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書世代?調查指日本過半數大學生每天讀書時間為0

厭書世代?調查指日本過半數大學生每天讀書時間為0
photo credit: The Yomiuri Shimbun via AP Image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項調查指,日本大學生「遠離書本」的問題愈來愈嚴重,過半數受訪學生表示每天讀書時間是0。

日本一項調查顯示,日本大學生「遠離書本」的問題似乎愈趨嚴重。有53%受訪大學生表示,每天的讀書時間為「0」,是自2004年展開調查以來,首次超過半數。

「第53回學生生活實態調查」於去年10-11月進行,成功訪問日本全國30所國立、公立和私立大學10,021名學生。受訪者自行判斷為了學習和興趣的閱讀,多大程度上是屬於「讀書」。另外,電子書也算是「讀書」。

調查顯示,大學生每天平均的讀書時間為23.6分鐘。有53.1%學生回答讀書時間為0,比2017年升4個百分點。文科生佔48.6%,理科為54.5%。有打工的學生,回答讀書時間為0的為54.5%。沒有打工的學生為49.4%。

同志社大學副教授濱嶋幸司在分析調查結果時指出:「在高中之前沒有養成讀書習慣是關鍵因素。」

至於在每月生活費中,無論是金額計還是支出比例,書籍都是處於1970年,即48年來最低。走讀生每月的書本開支只有1340日元(98.5港元/367台幣)。寄宿生為1510日元(111港元/413.7台幣)。

「遠離書本」不是日本年輕一代獨有的現象,多個地方、針對不同年歲的調查都顯示相同的方向。《網路讓我們變笨?》(2012年)(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Nicholas Carr)一書指,美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的讀書時間顯著減少。2015年美國一項調查指,美國孩子4年來為興趣而讀書的比率下降大約一成,主要原因是功課繁重和其他活動佔去了大部分時間。

該研究還發現,8歲似乎是一個分水嶺。有62%的6-8歲孩子表示,他們是因為很喜歡或覺得很有趣而讀書,但9-11歲組別,這比率則只有46%。

濱嶋幸司所指的關鍵因素——養成讀書習慣,先決條件是要喜歡,才能成為習慣,如果不夠喜歡(例如比起讀書,更喜歡刷手機、看短片),當自主性愈來愈大,又或者工作、社交生活愈來愈繁忙,讀書在生活中的優先次序自然會不斷滑落。

2016年尼爾森一個過調查指,美國人平均每日花在媒體,包括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電視、電台的時間是10小時,相當於非睡眠時間的65%,莫說是讀書,連工作也受到影響。

2015年一項研究指,在智能手機的「訓練」下,人類的專注力由2000年的平均12秒,降至只有8秒,比金魚的9秒還低。數秒即逝的專注力,要好好讀書談何容易。(所以得感謝你打開文章,還要看到這裡。)

相關文章: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