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我該不該讀博士班?取得博士學位有哪些優缺點?

我該不該讀博士班?取得博士學位有哪些優缺點?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若您選擇念博士班,純粹是因為不喜歡「面對現實」,還不想找工作,或是不排斥當學生,只是目前還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工作,這樣您絕對會非常討厭讀博士學位的過程,最後也不太可能順利取得學位。

「我正在決定是否攻讀博士學位,雖然我認為這會是個有趣的經驗,但又不確定博士學位能保障未來可以找到薪水優渥的工作。請問是否能給我一些建議?」

──國立中央大學碩士生

近來,有一名博士生向我表示,他打算取得博士學位,這樣將來上班便不用穿西裝打領帶,也不必九點到公司。這個論點十分有趣,原因如下:這句話說明了博士學位可以帶來工作上的自主性。不過,更重要的是,從我個人經驗來看,這句話並不正確。自從我取得博士學位以來,我便開始打領帶上班,還得經常教早上八點的寫作課。

博士生涯是什麼樣的過程?

若要精確描述博士生涯是什麼樣的經歷,恐怕不太容易,因為每個博士生課程都不盡相同,每個人也有不同的際遇。因此,我只打算稍微描述當博士生是怎麼樣的經驗,列出幾項取得博士學位的優點,也說明「不取得」博士學位可能會有什麼樣的情形。

博士學位代表出色的學術能力與經驗:對別人來說,取得博士學位代表您經歷過撰寫論文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您必須創造並整理新知識,好讓他人從您的發現上學到新事物,每個博士畢業生必然都體驗過這樣的經驗。這表示您已取得某些技能,例如:如何找出值得解決的重要問題、解決問題的技巧、創新能力、清楚說明個人想法的技巧等。此外,博士學位也代表您經歷過創造新知識的階段。這也說明了為何不少雇主喜歡雇用博士生,即便某些工作的內容並不涉及研究。

博士學位帶來某種生活方式的機會:博士畢業生或博士後研究員擁有鑽研任何感興趣議題的機會。同時,您得以一次只研究一兩項議題,從中深入探究問題,進而帶來新發現。以博士生身分做研究,不僅擁有工作自主性,也能盡情發揮創意,展現個人抱負,這些是多數人夢寐以求的生活。相較於博士後研究員,教授享有較多好處,例如聲譽高、自主性更大、薪酬更多,不過也必須承擔更多責任、加入更多委員會、負責更多工作,進而犧牲研究時間。雖然教授往往身兼三職,甚至更多職,例如教課、研究、擔任委員、承接其他服務項目,但對這份工作多半感到十分滿意。

博士生涯是一種過程:如上所述,博士生涯是創造知識的過程,您會在當中研究他人尚未解決的議題,這也是您有史以來第一次獲得這樣的機會。答案當然不會出現在教科書上,問題本身更不可能隨處可見。您不僅是在人類知識與智慧的前線上工作,也必須將這條邊界向外拓展。創造知識的路途不但寂寥,也令人為之卻步,但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認為這條路上充滿令人振奮的未知事物。著手執行新計畫時,通常不會知道自己會有什麼樣的發現,或者是否會徒勞無功,不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您一定會學習到東西。若您認為這樣聽起來令人興奮不已,您很可能會享受取得博士學位的過程。但是,若您不習慣在「上司不會下達指令或給予明確最終目標」的情境下拓展知識的道路,這種過程很可能不適合您。

取得博士學位能夠做什麼工作?

朝學術界發展:雖然許多人認為取得博士學位的人多半會成為教授,但其實多數博士畢業生後來沒有成為教授,因為擁有這個學位同時也開啟了無窮的機會。經歷上述漫長的博士生道路後,您通常會獲得許多他人無法學會的專業技能,因此終身教職只是博士生畢業後的職涯選項之一,許多非學術界雇主看中的其實是博士畢業生所學會的技能。不過,一般而言,對於進入教育大學成為研究員或教師來說,博士畢業生仍具有較大優勢。

進入業界研究室:除了關在象牙塔以外,您還可以進入業界的研究室工作,例如:微軟研究實驗室(Microsoft Research)。進入業界研究室通常會獲得與學術界差不多的自主性,不過兩者有一些顯著的差別,其中一個主要差別就是:您不必定期教授課程。有些人認為這是個吸引人的特點,因為教課格外耗時,甚至有人覺得根本削減了研究動力。不過,我倒是喜歡教課,我相信教書這個傳遞知識的過程可以教學相長,這對於研究是在創造知識的層面來說十分重要。如果我只能待在研究室裡,恐怕會很懷念教書的時光。

另一項主要差別是,您的工作夥伴多半是同儕,通常是該領域的其他博士畢業生,而不是來自其他領域或學科的同儕或新手,例如您課堂的學生。還有一個分別是,如果進入業界研究室,便不必申請研究經費。許多人不喜歡撰寫計畫書,因此會認為這是一大好處。無論如何,務必先認清一項事實:工作自主性不會平白得來,這項優惠是別人給的。如果您不必撰寫計畫書來為自己的研究申請經費,那麼勢必有人會為您提供經費,進而有權力決定您的研究內容。我看過許多業界研究室必須配合營業部門進行研究計畫,有時還會完全併入營業部門,更慘的是遭到撤除。如果是發展較穩健的大型研究室。可能不太會碰到這種事情,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發生。

進入政府部門研究室:除了上述研究工作外,您也可以進入政府的研究室工作,這種研究室與業界研究室很相似,只不過經費來源是國家政府,而不是私人企業。有時,政府研究工作最後會列為機密,沒有機會發表,不過有時未必如此。不少人很嚮往執行機密計畫案,不過箇中細節我也不甚了解,畢竟我沒有接受過任何秘密計畫的安全調查。

創辦自己的公司:您可以自行創業。像是Google一開始也只是美國史丹佛大學下的數位圖書館研究計畫,其創辦人Sergey Brin與Larry Page最後並未取得博士學位。許多創辦公司的構想都是源自於博士生的階段,在這過程中學到的專業技能,例如:創新能力、在充滿不確定的環境下工作、向他人說明自己的構想,也可以移植到未來創辦的事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