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說一個當代「原民現身」的故事:在暨大校園搭建一棟有建照的排灣族石板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動念蓋石板屋到它真正出現在暨大校園,實在是一條崎嶇的夢想之路,回想其中所涉及到的傳統與現代的爭議、法律與文化的衝突,我突然領悟到,這不正是原住民在當代社會所經常遭逢的經驗縮影?
文:邱韻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為什麼是排灣族石板屋?
「為什麼要在暨大校園裡搭建排灣族的石板屋,而不是蓋南投在地的原住民,比如布農族或邵族的傳統建築?」落成典禮之後,我陸陸續續接收到了不少類似的質疑和詢問。
為什麼呢?一個最現實的理由是,當時我們手上有的是資本門經費,要運用它必須透過工程案招標,因此負責施工的人,不只需要擁有蓋原住民傳統建築的技藝,手上還必須有現代的營造業廠商執照。在這樣的條件下,當時(其實現在也是)我腦袋裡所能搜尋到最理想的合作對象就是出身排灣族藝匠(pulima)家族,實際蓋過排灣族石板屋有相當傳統功力,同時有不少承接現代工程標案經驗的拉夫拉斯。
從動念蓋石板屋到它真正出現在暨大校園,實在是一條崎嶇的夢想之路,回想其中所涉及到的傳統與現代的爭議、法律與文化的衝突,我突然領悟到,這不正是原住民在當代社會所經常遭逢的經驗縮影?
事情的緣起要回到2016年的年底。我收到校方通知,說突然收到教育部「協助強化偏鄉地區大學校務發展計畫」的一筆經費,中有兩百萬指定給原住民專班[1]。如此從天而降的聖誕禮物讓我喜憂參半,因為教育部要求必須在短短幾天裡提出完整的計畫書。原專班最缺的是人力,這些經費卻無法用在人事的聘任,且有一半是資本門,要如何使用頗傷腦筋。我靈機一動,何不用這筆錢蓋一棟排灣族石板屋,如此不只能讓已設置有賽德克穀倉和泰雅竹屋的暨大原住民環境教育場域——「原住民保留地」「原住民保留地」[2] 是暨大原住民專班從2015年三月種小米開始,接著蓋穀倉、竹屋,在校園裡逐步建置起來的一個原住民環境教育場域,2016年10月經由原專班學生在臉書上票選後正式命名。 多加一族的傳統建物,石板屋落成後還能作為特色教室,既能凸顯專班的原民風味又能緩解一直以來教學空間不足的問題。
2017年3月,教育部核定了石板屋興建計畫並撥下經費,在原專班心怡助教的協助下,我們將相關提案送到學校的空間委員會,希望循之前蓋穀倉和竹屋的模式,以「教具」而非「建物」來界定石板屋,沒料到這回校長特地請來營繕組組長給意見,會議結論是同意專班蓋石板屋但必須依法申請建照。我心想,好吧,既然希望石板屋完成後可以作為特色教室而非只是展示用,那就多花點時間和金錢來申請建照,好讓程序完備。
然而,我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電話那頭,遠在屏東的拉夫拉斯告訴我,石板屋是無法取得建照的。什麼?難道所有的排灣族傳統石板屋都是不合法的?我驚訝地問。是的,因為現行法規完全只考慮到現代建築,要拿到建照必須由建築師畫設計圖、提出申請,且建物需有耐震的鋼骨結構,以木、竹、石為建材的傳統建築根本不可能符合規定。
但經費已核撥下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經過幾回和營繕組組長的緊急磋商,最後終於決定把蓋石板屋分成兩個工程標案,首先由營繕組找建築師畫設計圖,發包給一般廠商蓋鋼骨結構,並以此去申請建照;第二個標案則是將鋼骨包覆成石板屋的「裝修」工程,透過公開招標程序請拉夫拉斯來承包。
為什麼「原住民文化」常常「不合法」?
上述有關石板屋的建照問題,讓我「再次」體認到現行法律對原住民傳統文化是多麼的無知又不友善!
為何是再次呢?稍稍關心原民議題的人對於狩獵和法律之間的衝突應該都不陌生。「大家說文化不能少,領域內為何還被追著跑,封為勇士,難逃被告……到底獵人還是兇手?」Boxing樂團的排灣族主唱葛西瓦如是唱著。雖然日前最高法院針對喧騰一時的王光祿案做出令人振奮的裁決,表示狩獵是原住民千年傳統文化特徵之一,主管機關不應硬將現代法律強加原住民身上,並明白指出槍砲條例和野生動物保育法這兩個法律都不顧原住民的傳統生活習慣,且未依據憲法和原住民基本法檢討修正,故申請釋憲,然而在這之前已經有多少獵人被判有罪,以致於和原住民山林智慧最密切相關的狩獵長期以來被主流社會深深地污名化。
除了狩獵,另一個較少為人知的法律爭議是「部落托育」。2008年11月,原民會開辦「原住民地區幼托服務暨保母訓練與輔導試驗計畫」,簡單的說,就是把部落的學齡前孩子集合起來,由受過培訓的部落婦女照顧。這個鼓勵部落恢復傳統共同照顧互助機制、讓孩子留在母文化成長的計畫成效相當好,但實施不到一年,卻因托育班設施設備不符《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及衛生、消防、建築法、幼保員資格等相關規定,被內政部認定違法。好在有不願放棄的部落托育班教師及理念支持者串聯組成「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持續和政府對話、協商,終於在2013年5月透過「幼照法」第十條修正,讓部落托育班獲得合法地位。
那傳統建築呢?我想到官方的原住民文化園區和私人的九族文化村裡都有原住民各族的傳統建築,這幾年也有不少部落在原民會重點部落計畫支持之下興建了傳統建物,那麼應該是有解套的辦法吧?然而所有公開和私下的詢問最終都得到一樣的答案,那就是在現今的法律下原住民傳統建築就是無法合法,只能在地方政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假裝不知情的狀況下「非法」存在。
為什麼原住民打獵違法、集體照顧自己部落的孩子違法,蓋傳統建築也違法?因為我們的法律是以漢人為中心、以都市需求為考量而制訂的。於是出現了如此荒謬和諷刺的現象,政府的這個單位(原民會)所推動保存、復振的原住民文化實踐,卻被另一個政府單位(如內政部)認定是違法。
pCloud 新年優惠方案總整理,趁過年買 10TB 終身雲端空間備份多年檔案與照片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20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
轉眼間又要過年,除了整理多年來的影音收藏之外,是不是也該趁著過年檔期入手便宜超值的雲端空間方案?看著日前 iCloud 曾發生嚴重的資安意外,MacRumors 討論區上有用戶在用 Windows 的 iCloud 同步 iPhone 檔案後,發生檔案意外損壞的狀況,並出現陌生人的照片與影片,這告訴我們檔案備份真的要慎選,且最好能做到多重備份才能在意外發生時有挽回的餘地。
資安意外頻傳,多重備份才讓人安心
iCloud 發生的資安問題,讓人擔憂起是否自己的照片也會出現在別人的相簿中,這件事也在MacRumors 討論區上引發討論。
資料保存上比較穩妥的方式就是多重備份,利用多種管道、異地保存自己的檔案,這樣就能確保萬一檔案損壞時,還有備援資料可以使用。就算你現在使用 iCloud、Google Drive 進行單一備份,也不能保證你的檔案不會發生意外,至少選擇 2 種備份方案才是比較安全的保管方式。

