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顆零碳排、全紙打造的「環保天燈2.0」,你願意花多少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台灣的文化觀光要轉型,不能只想著cost down,而是要增加附加價值,並將環境成本一併計算進去,有了好的價格,才可能提撥環境維護的經費,並提供更優質的文化服務體驗。」
天燈是台灣揚名國際的文化意象,但飄降的天燈不僅危害環境,更可能造成附近住戶財物損失。為此,由交大校友邵璦婷等人創辦的「文化銀行」團隊,昨日推出由「回收紙漿」製造的「全紙天燈」,整顆天燈包括支架,都能在天空中燒光,不會留下垃圾。未來,更將搭配選地種樹、購買碳額度,抵銷天燈從「製造」到「施放」的所有碳排放。
天燈是台灣著名的文化意象,尤其新北市平溪元宵節前後的「天燈節」,每年都吸引上萬遊客造訪。2008年起,包括Discovery、CNN新聞網、世界地理雜誌,以及全世界最大旅遊書出版社Fodor' s,都曾先後將平溪天燈節評選為全球前幾名必遊節慶景點。
然而,天燈的燃料燒完後,會掉落附近近面,餘火可能燒毀附近住家的屋頂、菜園,甚至落在山林造成山林大火。台灣動物新聞網也報導,就算降落下來的天燈沒有餘火,天燈未完全燃燒所形成的廢棄物會殘留重金屬,可能對動物的棲地、水源造成汙染。而大量的施放天燈,也可能對夜行性動物造成干擾,讓貓頭鷹、飛鼠等對光敏感的動物放棄築巢。
針對天燈的危害,新北市政府和製作天燈的店家都祭出不少環保政策,包括「天燈回收」(政府、天燈業者向地方居民購買燒過的天燈,鼓勵居民撿拾天燈垃圾)、「天燈身分證」(在天燈支架上黏貼出售店家的資訊,若天燈燒毀附近居民財物,可以循天燈身分證找到店家賠償)、「減少燃料」(建議一個天燈的燃料金紙不超過10張)等,想要平衡觀光發展帶來的危害,但實際成效仍然很有限。
交大人社系校友邵璦婷等人於2016年創辦的「文化銀行」估計,每年有30~40萬顆的天燈被放到天上,以每顆天燈150g計算,每年就至少有45噸以上的天燈垃圾被放入山林。政府和天燈業者透過每個6~7元的回收獎金,鼓勵地方居民去山林撿回燒過的天燈,每年花費上百萬,但最高回收紀錄只有九成,換句話說至少還有高達「4.5噸」的天燈垃圾留在回收業者到不了的深山裡。
2016年,文化銀行團隊有感於天燈引發的危害,又不忍台灣美麗的文化意象在環保團體的反對下就此消逝,2016年底,文化銀行著手設計、製作環保天燈。2017年2月,文化銀行研發出的第一代環保天燈,在天燈本體加入助燃劑和引線,加速紙材燃燒分解,並將鐵絲支架改成比較容易分解的竹材和糨糊來製作。
時隔一年,文化銀行研發出更環保的第二代「環保天燈」。文化銀行團隊昨(1)日舉行記者會,說明第二代環保天燈的設計,同時也於flyingV群眾募資平台啟動「天燈進化論」募資,希望在兩個月內募得新台幣150萬元,讓環保天燈可以量產。
邵璦婷指出,推出第一代環保天燈後,收到很多網友回饋,有人擔心竹材掉落,仍然會成為山林間的垃圾,因此團隊決定開發第二代環保天燈,將支架改用回收紙漿製成,並重新設計天燈的燃燒方式,讓支架成為燃料,升到一定高度時,全紙天燈可完全燃燒,不會產生垃圾。


