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金融101:好壞難辨?談「資訊不對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篇文章帶大家回顧「資訊不對稱」的議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在資訊不足時,不但消費者(資訊缺乏的一方)受傷害,整體市場也可能受影響。本文另外介紹相關的經典公司金融理論,來佐證CEO的決策行為。
文:番茄
「資訊不對稱」一詞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資訊多寡時常是我們做決定的根據,而此類研究在經濟、財金領域也是十分重要,像是諾貝爾獎委員會在2001年時,就頒獎給George Akerlof、Joseph Stiglitz、Michael Spence三人,表彰他們在「資訊不對稱」相關研究的重要貢獻,此篇文章就來介紹幾篇重要的經典研究。
資訊不對稱,市場崩壞只剩品質差的車?
George Akerlof以美國的二手車市為例,假設市場上只有兩種車:
- 好車:又稱為桃子(peaches)車,開價50萬。
- 爛車:又稱為檸檬(lemons)車,開價10萬。
但由於資訊不對稱,消費者沒有足夠的資訊,來辨別好壞車,那假設一開始他取中間值開價30萬,則賣車的一方就不會將品質好的車放在市場上,因為無利可圖(30萬小於50萬)。因此現在市場上只剩下品質較差的檸檬車,但消費者如果發現市場上只剩下檸檬車,便沒有誘因持續付出30萬元購買,價格最後會降至10萬元,對買賣雙方都沒有得利,消費者無法在市場上購買到好品質的二手車。
而賣車的一方想要解決這項問題,可以多揭露資訊,或者聘請公正的認證單位來鑑定及顯示好的訊號(signal)來證明其品質,在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出現後,消費者便有足夠的資訊辨別好壞品質的車,便可將市場價格回歸正常,將檸檬車和桃子車讓消費者自行選擇。
好公司不想被模仿?只好做偉大的計劃?
在金融市場的研究當中,時常利用資訊不對稱作為研究主題,由於公司的營運狀況很難被一般的投資人知道,真實的公司品質難以被投資人觀察出來。舉例來說,如果有公司說想要登上月球和火星,開拓人類的未來,這項計畫聽起來十分偉大,但究竟是否如CEO所說的如此美好,還是只是一個對大眾宣傳的噱頭,燒錢沒辦法賺錢的專案計畫。由於公司的CEO或經理人了解公司的現況如何,以及未來投資計畫和標的是否有足夠的利潤,但要如何將此類資訊顯露給一般大眾知道是一門學問。
因此好的A公司嘗試展現自己優秀的一面,以上面的例子來說,由於發射火箭或太空梭是極大的投資,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研發,而只有品質好的公司可以做這類計畫,品質差的B公司無法模仿這項計畫,可能會使得他們破產而作罷。
但如果假設該公司只是想在沙漠中建立綠洲城市,由於這項計劃的成本相對到宇宙來得低,技術門檻也較小,品質差的B公司會有誘因模仿A公司,到市場上宣傳他們也有類似的計畫,使得市場上會誤以為A和B公司一樣品質好。因此A公司不得不想出一項計畫,是自己做得來,且其他品質差的公司模仿不來的專案計畫。
好公司要怎麼顯露?做傷害自己還是互利共生的決策?
一般來說,公司有兩種主要籌資管道,發行公司債或者發放股票,Stephen Ross在1970年代的研究中指出,好的公司在籌資時,會以發行公司債作為主要考量,證明他們是體質良好的公司。由於借款需要償還,如果在景氣差的時候,許多營運不佳的公司會難以調動現金,因此會有破產的潛在成本,所以只有好公司可以在經濟情況糟的時候存活,因此他們會以借款作為籌資的主要管道,來彰顯自己的品質,但其實借款並不一定是公司最好的籌資管道。
然而如果公司選擇發行股票來募資,其實他們也可以證明自己是好的公司,Merton Miller和Kevin Rock便提出公司會在每年(季)發放股利(dividend)給投資人,即便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有許多公司即便沒有賺錢,還是會發放股利給股東,為的是向他們證明自己的公司經營順暢,有能力配給股東足夠的報酬。但其實公司如果有獲利和多餘的錢,或許拿去做研發,開發未來的潛在市場,可能會比將錢直接分給股東來得好。
另外,Hayne Leland和David Pyle也提出好的公司,老闆也會以持有自家股票作為正面訊號,因為當公司的未來前景看好,公司的利潤表現也會反映在股票價格之上,因此經理人有誘因持續保留股票,未來股價上漲時,他們的身價也會提升,使得股東和公司CEO都獲得回報。
結語
這篇文章帶大家回顧「資訊不對稱」的議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在資訊不足時,不但消費者(資訊缺乏的一方)受傷害,整體市場也可能崩壞。
本文另外介紹相關的經典公司金融理論,來佐證這些CEO的決策行為。像是好公司將採取高成本的行爲,像是借款和發放股利,即便CEO可以選擇另外的方式來達到相同的目的,但他們會為了說服市場自己是高品質的公司,而採取這種次佳的方式。而品質差的公司即便知道這些訊號,卻無法採取相同的手段,原因是成本太高會使得自己無法繼續經營。因此投資人可以藉由CEO的所作所為,來判定公司的品質優劣。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 Akerlof, G. A.(1978).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In Uncertainty in Economics (pp. 235-251).
- Leland, H. E., & Pyle, D. H.(1977). 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The Journal of Finance, 32(2),371-387.
