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員工召妓、證人受威脅,樂施會卻允許涉案主管「有尊嚴」的離職

員工召妓、證人受威脅,樂施會卻允許涉案主管「有尊嚴」的離職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英國慈善團體樂施會19日發布調查報告,證實前海地分部主管於2011年救援期間在當地召妓。而報告公布之後,海地也威脅要取消樂施會在該國的工作許可。

日前傳出召妓醜聞的英國慈善團體、世界知名救援組織樂施會(Oxfam),昨(19)日發布報告,召妓醜聞核心人物前海地分部主管接受內部調查時,承認在樂施會替他租用的住所中與當地婦女發生性行為,而沒有「因為這些性關係付過錢」。而樂施會早在2011年就知曉此事,但與該名主管達成協議,同意如果他配合後續調查,樂施會將允許他「分階段、有尊嚴的離職」。

成立於1942年,樂施會是英國、乃至於全球最有聲譽與行動力的國際援助組織之一,除了提供食物濟貧,也研擬各種改善饑荒的策略。不過,《泰晤士報》10日報導,2010年海地大地震逾20萬人死亡,樂施會成員前往海地進行地震救災時,卻有高層利用樂施會的別墅開性愛派對,又以組織的資金支付召妓的費用,當中可能還包括雛妓。不過當時樂施會為了避免「醜聞重創組織的慈善聲譽」,施壓內部低調處理這起事件。

過去的醜聞隨著報導曝光後,樂施會也在19日公開調查報告,報告指出,樂施會前海地分部主任范哈威梅倫(Roland Van Hauwermeiren)當時承認,在2011年辭職前,他曾在救援任務期間在他的住所中召妓,另外也有七名員工涉入不當的性行為。

哈威梅倫上周也發表聲明,承認他的確與一名海地婦女發生關係,她的家人也獲得該組織的援助,但他否認這之間的金錢交易。

「有很多男人和女人試圖進入我的房子,並用各種藉口要錢,像是替我們工作、或是提供性服務。但我從未允許這些事情。」

哈威梅倫在信中表示,他與一位女性發生了性關係,但沒有給她錢,他補充說自己對這件事「深感慚愧」。

「我並不完美,我不是天使,我是有血有肉的人,我犯了一個不容易承認的錯誤,並深感羞愧」哈威梅倫寫道。「我覺得自己像個罪魁禍首,但並不像媒體描繪的那樣。」

根據樂施會的報告,一共有七名於海地救援的員工被指控,在樂施會資助的住所召妓,其中四名工作人員因「嚴重不當行為」被解雇,另外包括哈威梅倫在內的三名人員,則是獲准辭職。根據報告,樂施會與哈威梅倫協定了一個月的通知期限,同意如果他配合後續調查,樂施會將允許他「分階段、有尊嚴的離職」。

而報告也指出,有證人在接受調查之後,反遭到三名涉案員工威脅恐嚇。

樂施會
Photo credit: Reuters 達志影像

海地醜聞的細節稍早浮出水面,當時已引起英國海內外廣泛的譴責,也使樂施會面臨資金風險。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形容這件事「令人毛骨悚然」,「遠低於我們期望與我們合作的慈善團體和非政府組織的標準」,而樂施會也已經停止新的政府招標作業,組織內部兩名高級成員,也在報告公布後當天,會見了海地對外合作部長,表達正式的道歉。

不過,海地政府對此事件仍舊相當憤怒,表示將自主對這起過去的醜聞進行調查。

海地總統莫伊兹(Jovenel Moise)上周也在推特發文,指出「沒有什麼比性犯罪者更加離譜、更不誠實的。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在天災中進行人道救援,但卻利用人們最脆弱的時候,進行剝削。」

而在調查報告公布之後,海地也威脅要取消樂施會在該國的工作許可。

災民「以性交換援助」、未成年志工性侵卻「被吃案」

除了召妓的醜聞,日前樂施會前員工也公開披露,英國當地的樂施會商店,發生過未成年志工遭到性侵的案件,不過這些事件,卻因組織施壓而未被通報。

《Channel 4》12日訪問了曾在樂施會擔任全球風紀主任的前幹部海倫.伊凡斯(Helen Evans),她指出在她任內(2012 - 2015年)就曾接獲投訴,有婦女被強迫以性交「換取援助」,也有內部員工遭到同僚性騷擾、甚至性侵的案例。在某些國家,比例甚至高達10%。

不過,讓伊凡斯最顧慮的,是在英國的樂施會合作社,曾發生未成年的志工遭到成年志工性侵的案件。合作社主管事後更施壓該名志工,撤銷對另一名志工的性侵申訴,「以避免醜聞影響慈善計畫」。

伊凡斯表示,樂施會沒有檢查志工的前科紀錄,而這些自願到商店實習的孩子,則「被單獨留給沒有受過檢查的成年人」。

「大家相信樂施會和所有的慈善商店」伊凡斯說,「因為他們是慈善機構。」伊凡斯當時也曾到英國內政部,要求慈善委員會施壓樂施會,但當時慈善事務專員表示,因為是零售商店,所以不需要有這些檢查。

「這些孩子只有14歲,如果他們的父母知道那些成年人沒有受過檢查,他們絕不會把這些孩子送到那些商店。」

伊凡斯多次向高層與政府爭取預算,但樂施會始終不願意投入資源,審核志工的前科背景、或加強志工的性平投訴機制。然而這樣的消極反應,卻造成職場性犯案件層出不窮。在2013年到2014年間,就有39起申訴案件,之後更大幅增加。

「絕大多數的樂施會員工,都是充滿熱情與理想的好人......他們冒著生命危險為人道工作奉獻,但卻沒有受組織妥善保護,而暴露在受侵犯的風險之中。」伊凡斯表示。而面對前員工的指控,樂施會方面也提出聲明,「對於沒能即時回應伊凡斯女士的擔憂,我們很後悔、也很遺憾。」

《衛報》報導,在樂施會接連爆出性剝削醜聞後,大為震撼的英國社會,也緩緩地出現「抵制聲浪」,包括慈善義賣、捐書、捐款與物資協助,各地都有失望的民眾取消捐助;基層的志工與工作者,士氣也極為低迷。

樂施會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幾乎每個慈善機構都有狼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