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經濟鎖喉的島國:馬爾地夫政爭,背後中印角力暗潮洶湧

經濟鎖喉的島國:馬爾地夫政爭,背後中印角力暗潮洶湧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馬爾地夫總統的特使沒有來印度,反而去了更遠的北京。未來情勢如何發展,繫於各當事大國,特別是印中兩國勢力的角逐結果。

2018年2月8日,距離中國農曆雞年除夕還有整整一個星期。春寒料峭的北京氣溫已降至攝氏零下,位於東二環路的中國外交部,來了一位印度洋熱帶島國的訪客:馬爾地夫經濟發展部部長、總統特使薩伊德(Mohamed Saeed)。

熱帶小國的政治紛擾,總統包圍國會、逮捕法官

薩伊德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前一週發生在馬爾地夫的政治騷動,前來中國尋求外交支援。2月1日,馬爾地夫憲法法庭裁決,要求現任政府釋放被關押的九名反對派領袖,包括2015年被指控參與恐怖主義並定罪的前總統、隸屬反對黨「馬爾地夫民主黨」(Maldivian Democratic Party,MDP)的納希德(Mohamed Nasheed),以及更前一任的總統加堯姆(Maumoon Abdul Gayoom)等人。

憲法法庭同時要求政府,讓先前因為退出執政黨「馬爾地夫進步黨」(Progressive Party of the Maldives,PPM)而被取消資格的12名議員重返人民議會

馬爾地夫總統雅門(Abdulla Yameen)在2月5號針對憲法法庭的裁決做出了回應。他指揮軍隊包圍了人民議會大樓,宣布議會暫時關閉,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馬爾地夫的軍警同時逮捕了兩名憲法法庭的法官,並控訴他們收取來自國外的鉅額賄賂,企圖推翻現任政府。

這個發生在印度洋熱帶小島國上的政治事件,背後有著不同強權在印度洋上互相角力的痕跡。

拯救軍事政變的總統,馬爾地夫和印度展開緊密合作

馬爾地夫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該國由1,000多個大小不同的島嶼組成,距離印度本土最近處700多公里。島國南北橫跨800多公里,總面積不到300平方公里,人口大約41萬人,三分之一集中在首都馬利(Male)。馬爾地夫1965年從英國獨立,目前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SAARC)的一員,SAARC是一個由印度主導的區域性國際組織。馬爾地夫向來被視為印度的勢力範圍,在政治和經濟上亦受其影響甚大。

前總統加堯姆和印度的關係非常親密。他在位長達30年,從1978年開始,到2008年大選落敗而結束。在他任期中的1988年11月3日,80名來自斯里蘭卡、隸屬於「泰米爾故土人民解放組織」(People’s Liberation Organization of Tamil Eelam,PLOTE)的武裝傭兵,偽裝成旅客進入馬爾地夫,他們在當地會合了其他在地的武裝人員,在馬爾地夫商人路圖菲(Abdullah Luthufi)的指揮率領下,對總統府等機構發動攻擊

驚覺自己被包圍的加堯姆,立即打電話給當時的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請求支援。甘地隨即召集國安顧問和陸軍將領,迅速調派部隊,由大型運輸機載運飛越印度洋,空降馬爾地夫剿滅了意圖政變的勢力。這個只持續不到兩天的軍事任務,代號「仙人掌行動」(Operation Cactus),直到如今仍然為許多印度人所津津樂道,認為是印度成功進行海外軍事行動的典範。

馬爾地夫自此開始和印度發展更加緊密的關係。在經濟和軍事層面,馬爾地夫都極端仰賴印度。目前,大約29,000名印度人在馬爾地夫居住及工作,佔了總人口的將近7%。2009年,印度海軍的艦艇開始在馬爾地夫駐紮。

中國用經濟力介入印度洋,印度芒刺在背

這個情況隨著中國經濟開始起飛並躍升大國地位後開始改變。雖然中馬兩國從1972年就已經開始建立外交關係,但遲至2011年,中國才在首都馬利設立大使館。2013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宣佈了「一帶一路」計畫,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勢力開始進入印度洋地區,並在印度周邊的小國不斷發展壯大。

從2010年起,中國人成為馬爾地夫人數最多的外國旅客,而仰賴觀光的馬爾地夫,也開始愈來愈依賴中國。中國同時投入大量資金,幫助馬爾地夫擴增其基礎設施,包括橋樑、住房和機場等等。

馬爾地夫和中國的關係引起了印度的警覺。新德里向來將印度洋地區視為其傳統的勢力範圍,中國開始以經濟手段拉攏其周邊小國,使印度覺得如芒刺在背。

2009年,納希德贏得馬國史上首次以民主方式舉行的總統大選,接替加堯姆成為第四任總統。親印的納希德讓印度企業GMR集團,取得了馬爾地夫國際機場的經營權。但這個契約,隨著2012年馬爾地夫政變改朝換代,而遭當時過渡政府的總統瓦希德(Waheed Hassan)廢止。印度方面一直懷疑契約遭廢,是中國在幕後操控的結果。

更讓印度警惕的是,2013年贏得選舉的馬爾地夫總統雅門,以「經濟發展」做為政見,和中國愈走愈近。雅門在2016年宣布退出大英國協(The Commonwealth),理由是大英國協不斷干預馬爾地夫內政,違反了聯合國宣言和大英國協憲章。

2017年12月,雅門在未主動知會印度的情況下,前往北京,與中國迅速簽訂了《馬爾地夫-中國自由貿易協定》,而該協定在人民議會也以極快的速度獲得批准。馬爾地夫的商品自此可免稅出口中國,而中國的服務與貨物也能自由進入馬爾地夫市場。這不但是馬爾地夫第一個和外國簽訂的自貿協定,也是中國在親密盟友巴基斯坦之後,在南亞地區簽訂的第二個自由貿易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