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我們不要再妥協於「只要不是強暴就好」

但願我們不要再妥協於「只要不是強暴就好」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以下我想討論三個面對性騷擾最常見的反制言論:「你自己不離開的」、「不要把女生變成玻璃心、不要把女生幼稚化」、還有「你這樣才不叫被強暴」。

比較誰比較悲慘,是人類很自然會落入的情境,但是自己的傷只能自己痛,其實傷口就算客觀上可以比較,但主觀上帶來的傷害卻很難。即使真的可以比較出個高下(例如,我們都可以很輕易地判斷,美國體操隊的隨隊醫生,比Weinstein爛一點,但是這兩個都比Aziz爛很多),也對於讓事情變好沒有幫助。在「誰比較慘」的比賽中,一旦獲得參賽資格,就已經是輸家了。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要做的不是去比較傷口,而是去追求更高的標準,所有的傷口都是真的也都是重要的,每一個都需要被治療。對於那些覺得Samantha把Aziz的無心忽略造成的傷害、跟Weinstein刻意壓迫造成的傷害看作是同一件事情,是很荒謬而且對整個#MeToo行動只會帶來傷害的說法,我認為是誤解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非好即壞啊!如果在一個0到100的向度中,0是最爛,100是最好,可能過去在性別不平等更嚴重的時候,「好的性」的標準是20,也就是,只要不是強暴,就都是好的性;但是慢慢得我們的標準會因為追求平等而改變,或許現在50分以上才能算是好,所以強暴、利用權力威脅發生性接觸等等都算爛的。

那麼現在,Aziz這個女性主義者,是否能夠成為我們要求更公平的性的一個基石呢?

我們不只是有權力對親密關係和性愛有更高的要求,我們更有義務要這麼做。因為身而為人,我們不都希望明天比今天更好嗎?我並不是說僅有男人需要更新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因為這是每一個人的責任,不管是一夜情、約會、交往、結婚、生小孩、開放關係,我們都有義務要更願意聆聽並且尊重關係裡面任何人。

最後,對於Lir在她文末的提問,其實在這波#MeToo跟#YouTooLoud行動當中都有許多人問過,我就拾人牙慧地讓女性主義的幽默來解答吧。

螢幕快照_2018-02-22_下午12_35_19

最後的最後,還是附上SamanthaBee的精彩影片,以及英文全文(編按:英文全文請見下方原文連結)。

但願我們都努力學習在做愛的過程中仔細感受對方的需求喜好。但願我們都不要淪落到只能被機器人拒絕,或是用果凍自慰。但願我們不要再妥協於「只要不是強暴就好」。

註釋

[1] Anthony Scaramucci是川普任命的一位白宮發言人,但是他從被任命到被革職,不過短短十幾天,而且到他被革職那天,他的合約都還沒簽呢。

[2] Arya Stark是冰與火之歌裡的少女角色,以驍勇善戰聞名。

本文經Queerology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