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阿賴耶之人狐傳奇》:與愛妾生離死別,一代文豪紀曉嵐對佛家萌生興致

《阿賴耶之人狐傳奇》:與愛妾生離死別,一代文豪紀曉嵐對佛家萌生興致
Photo Credit: Unknown@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剛開始的拗口聱牙,到最後的唸而成誦,嫻熟到可以背誦,不用依靠經書。漸漸地從讀誦經文的過程中,他對於四句偈也特別有感覺,特別相應,特別是那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文:王薀老師

多情才子為愛傷別離
了悟人身難得壽幾稀

話說這紀曉嵐之所以會成為一介傳奇性的人物,在歷史上不斷地受人稱頌流傳,其中還有一段令天下男人皆稱羨的美滿姻緣。歷史上的紀曉嵐被形容為風流倜儻的一位才子,甚至於稗官野史上也都把他繪聲繪影地描述為多麼多麼地喜歡兒女情長。其實有些人是根據他在晚年的時候,他描述自己的生平所寫的《灤陽續錄》中,曾經描述過他和年少時期所認識的青梅竹馬文鸞的故事。這文鸞雖然出身低微,而且又是紀曉嵐的四叔家所買回來使喚的婢女,但是卻有著平常人家所沒有的一股氣質,樣子也長得極為秀美。兩個臉頰永遠紅通通地像熟透的蘋果一般,兩個烏黑銅鈴般的水靈大眼睛,把初見面時的紀曉嵐弄得神魂顛倒,整天往四叔家裡邊跑,兩人兩小無猜地過了一段為時不短的快樂時光。

紀曉嵐和她相處從來也沒有身分懸殊的感覺,就只覺得內心極為雀躍與幸福,後來是因為父親的升遷去往了北京。這一別數年,他再見文鸞的時候雙方都已經亭亭玉立,不再是小孩子。紀曉嵐後來因為要參加童生會考,所以有機會再拜訪四叔,其實他心裡面所惦記的無非是那一位闊別數年,一直在他腦海中縈繞不去文鸞倩影。紀曉嵐懷著忐忑怦然的心,直見到文鸞時卻因為緊張過了頭,說起話來卻有點結巴,口齒不清地對文鸞說:「妳願意嫁給我嗎?」文鸞心中很明白這雖然是一種夢想,但是心裡還是有一種僥倖的期盼,兩隻水汪汪的大眼睛直望著紀曉嵐,毫不考慮地一直點頭對紀曉嵐說:「我願意當你的小妾,一心一意地侍奉著你。」

只是這一對暗許終身的男女,誓言就隨著紀曉嵐的趕考歲月也跟著流逝。後來紀曉嵐很順利地考上了秀才,父親也幫他作主,娶了曾經擔任過內閣中書馬永圖的女兒為妻。當時婚禮辦得極為風光,場面浩大,那段日子紀曉嵐覺得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雖然他的這一位夫人馬氏比紀曉嵐大了整整三歲,但是因為出身於書香世家的緣故,倒也極為知書達禮,頗有女德閨範,對丈夫的才學更是仰慕加崇敬。當紀曉嵐跟她說了文鸞的事情之後,馬氏不但沒有心生妒意,反而極表贊同。

但是文鸞和紀曉嵐這件事,後來卻因為她那個不懂事的父親,心中竟然泯生了貪念,暗中瞞著文鸞,趁紀曉嵐要納女兒為妾對紀家索價上千兩的銀兩,這件事令紀家極為不快,便暗中把文鸞遣送回家。起初紀曉嵐並不知情,直到後來文鸞返鄉之後,因為過度地思念紀曉嵐,再加上精神方面種種的不快,過沒多久竟然撒手人寰,等到後來紀曉嵐知道的時候,已經過了極久的一段時間。這件事直到紀曉嵐暮年,心中仍然有著隱隱的感懷和傷痛……。