共同參與環保天燈試飛的寶島淨鄉團創辦人林藝表示,研發團隊曾花了五六個小時黏出一顆手工的環保天燈實地試飛,但因為全手工的關係,每一個結構沒有辦法黏的非常完美,加上因為黏膠在遇熱之後就融化了,所以在空中燃燒的過程有掉落了些小紙屑。不過寶島淨鄉團表示,開模之後,一體成型的天燈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雖然改良過的「全紙天燈」不會產生掉落地面的垃圾,但文化銀行表示,放天燈還是會產生二氧化碳,每燒一顆天燈大約會產生1.28kg的碳排放量,團隊希望努力降低生態負擔,短期計畫是委託專家估算施放天燈的碳足跡,再選地種樹,並由每顆天燈撥出一定費用投入種樹基金,平衡碳排放量。
中期,文化銀行也將邀請專業顧問與查驗機構,針對環保天燈進行符合國際指引PAS 2060的碳中和管理計畫查證。最後,撥出一定比例的銷售金額來購買碳額度,進行碳中和,抵銷天燈從「原料開採」至「施放結束」整個生命週期中,所有可能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同時,文化銀行也強調,他們不鼓勵無限制的施放,並會邀請教學者專家一起探討平溪環境影響的議題。在未來長期規劃上,希望能推估出環境能夠負荷的施放上限。
邵璦婷表示,除了募資讓環保天燈量產外,團隊也希望和在地商家合作,讓一般民眾能在平溪當地買到環保天燈,也希望能和政府部會合作,推動天燈節採用環保天燈。
一般傳統天燈售價約在100-150元間(2~4人施放),但邵璦婷表示,由於環保天燈的材料來自較貴回收紙漿,一顆天燈的製作成本就會花上100~200元,加上未來還會配合選地種樹、PAS 2060的碳中和檢驗,將每棵天燈的「環境成本」也一併估算進去後,邵璦婷預估未來一個「環保天燈」的售價大約300-400元。
文化銀行表示,台灣的文化觀光要轉型,不能只想著cost down,而是要增加附加價值,並將環境成本一併計算進去,有了好的價格,才可能提撥環境維護的經費,並提供更優質的文化服務體驗。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羊正鈺
裝修費用預算怎麼抓?設計費、工程費、監工費用該如何計算?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對有裝修需求的民眾而言,裝修費用/裝修預算拿捏是民眾在裝修過程中極為重視的一環,面對預算表上林林總總羅列的裝修設計費、工程費、監工管理費,到底要怎麼分辨呢?
其實,依據房子的新舊,新成屋裝修和老屋翻新的裝潢費用就會有所差距。新屋的整體室內設計與裝潢工程的費用大約落在4~6萬元;毛胚屋為6~8萬元;中古屋約莫是8~12萬,而且依據風格、選材的不同,也會大大影響整體價格。像是古典風、奢華風預算就較高,且若使用到原木、大理石等高價材料數字就會繼續向上增加,此外,如果你更動了格局與管線,費用又會再往上加……,以下《幸福空間》就為大家彙整關於裝修預算的大小事 !➤➤➤想了解裝修要花多少錢? 裝修計算機線上報價
裝修費用有哪些?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裝修費用包含「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其中設計費取決於設計師個人的經歷、名氣、公司規模或是難易度,而有不同的計價方式;工程費則會因為選用的建材或是施工方法不同產生很大的價差,至於監工費部分通常為總工程款的5%~10%。

【丈量費】
現場勘查、工地丈量、現場測繪、了解需求、平面繪製。
每次 3,000~5,000 元不等,有時丈量費也可以合併於設計費中。
【設計費】
大致上常見的設計費計算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坪數」計價,依照實際規劃的坪數收取設計費用,視設計公司不同,平均每坪收費3000元~10000元不等;另一種情況是,工程也由設計公司承包,設計費則會以總工程款來計算,就目前市場行情來說,大約落在5%~20%不等,因此在洽詢時雙方必須溝通清楚。若希望設計公司提供3D平面圖則需額外付費,依目前市場行情,一張約5000元~8000元不等。
此外,有些設計公司會以不收設計費或監工費的行銷方式吸引屋主,要特別注意,這些費用可能無形之中已經分散到工程款項當中,因此報價單上的工程項目與收費方式要確認清楚,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工程費】
工程費包含建材與施工項目的所有費用,以實際選用的建材、數量及工法做報價,但其中的複雜度與專業程度之高,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全理解的範疇,建議要了解市場行情、多方比價,合約書內的報價單也必須確認清楚各種款項與細節,避免日後惡意追加款項的情形發生。

