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馬獨特年節文化,「撈魚生」盼新的一年風生水起

星馬獨特年節文化,「撈魚生」盼新的一年風生水起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來西亞是除了中港台地區以外,保留中華文化和教育也相當完整的國家。大馬華人不僅慶祝各種傳統節日,也把傳統習俗完整流傳下來,尤其農曆新年的慶祝活動。「撈魚生」絕對是揭開序幕的重頭戲。

(中央社)

新加坡雖然只有大年初一及初二是國定假日,不過華人社群和商家依然保有傳統習俗慶祝農曆新年,尤其新年期間「撈魚生」是固有傳統,目的是希望新的一年「風生水起」。

「撈魚生」對許多台灣旅人來說是既新鮮又有趣的新加坡農曆新年文化。大多數商家慶祝年終尾牙聚餐,「撈魚生」絕對是揭開序幕的重頭戲,也能凝聚公司員工向心力。

新加坡文字工作者陳士銘表示,「撈魚生」流行於星馬一帶,除有魚片之外,也有各種五顏六色配料,如紅蘿蔔絲、碎花生、生菜絲、酸梅膏、桔子汁等。

他指出,「撈魚生」過程中,每加入一種配料,就有相對應的「酸酸甜甜」、「大吉大利」等吉祥祝福話語。當所有配料添加完畢,所有人就會拿起筷子共同攪拌、高高撈起盤中「撈魚生」配料,口中還要大聲說著「發啦!」、「發啦!」。

陳士銘認為,新加坡人透過「撈魚生」過程,不僅凝聚家庭成員與公司員工向心力,也盼將魚生高高撈起,象徵新的一年「風生水起」。

台灣第16屆「外交小尖兵」今年春節前曾拜會駐新加坡代表處,也首度感受道地南洋「撈魚生」魅力,直嚷著非常新鮮有趣,認為這是獨特的年節文化。

RTX25LVM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新加坡農曆新年前夕,客人用筷子將切碎的配料扔到空中,同時大聲宣揚吉祥的願望,標誌著一個繁榮的新年的開始。

大馬濃厚的過年氛圍

儘管馬來西亞近年面對高通膨與貨幣貶值衝擊,不過農曆新年前夕的買氣依舊狂熱,許多購物商場與飯店也配合新年氣氛精心布置,讓大馬街頭巷尾都呈現氣氛濃厚的過年味。

馬來西亞是除了中港台地區以外,保留中華文化和教育也相當完整的國家。所以,馬來西亞華人不僅慶祝各種傳統節日,也把傳統習俗完整流傳下來,尤其農曆新年的慶祝活動,也很有「年味」。

每當農曆新年前夕,各大購物商場與飯店都會設定主題布置得富麗堂皇,並且都會採用華人傳統的紅色做為裝飾基色。許多門市也會在這時推出促銷活動,除了讓華人受惠外,馬來人與印度人也會趁機一起搶購特價品。

這幾年馬來西亞過年節慶活動不外是撈生(撈魚生)、舞獅、24節令鼓表演。另外,馬來西亞華人非常重視農曆新年歌曲,因此市面上會趁機推出許多賀歲專輯,無論走在商場或大街小巷,常常都會聽到歡樂繽紛且新創的賀歲歌。

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許多華人組織秉持著傳統文化的沿襲,趁機在新年期間緊鑼密鼓籌辦新年活動,包括歌舞表演及寫春聯比賽等,並互相贈送禮籃。

新年期間馬來西亞各地都有不同的大型慶祝活動,最經典的莫過於柔佛的大型古廟遊行、檳城初九拜天公儀式,以及雪蘭莪州東禪寺燈飾等,這些活動也成為國外遊客到訪馬來西亞目的之一。

延伸閱讀:

核稿編輯:李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