紀曉嵐雖然重感情,一生對正房和偏室都是一視同仁,但不知是情途多舛還是造化弄人,一生中陪伴著他的幾個妾室,也好像都沒辦法和他白首至老。也許是因為這樣子的緣故吧!紀曉嵐對於人世間的因果業力是極為深信不疑的,他每每心中有事,就會到附近的一處寺廟裡找一位禪師,述說著自己內心的世界。這位禪師是一位開悟的和尚,從西昌的靈山寺雲遊到離紀曉嵐居所不遠處的寺廟中掛單。某次紀曉嵐因為他的愛妾明軒身體始終抱恙,和藥石脫不了緣,紀曉嵐天天看著愛妾斜躺在病榻上,終日昏昏沉沉,他心中也很是罣礙, 因此有空就會去寺廟參拜,並且祈福迴向。某日,碰巧這位禪師要出寺雲遊, 恰逢紀曉嵐要進廟禮佛,兩人撞個正著。這禪師就像火眼金睛一般,很厲害地一眼就望出紀學士心中的隱傷,於是他信口就吟唱了一首禪詩給紀曉嵐聽:

寒風凜凜雪花飄,多少豪門富貴嬌?
煖閣紅爐炙炭火,金瓶酌酒賞香羔,
身穿綾羅併錦綴,日食馨香滿口消,
觀看如斯受大福,夙生曾種善根苗,
今生富貴受榮華,皆是前生種善芽,
莫道人間無活佛,分明報在長者家,
左右梅香圍擁護,繡鞋三寸羅裙遮,
又向福中重作福,猶如錦上再添花。

紀曉嵐聰明絕頂,一聽便知道眼前這一位出家人定是位世外高人,於是拱手作揖,便請問道:「師父,在家弟子應該如何是好?」這和尚本來是要出門, 一看和紀曉嵐有緣,便又拉著紀曉嵐進入方丈室煮茶閒談了起來。禪師說:「施主過去世種植過諸多善緣,且又樂善好施,常布施湯藥救濟貧疾。某一世也曾出家為僧,且貴為一派宗祖,期間印贈大量經書與人結緣,同時也修繕了許多寺廟。因而此世自然相貌莊嚴,受人愛戴,無病無災,今生應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柄和福報可享,而且應該可以妻妾成群,受享齊人之福。但是我要奉勸,福報是有用盡的一天,即便你現在夏天可享涼亭水閣,冬天有烘爐暖屋, 講話一呼百諾,出入縱橫自在,只是聰明如你,有見過萬年的青山嗎?有看過不枯的溪水嗎?人生難得,人壽幾長?趁施主現在風華正茂,好好地運用公門 好生修行,廣施功德,這才是真正的迴向啊!」

紀曉嵐聽了這位禪師的話之後,既有如大夢初醒一般,也好像和前世因緣接上軌一樣,若有所思地邊聽邊點頭,但接下來仍然沉默不語,專注地聽著這位禪師還要說些什麼。這位師父繼續接著說:「我知道你心裡面很罣礙家中的眷屬,但是你要明白,人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即便是同枕共眠的恩愛夫妻, 也有大限來時各自分飛的命運啊!一切就順其自然吧!」紀曉嵐聽到這裡,忍不住心中的悲愴,用極度誠懇的聲音向面前的高人祈求:「師父,可否有任何的回天之術?我願意盡一切所能地做布施和供養。」禪師搖搖頭說道:「你心裡要有所準備,她活不過三十歲。」紀曉嵐聽了之後兩眼茫然,不知如何是好……。禪師接著送了兩本書給紀曉嵐,要他回去好好尋求生命的答案,這兩本書就是《六祖壇經》和《金剛經》。後來果然他的愛妾就在三十歲那年,禁不起病魔的折騰離開了人世,這件事情也帶給紀曉嵐極大的傷慟。紀曉嵐也曾經多情地在他的詩作中,寫給他愛妾一首詩:「幾分相似幾分非,可是香魂月下歸;春夢無痕時一瞥,最關情處在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