【監工費】
若是委託設計師代為監工,就會有監工費的產生,目前市面上較常見的收費方式,依照設計公司不同,大約會以總工程款5%~10%計算;第二種方式是,設計合約與工程合約統一交由設計公司統包,監工費則包含在工程費中。

裝修費用多少才合理?
許多人對裝修費用評估或裝修費用拿捏沒什麼概念。針對這部分跟大家分享3個思考要點:
Point01. 搞懂屋況 以利精算裝修費用
裝修達人張德良指出,民眾常有「我不會抓預算耶!總預算會不會跟需求差距太遠?有行情價可以參考嗎?」考量新成屋、毛胚屋或中古屋的裝修重點大不同,裝修預算拿捏與編列重點也會有所差異,建議買房時就應注意房子格局狀況,挑選適當的房子,有助未來裝修時能減少不必要的預算花費,並將裝修重點放在提升生活機能性與風格營造。另外,若是購買的是預售屋,則可以善用客變的優勢,省下日後調整格局、重拉管線的費用,讓資金運用更有彈性。

新成屋

毛胚屋

中古屋


Point02. 釐清3大裝修重點,分配裝修預算比重,排出優先順序
有了工程總預算之後,一般來說該如何分配呢?張德良指出,將裝修重點分成三大類:「基礎工程」、「裝修工程」、「裝飾工程」,視屋況條件與個人需求不同分配比重。
以老屋翻新為例,考量居家安全與延長使用年限,基礎工程的整頓絕對是首要重點,因此建議先將預算放在基礎工程,其次才是機能、生活滿足的設計,最後才會是風格及其他裝飾工程與擺設部分。當裝修預算有限時,建議全面性考量實際裝修需求,列出裝修項目的優先順序,建立明確裝修方向,並適時做出取捨,才能以最精準的預算分配打造最具效益的房子。

新成屋:基礎工程花費最少,因此可將更多費用著重裝修工程,滿足生活機能上。
毛胚屋:介於新成屋與全屋改造之間,考量格局與管線需要重新規劃安排,所以基礎工程上相較新成屋就會略微提高。
中古屋:裝修費用相較其他屋型而言,花費佔比高得多,主要在於管線修改、格局打掉重做,以及可能伴隨老屋漏水等問題,窗戶更新為隔音氣密窗等需求。
有了以上的認知之後,民眾就可以釐清裝修預算花到哪去了,並掌握還有多少預算可以用來強化風格設計與裝飾工程的應用。上述的總工程預算,是實際用在裝修、裝修材料上的基本費用。張德良提醒,還有所謂獨立的五大項目,包含家具、燈具、窗簾、衛浴與廚具都在其中。另外,像是設計費、工程費及監工費也都是另計!

Point03. 首購族vs .換屋族,裝修思考面向不同
如果你是首購族,請一定要相信,未來換屋的機會很高,「保值性」與「轉手性」的考量較高一點。建議買新一點的房子,來降低裝修的費用。例如買了500萬的房子,花了80萬裝修,5年後再轉手時,買方只會參考你5年前買房的價格500萬,而不會把裝修的80萬算入,那麼這80萬就不是資產,而是沉沒成本。
倘若你是換屋族,會比首購族較清楚,哪裡住起來較不方便、舒適,對空間大小也比較有概念,那麼投入較多的裝修預算,是可行的,畢竟換屋就是要改善居住品質。
掌握以上觀念,就能幫助你釐清裝修預算的比例分配,至於實際要花費多少,就看你的口袋有多深囉。

裝修費用如何付?
動輒上百萬的裝修費用,一般會分多個階段付款。而各家設計公司的付款方式不大相同,須以合作的設計公司為準,建議在簽約時就訂出各階段的驗收項目,並於確認進度與項目後再匯入工程款。目前,最常見的付款模式俗稱「3-3-3-1」,也就是分四個階段付:
第一期
簽約時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二期
開工後,拆除工程、基礎工程完工後,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三期
油漆工程進場前支付工程總價的30%款項。
第四期
驗收合格後收最後10%款。


本文章內容由「幸福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