- Miller, M. H., & Rock, K.(1985). Dividend policy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Journal of Finance, 40(4),1031-1051.
- Myers, S. C., & Majluf, N. S.(1984).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3(2),187-221.
- Ross, S. A.(1977). The determin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 the incentive-signalling approach. 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23-40.
本文經白經濟TalkEcon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
從影業小編到台灣變色龍,UG is hot with Photoshop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做最精彩的你自己」的白靈、跨年大唱 First Love 主題曲的白冰冰、手機桌面幸運女神美輪明 —— UG is Hot,那個總是出現在大樓屋頂上的人緊追時事梗,彷彿他的衣櫃裡有無限的道具隨手捻來都能搭上。充滿 B 級感的變裝加上高超的 Photoshop 技巧,讓一個人以千百種人設亮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平時身為平凡上班族的 UG 是怎樣煉成社群百變女王的,而他最愛用的 P 圖小撇步又是哪些呢。
從「過氣網紅」到「最快的變裝民眾」
許多人認識 UG 是因為他 2009-2010 年 cover 少女時代的精湛模仿,當時甚至受邀上韓國綜藝節目《Star King》與偶像相見。在 15 年前,所謂「網紅」一詞還未被廣泛使用的時候,那年還只是個大學生的 UG 用他的熱情示範了追星的極致,並在社群網路上發酵。不過 UG 並沒有選擇走上演藝之路,如今回看往事直笑說自己是「過氣網紅」,他反而在近年不斷透過變裝「成為」各種偶像,反映時事的速度堪稱「最快的變裝民眾」。
「我變裝的故事要從小時候說起,」小學時迷戀美少女戰士華麗的變身,加上看綜藝節目中反串藝人帶來的娛樂效果,「我覺得這個東西我好像做的來,而且與其被大家說你『有點娘』,不如把它轉換成一個表演的形式,就會變得很光明正大。」UG 不只自己表演,也帶著同學在兒童節大會上跳徐懷鈺,從小就展現自信光芒。
社群在走 Photoshop 要懂
若從很早就在 Instagram 上追蹤 UG 的朋友,應該會發現他從某個時期開始,照片中的場景從居家環境大量轉換到一個大樓的頂樓——那正是 UG 任職電影發行公司的頂樓。「我剛進公司老闆就知道我會變裝,有次《穆荷蘭大道》特映會老闆就提議我扮成電影中的角色,讓觀眾可以來合照,」UG 聊到公司很支持讓他很合理地時常扮裝,「讓我覺得哇原來這在一個 30 幾歲的上班族身上是件被鼓勵的事。」也因為如此他對變裝愈來愈認真,也開始用變裝的形式參加同志遊行等等的公眾活動。
平時的 UG 除了經營自己的社群平台之外,也時常利用 Photoshop 製作工作所需的宣傳素材、電影周邊等,「我們三不五時就要拍一些商品照,公司頂樓剛好很漂亮就會上去拍。」雖然從大學時期就學了各種影像處理的軟體,「Photoshop 還是最直觀的!」UG 說在電影發行公司當小編,幾乎每天都會用到 Photoshop,不管是 banner、gif 動圖還是小型印刷品通通都可以用 PS 搞定。
看我 Photoshop 三十六技
社群上火熱起來的事件通常是沒有預告的,但 UG 總是能抓住這些時事梗的精髓,他對於挑選變裝的角色也有一套自己的邏輯,「通常以我自己喜歡的影視或音樂作品為主,時事的話,除了社群上的熱度之外,我也會選擇有很明顯特徵的,大家一看就知道這是什麼!」仔細看 UG 每次扮演不同角色,神情絕對都是最到位的。
不僅變裝角色多元,UG 的 P 圖技巧也是三十六技各種搭配!在這次採訪中 UG 回歸初心,化身成他的變裝啟蒙「美少女戰士水手月亮」,並且首次公開分享了幾個在後製變裝照片時最愛的 PS 祕技!

首先是修圖最經典招式:去背!Adobe 推出了「物件選取」工具讓去背變得超簡單,只需要開啟圖檔點擊「物件選取」,Photoshop 就會自動辨識畫面中的關鍵物件,不到 10 秒就幫水手月亮去背完成。接著 UG 使用「色相/飽和度」調整功能,增加漸變疊加與外光暈,把水手月亮變得閃閃發亮。下一步在背景加上星空圖案與不同 pose 的水手月亮之後,UG 到圖層區調整不同物件的「混合模式」,選擇「濾色」然後調整「透明度」,只要簡單拉動一下就能讓水手月亮與星空自然地融合
Everyone can Photoshop!百變人生沒有侷限
在今年大港開唱的演出者介紹裡,UG 被以「台灣變色龍 aka 屋頂皇后 aka 變裝民眾」這個串超長的頭銜介紹,這三個稱號似乎點出了他被大家記憶的不同面向,包括從最早 cover 少女時代紅到韓國,一直到公司頂樓的精彩變裝。
這些年來 Photoshop 陪伴著 UG 不斷超越,不斷成為那個最精彩的他自己,「變裝對我的人生帶來的改變,除了成就感之外,最重要的是創造了更多的連結,」如同在性別運動中的站在最前排、最吸睛的變裝皇后們,「變裝可以是一種溝通的工具,鼓勵很多可能到很多對自己的狀態還不是很了解的人。」採訪尾聲,我們問 UG 下一個角色會扮誰?他笑說還不知道,「但一定是好玩的!」

Everyone can Photoshop!百變無法侷限,Photoshop提升你的創意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