經濟與安全可以兼顧,瑞士的雲端服務 pCloud
pCloud 是來自瑞士的雲端服務廠商,2013 年創立至今已有 10 年歷史,全球有 1600 萬用戶使用其服務。它的資料位於重視資訊安全的歐盟與美國,在創立帳號時可選擇資料要存放於歐盟或是美國,相比其他無法選擇的廠商多了選擇性,而且不只是存放地點,pCloud每份資料都會分散 5 份檔案儲存於多個伺服器增加安全性。檔案還會經過 256 位元 AES 加密技術保護,傳輸時使用 TLS/SSL 強化資安。如果需要更安全的保密措施,還可以選配 Crypto 加密服務。
pCloud 也有免費帳號可以使用,註冊後就有 10GB 免費空間能夠試用,不論是要體驗介面操作或是傳輸速度都沒問題。相較於其他訂閱較為單一的雲端服務,pCloud 除了月繳、季繳、年繳之外,還會不定期推出優惠的終身買斷的方案,且費用上不會有額外的設定費或隱藏性支出。若是家庭用戶,還可以選擇家庭方案讓 5 個人一起使用更經濟。





農曆新年 -85% 超優惠終身買斷方案,錯過可能就沒了
雖然現在官網活動還沒開跑,但 pCloud 確定會在農曆新年推出超優惠方案,活動期間為 2023 年 1 月 18 日至 2023 年 1 月 24 日,活動只有短短 5 天要好好把握。這檔農曆新年促銷活動是針對個人終身制方案,500GB、2TB、10TB 個人終身方案都會有優惠價格,500GB 個人終身價折扣後為 139 美元、2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279 美元、10TB 個人終身方案折扣價為 890 美元,折扣幅度高達 85%。
pCloud 農曆新年優惠方案:
500G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570 美元,優惠價 139 美元。
2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1140 美元,優惠價 279 美元。
10TB 個人終身方案:原價 6000 美元,優惠價 890 美元。

趁著過年好好整理檔案,選個安全可靠的雲端空間更安心
過年長達 10 天的連假,是個好機會趁著這時候好好整理多年的照片與影片,除了原本的資料保存方式之外,也是應該好好考慮選個可靠的雲端空間來做多重備份。pCloud 這次個人終身方案的檔期剛好可以讓你 2023 年 1 月 18 日購入,整個新年期間都能慢慢整理你的照片、影片與檔案。這次方案價格十分優惠,終身買斷不會產生每個月的費用,用越久省越多,如果你需要備份的檔案大且多,可以考慮看看經濟又可靠的 pCloud。pCloud 終身制優惠方案並不是每次都有,因此有需要的朋友就盡快購入,越早使用省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