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談改革的國民黨,注定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

拒談改革的國民黨,注定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因為親中的立場和宮廷政治的思維,導致國民黨在台灣的選舉節節敗退,黨內優秀人才也無法出頭,如果國民黨繼續拒絕改革,算在民進黨低潮的時候席次增加,長久而言也會淹沒在歷史的洪流,難以東山再起。

回顧台灣的歷史進程,從距今71年前,1947年都是國民黨當選的第一次國大選舉(因為全部都是國民黨),到27年前,1991年國大代表選舉,國民黨當選254席,民進黨當選66席,到2005年最後一次國大代表選舉,民進黨當選150席,國民黨當選147席。

乃至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國民黨只剩下35席立委。

從歷史所見藍綠消長,國民黨已經逐漸隨著時間失去民心,也大有趨勢將會被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

國民黨多年以來,黨庫通國庫,國產變黨產,黨產變私產,高官做完轉任董事,董事做完轉任顧問,許多國民黨的大官,都是以賺錢為己任,這一系列的套路,早已深深被人民所看破與揚棄。

傾中立場和宮廷政治,注定國民黨在台灣的衰敗

國民黨在這幾年會敗的這麼快這麼慘,有兩大最重要的原因。

第一是馬英九第二任以來,確定了國民黨傾中與傾統的路線,自馬英九以降,許多重要的國民黨人士,都紛紛大力提倡跟中國交流有多好,跟中國交流有多棒,跟中國交流才有活路。

這個論述,經洪秀柱發揚光大之後,國民黨幾乎就是這一個路線,殘存的國民黨支持者,也攻擊不認同這些論述的人,在我看來,真是非常棒。

因為這一條路線,不但令許多反中民眾更加堅定反國民黨的路線,同時讓許多泛藍陣營中,從小深信國民黨反共路線的淺藍、深藍選民,產生強烈的價值懷疑,國民黨從來不知道,他們在這一個區塊中損失了多少選民。

許多藍民從小愛戴兩蔣,痛恨共匪,深信台灣終有一天,能夠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算不能統一中國,最少也會堅定抱持反共路線。但這幾年來,國民黨由藍轉紅,雖然有不少的藍民也認同中國國民黨的紅統路線,但是卻也有更多的深藍泛藍,早因為價值觀的強烈抵觸,而剝離了對國民黨的信仰,如我就是一例。

第二個原因,國民黨在民主時代的選舉中,最強調的不是民主與改革,而是輩分與倫理,想要成為國民黨真正的新執政新生代,除非你能夠獲得許多大老的共同支持,如連勝文,或者你能夠像馬英九那樣,有橫掃天下的超人氣,讓大老低頭,否則你永無出頭之地。

只講輩分的政黨,人才注定沒有出頭之日

在國民黨的宮廷中,只有利益、只有派系、只有現實,沒有改革,也沒有未來的希望。

看看,除了馬英九這個能讓大老低頭的「政治明星」之外,國民黨黨內幾乎沒有任何例外,就連宋楚瑜都無法讓大老低頭,最後只有脫黨的份。或者該說,若不是有宋楚瑜脫黨的前車之鑑,後面才能造就大老向馬英九低頭的情況,不過這些八卦都已不再重要。

所謂的中生代譬如楊偉中,很早在學的時候就投身工運,到2005年還為了參加反高學費的遊行,與警察扭打而被判刑,當時的楊偉中,就像是今日的太陽花的年輕人。這麼一個優秀有理想的人,當初在國民黨被稱為明日之星,許多國民黨大老都可能拍過他的肩膀,勉勵他這個明日之星好好幹。

楊偉中
Photo Credit: 郭政隆

楊偉中幹到了他被國民黨開除黨籍,都還是「國民黨的明日之星」,這就是國民黨的可悲之處,你很優秀或你很有抱負,一點都不重要,你有沒有人在你背後,才最重要。

在國民黨最講輩分,想要參選,除非你像陳以真那樣出身地方世家,有強大的地方派系資源,能讓國民黨不得不為了大局而讓你參選,如果沒有大老的支持,你不過是一個悲情的丁守中。

這種現象,造成了國民黨能出來參選的,都絕不會是改革派,因為改革派通常要改革的,都會衝擊到大老的權益,如黨產、婦聯會等。暢談改革的人,都跟著楊偉中一起被開除黨籍了,還活著的國民黨人,都只會學著低頭做人,因為他們都被殺雞儆猴了,往後誰還敢多說一句話?看看國民黨現在的新生代徐巧芯,我都懷疑他只能當一輩子的國民黨發言人,或者最多做個文傳會副主委,因為主委的位置要拿來酬庸其他的老發言人。

大老不在乎席次:他們只想保住自己的資源

直至今日國民黨仍有許多大老死死抱著殘餘的資源,國民黨又怎麼可能推出認同改革的青年之士,會代表國民黨的,幾乎必然都是會維護黨內利益之人。

維護紅統路線、維護大老殘餘權利,這些價值觀只會讓國民黨敗的更快,倒的更快,選票流失的更快,但這都不是國民黨大老關心的事情,因為大老又不選舉,所以重要的不是選上幾席,而是大老們能保住多少資源,這才是國民黨的重點。

當大老的想法跟想選舉的候選人的想法出現分歧,國民黨又如何能夠跟民眾產生共鳴?當然是只能靠著空洞的口號,勉強維繫過往的選票,但在我看來,這是坐吃山空,苟延殘喘罷了,不值一提。就算國民黨能在民進黨低潮時拿回什麼縣市,如將時間拉長遠,國民黨的敗亡與消亡,都是不可逆轉之勢,也絕無可能被逆轉。

因為國民黨的私益與紅統路線,無法將國民黨推回東山再起的位置上,光是紅統傾中,就無法說服那些反共的淺藍深藍票回歸,加上隨著時間流逝,老人逐漸凋零,大環境的藍票也會隨著時間逐漸凋零,從國民黨的選民支持結構,就可了解國民黨的危機何在,票只流失而無進帳,未來清楚明白。

而太陽花學運與柯文哲、時代力量崛起這三大因素更是國民黨世代的終結,在新時代的覺醒下,許多人普遍都有新民主意識的抬頭,民眾都開始了解到真實改革、透明、公開與反黑箱的重要,更形成對於候選人的基本要求。

這一點我相信是超越藍綠的共識,在這種候選人的基本要求之下,國民黨的政治空間只會越來越小。

蔡英文 民進黨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