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初選烏龍,釣出一票國民黨內的投機份子

基隆初選烏龍,釣出一票國民黨內的投機份子
Photo Credit: pedist @ Flickr CC BY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由於國民黨在基隆初選民調烏龍之後缺乏適當處置,許多黨內的投機份子便利用此機會獲取自身利益,如果國民黨保持如此失信於內外的處理方式,自然會被這個市場給淘汰。

文:張正昀(民間企業研究員)、陳偉佳(時事評論者)

國民黨初選,自基隆民調烏龍以來,紛紛擾擾,一直有質疑與不滿的聲音從國民黨黨內傳出,無論是退黨參選或是地方基層流言,一再暴露各界對國民黨初選的不信任。評論國民黨初選之前,不妨先看看一個發生於近期的故事。

福斯汽車在2015年爆出大醜聞,被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查獲,該公司2009至2015年在美國販售的柴油車款,行車電腦設備中被植入特殊軟體,用來規避官方的氮氧化物排放檢測。這個軟體會在車輛受檢時,悄然啟動,讓排放數據能夠通過官方標準,但是在正常行駛中關閉,使得車輛會產生大量氮氧化物,超標達10到40倍不等。福斯汽車一開始並沒有馬上承認,只以技術問題辯護,最後隨著實際證據顯現,才承認這個特殊軟體的存在並影響全球1100萬輛柴油車。

2015年的柴油門事件,不但重創福斯汽車長久以來經營的品牌形象,造成鉅額損失,更嚴重的是失去顧客信任,真可謂得不償失。福斯集團也因此為了重拾顧客信任與品牌形象,主動向美國政府提出和解方案,支付每位車主賠償金,累計達百億美金,也同意向美國政府支付43億美金的罰款。除了主動賠償和罰款,福斯汽車還願意在三年內接受獨立機構監督,以及宣布投資20億美金於綠能技術研發。直到去年,福斯汽車還在北美市場釋出一連串購車福利,例如延長新款SUV的保固期程等,試圖重拾顧客信任。

之所以提到福斯汽車的柴油門事件,是提醒國民黨,品牌信任至關重要,一旦丟失了顧客對於品牌的信任,要重新建立信任,非常不容易而且成本可觀。

不得信任的品牌,怎麼可能不被淘汰?

國民黨從2012年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之一就是多數民眾對國民黨這個品牌的不信任,其中更將國民黨與黑箱、私下交易、不透明等等負面價值劃上等號。試想—無論是誤解或是事實—當一個品牌價值已被認定與大量負面價值劃上等號時,如果還不被市場淘汰,才更令人匪夷所思吧?我們可以想像,要洗刷這些負面價值的標籤,所付出的信任建立成本與行動,該有多艱難,有多巨大!可惜的是,從民調烏龍發生到現在,國民黨的處理方式,並未看出他們願意花多少精力來重建與民眾甚至是內部的信任。

從民調烏龍以來,國民黨遲遲未見提出任何補救或修正方案。國民黨如此「慢」步所造成的影響,可以分幾個層次來看。

首先,民調烏龍給了所有有意於2018趁亂崛起的政客一項強而有力的藉口,姑且不論地方的初選是否會被趁機搞鬼,即使乾乾淨淨,民調公正進行調查得出的結果,有心人士都可以用基隆初選的民調烏龍作為藉口,高舉撥亂反正的旗幟,對外平不了天下,反倒先引清兵入關,在特定立場的政論節目砲打自家人,假師出有名,宣稱「為了捍衛民調的公正性」,真實目的則不得而知。民調烏龍產生的爭議若不釐清,2018光是各地質疑的烽火就夠使國民黨虛耗一年。

其次,隨著國民黨軟弱處理,投機分子更能肆無忌憚地從國民黨初選機制中分杯羹,獲取自身最大利益。筆者聽聞一個正在發生的荒謬例子,中部某選區議員初選中,赫然見到2014年支持反服貿、支持太陽花運動的參選人參加國民黨內初選,該參選人作風高調,面對質疑其立場的聲浪則打模糊仗,年輕政客的嘴臉一覽無遺。如果不是該區域的國民黨地方黨部集體患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那麼就是國民黨的初選機制讓投機分子有機可趁。

試想,如此投機分子,若初選結果未如其所願,難保後續沒有任何傷害國民黨的作為出來,以獲取自身更多利益。國民黨病急亂投醫的結果,便是引入此種投機份子,混入國民黨內初選,企圖利用國民黨的顢頇,從中獲取利益。

最後,國民黨持續「慢」步,更嚴重影響民眾信任感建立,甚至加速消逝,這點是最嚴重,也是國民黨最應該正視的。筆者一直認為,為何都是一樣形式的初選機制,民進黨可以辦得讓人沒話說,而國民黨卻每每出包,總被外界質疑為特定人士量身訂做,又被內部同志質疑不公?國民黨是不能呢?還是不為?

投票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如果只是「不能」或許還單純,這表示國民黨的黨務主管沒有能力規劃較公正的初選機制,最快方法便是換掉這批尸位素餐的主管,換上一批有能力做事的,或是從制度面設計整個翻新,或可改善,以符合各方期待的公正制度。

如果是「不為」,問題就嚴重了,這表示國民黨的本質已無改善可能,從上而下仍未擺脫陳腐政治思維,更不思進取,總以為機關算盡太聰明,到頭來不過就是誤了國民黨自己的性命。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彭振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