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得「賺錢養家」、老師必須「兼任教學」 六龜高中未全達40級分原因不只這些

學生得「賺錢養家」、老師必須「兼任教學」 六龜高中未全達40級分原因不只這些
Photo Credit:高雄六龜高中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被認定是偏鄉學校的六龜高中,在全校360名學生中,有近二到三成是原住民子女,今年高中畢業班的39人中,僅27人參加學測,部分孩子打算就業或選讀軍校。

新聞整理:汪新亞

大學學測成績上週剛放榜,考生們幾家歡樂幾家愁,照往年,各家學校無不各自比拼,拿出全校最高級分相互比較、檢視教學成果。不過,今年大眾聚焦的不只這些,高雄六龜高中放榜後,全校無人獲得「超過40級分」,成了另一關注焦點,日前校長與教務主任各自聲明,還直言:「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讀書的料。」點出城鄉差距及偏鄉學校的問題,引起不少共鳴。

(中央社)

六龜高中學生學測成績全校無人獲得超過40級分,引發外界關注。校長盧正川昨(22)天說,盼「外界勿以成績論斷孩子的未來」,強調孩子在音樂、體能表現不俗,盼大家看到他們的優點。

大學學測成績出爐,全國有259位學生獲得滿級分,不過六龜高中參加學測的學生,卻沒有人成績高於40級分,兩相對照,讓六龜高中顯得失色,成了媒體和網路熱議的話題。

身為六龜高中校長,盧正川在「悠揚六中.飛躍六十」臉書發文,分享「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讀書的料!發掘他們的優點,比強迫學習更重要」,表達坦然面對及共同承擔的立場。

內容向學校老師喊話,希望為偏鄉教育努力的夥伴們,別澆熄熱情,多元適性的發展,讓學生快樂學習,展現豐富的生命力與能力,大家繼續努力加油。

盧正川說:「不是每個孩子都是讀書的料!」應該多關注的是多元適性的教育現場,也鼓勵為偏鄉付出的教育工作者,而六龜高中合唱團接連三年出國,今年還要赴美國表演,甚至校內的橄欖球、自行車隊都在沒有設立體育班的狀態下,一舉打入全國賽。

教務主任:「不是什麼問題都在他們。」

六龜高中學務主任湯敬翔面對外界的關切,在社群網站(PTT)留言指出,校內不少學生一上高中就幫忙家計並打工,「但身為教師,成績的責任在我」,盼大家別用成績對學生帶有偏見。至於偏鄉是否有資源不足的問題?湯敬翔說明,該有的電腦和資訊教學都有,不過孩子回家的學習或閱讀受限了,實難以單一層面去論定。

湯敬翔則認為,教、學之間都有再檢討處,很多問題非學校可以解決;並舉出孩子的家庭因素為例,有人要協助農務、照顧家人,再者,小校的老師因人力不足,普遍兼任教學,希望外界勿用成績論定孩子。

教團:體制出問題

根據行政院研考會定義,高雄市六龜區屬於「偏遠程度高」的區域弱勢區。被認定是偏鄉學校的六龜高中,是同時有高中、高職部的綜合高中,從市區到校園需要1個半小時車程,在全校360名學生中,有近二到三成是原住民子女,盧正川說,家庭經濟許可的,多已遷出,近年留在高中就讀的人數加速流失。今年高中畢業班的39人中,僅27人參加學測,部分孩子打算就業或選讀軍校。

《中國時報》報導,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榮譽理事長吳福濱說,六龜高中的問題,反映台灣教育制度的缺失,過去高職生考科大,高中生考一般大學的升學模式被打破,現在大學也可以招收高職生,但高職生的學習不同一般高中生,其重視的是實作能力的訓練,技職升學管道還是要與一般大學分開。

《聯合報》報導,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劉亞平認為,六龜高中並非教育失敗,而是功能錯置,若能轉為技職體系,至少讓學生習一技之長。

對此,高雄市教育局主秘游淑惠認為,如果六龜高中要如國立旗美高中或私立立志高中、大榮高中,增設職業類科,可能涉及師資、課程規劃丶學生意願丶設科選擇等問題,以六中目前一個年級兩班的規模,還有一些問題要克服。

偏鄉學校如何被「邊緣」、如何解決?

同樣在偏鄉學校服務,南投爽文國中教務主任王政忠,因電影《老師,你還會不會回來》而讓大眾更意識到偏鄉教育的議題,他曾投書並點出五個偏鄉學校的惡性循環,包含:

  • 編制不足導致專業師資不足
  • 教師專業跟熱情不足
  • 家庭支持力道低
  • 社區經濟部力導致文化也不利
  • 沒有夢的未來

並指出,如此一來學校長期教學效能不彰,造成學生對於離開校園後的想像與期待,多數就是立即就業。即便升學私立高職,也多半是隨波逐流,因為不知道能夠做什麼。

去(2017)年11月《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拍板後,針對偏鄉學校行政減量、校長連任、教職員專業發展、住宿設施、激勵措施等面向多管齊下,希望改善偏鄉教育問題。

《中國時報》報導,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表示,該條例便適用六龜高中這樣的公立學校,偏鄉學校發展條例會針對地處偏遠地區中小學,不是以競爭性經費為主,而是依照國教署對學校偏遠程度的分級。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