM人資系統,利用系統設置「請假申請時間」與「最低請假時數門檻」便是最好的例子,雖其目的是為了更妥當控管人員,但有時員工發生特殊情況,以致無法符合現有制度時,企業可針對個案通融放行,此時,系統功能也可以彈性各別自行調整設定,並且自動串聯至每月薪資計算。張珺涵說道:「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們不需要一個將制度綁死的系統,而是一個既有控管制度、又有彈性調整空間的、為『人』考量的好系統,NUEIP就是這樣收放自如的系統,它讓我們建立了更互信互賴的勞資關係。」
重複的人事作業都交給舉一反三的智慧系統

近年來,點點全球快速拓展業務,伴隨著員工的增加,NUEIP系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提升成效也越顯著。「NUEIP是我見過使用起來能最簡單無腦的系統!」張珺涵笑著說:「像是將新進員工加入系統時,只需要建立員工帳號、填寫基本資料、啟用帳號,三個步驟即可設置完畢,加上NUEIP的介面非常清楚明瞭,加速了整個建置的順暢度。」企業應用數位轉型工具,旨為節省重複的行政作業,NUEIP在協助企業導入系統時,已先將所有考勤、假期、加班、簽核等相關規則,依照公司人事規章設定完成,因此只需要為新進員工套用規則,即可快速完成新進員工的系統設置工作。
帶著讓餐飲業者「Work Easy」、消費者「Eat Happy」的經營理念,點點全球目前正積極培育強力的研發人才,進攻跨領域的數位技術服務;並借助彈性易操作的NUEIP企業管理平台,迅速解決企業內部的人事工作、提高企業營運效率;同時,亦增進了勞資雙方之間的信賴感,使團隊更有凝聚力,為企業齊心打拼。
本文章內容由「人易科技」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