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打破女性裙裝規範,率先穿起套裝的瀟灑女子們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看著剛柔並濟的女性褲裝剪裁於本季大放異彩,時尚作家Divya Bala回溯此風格的女性主義根源,以及歷史上率先展演褲裝瀟灑的著名女性。
文字:Ariel Lin、Divya Bala
1968年,美國社交名媛Nan Kempner在名流匯聚的知名紐約餐廳La Côte Basque門口被攔下,為的是她身上的褲裝——無論那是不是Yves Saint Laurent的第一代女性燕尾服設計Le Smoking,它就是不符合高級餐廳既定的女性裙裝規範。
沒有製造多餘紛爭,Nan Kempner輕巧地褪下那造成爭議的長褲,僅僅穿著身上的西裝外套當作長及大腿的迷你裙,閒適地漫步進門。以一個輕盈的手勢,她將服裝賦予的力量,初萌芽的女性主義、以及自身的無畏精神,一併以柔和的方式呈現。

然而,在Kempner突破性宣示的50年後,穿著展現權威與專業服裝(Power Suit)的女性,仍屬於公眾視野裡極端的一群。
不多言,看看Hilary Clinton競選美國總統時身上的標誌性褲裝、德國總理Angela Merkel的「總理式穿搭」、美國前國務卿Condoleeza Rice的套裝丰采,或是近年受到媒體熱議的倫敦V&A博物館事件——雖然主席否認,但傳聞館方拒絕將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的套裝納入館藏,因為它們不符博物館「時髦服飾」(Fashionable Dress)的收藏標準。

歷史上的女性褲裝
然而在性別爭議之外,套裝自19世紀晚期開始,受到走上街頭爭取參政權的女性所喜愛。這些被統稱為Suffragettes的婦女參政運動者,藉由對男性西裝的重新演繹,將自身從狹窄的緊身鉛筆裙中解放。
接續這樣的風潮,Gabrielle Chanel將西裝概念昇華,展現於1925年推出的斜紋軟呢系列首作、設計師Marcel Rochas則於1932年首度將長褲配上女性的西裝外套,將肩線加寬,並強化身形輪廓,當時的著名女演員Greta Garbo及Marlene Dietrich深深為此著迷。

1940年代,美籍墨西哥裔女性穿上大尺碼寬肩西裝(Zoot Suits),作為對主流女性時尚的反動、1975年,攝影大師Helmut Newton藉著黑白影像,將YSL的Le Smoking黑色燕尾服褲裝幻化為永垂不朽的經典,其影響力甚至延續至1980年代時,職場女性身上的加大墊肩元素,藉由服裝取得在辦公室內與男性並駕齊驅的氣勢。
如今,服裝設計師們更是善用西裝蘊含的多元變化性,妝點當代女性的衣櫥收藏。設計師Kym Ellery這樣表示:「各個場合都能有適合穿上身的西裝。比起裙裝,我更能在穿著長褲套裝時展現自我。」

致力以「自然的建築結構感」輪廓轉化女性服飾剪裁,除了既有的西裝變化創作,如加上亮片的長褲、皺褶飾邊的西裝外套以及裝飾襯衫外,她亦持續進行不同嘗試,包括採用晚禮服專用的布料、剪裁比例及顏色。
「過去,西裝是我們在朝九晚五的上班日裡隱藏真實自我的工具。而現在,我認為西裝已為能夠與穿著者的性格結合為一,縮小工作服裝與個人風格特質間的差距。」

延續至今的率性精神
或許是與當今女性在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致力爭取尊重的現象呼應,橫跨四大時裝周地點的設計師們皆以宛若盔甲般的輪廓,塑造本季的深具力量的女性褲裝。
如果19世紀末的爭取投票權的英國女性們希望為衣櫥添上新裝,他們的選擇可能是Victoria Beckham結合權威感的俐落肩線、與富有柔和線條感的外套與長褲,或是Céline充滿線條感的寬肩風衣創作,展現大膽率性的酷感時髦。


而墨西哥裔的堅毅女性們則絕對能試試Max Mara及Dries Van Noten寬鬆剪裁的金融業女性套裝,搭上同款的設計風衣,展現時髦獨具的堅毅幹練。

風格直率的Mariene Dietrich可能會選擇Alexander McQueen上方束腰、下方開展出寬鬆線條的暗色長褲,完美平衡男性的陽剛與女性的柔美特質:Stella McCartney帶著馬甲腰部設計與的多扣夾克外套及俐落長褲,亦是能展現相似特質的選擇。

Nan Kempner可能會繼續忠於心愛的Saint Laurent,穿上由Anthony Vaccarello設計,優雅性感的窄版套裝,特別是搭上漆皮海盜靴(Pirate Boots)以及展露鎖骨及胸型的領口線條元素。

展現女性特質的剪裁品味
設計師新秀Dion Lee去年與澳洲織品公司Woolmark合作的褲裝設計系列,在其2018渡假系列中的寬鬆輪廓,是打造能夠捲起袖子、不費力休閒造型的完美選擇。
「這系列是將男性服裝設計套入女性身形,反覆調整並斟酌比例後的成品。藉由這樣的過程,成就這些略微誇大,卻不會令人感到難以駕馭的剪裁輪廓。」Dion Lee表示。
在創作的過程中,我每天都與30位女性進行密切的試衣合作,系列的每一件作品都有她們的一些元素存在。「她會從一個系列中選出哪幾件服裝?」,以及「在她穿著的過程中,是否會感到舒適、充滿自信?」一直是我相當關注的兩件事。
至於那些在雪梨歌劇院中展演、橡膠人字拖鞋搭上褲裝的時裝週創作呢?「人字拖鞋展現的是休閒氛圍與正經的褲裝輪廓作出反差的搭配,是件相當有趣的事。」想必Kempner會相當驕傲的。
本文由Harper's BAZAAR Taiwan報導,未經授權同意不得轉載。更多時尚藝術資訊,盡在《Harper's BAZAAR》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
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全靠製作的用心!晨光土司「糯米湯種工法」打造細緻柔軟的超質感土司,讓早餐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每天早餐吃的土司看似簡單,卻是最能展現技術的烘焙品之一。以充滿質感的口感與香氣而深受好評的晨光土司,就是土司界中講究製作技術的代表作。
晨光土司使用特有「糯米湯種工法」,質地柔軟細緻、口感濕潤香甜,讓人每天都朝氣滿滿。究竟糯米湯種工法有什麼神奇之處呢?現在就來一探究竟。

晨光土司簡單的美味,來自講究用心的工法
晨光土司特有的「糯米湯種工法」,特別之處在製作湯種時額外添加糯米粉,當95°C高溫熱水沖入麵粉與糯米粉時,糯米粉裡的澱粉會瞬間糊化,將水分緊緊抓在澱粉分子裡,讓土司體富含水分,口感柔軟濕潤。
湯種與麵糰混合均勻後,再以0~7℃低溫熟成12小時,這段時間澱粉酶會把澱粉分解成麥芽糖,讓晨光土司吃起來香甜。

晨光土司不只講究在糯米湯種工法,更特別使用三段壓延工法處理麵團,讓土司質地更細緻綿密。烘烤則引進熱穿透能力絕佳的日本石板烤爐,烤出皮薄均勻的細緻質地;烤完接續進行分段式冷卻,讓土司維持絕佳的濕潤與柔軟度。

每一步用心的製作步驟,讓晨光土司擁有簡單卻不簡單的美味,也讓吃到晨光土司的人,能夠一早就朝氣滿滿。
多樣的晨光土司,讓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早晨食光
經典款的「晨光嚴選土司」,擁有簡單的美味,直接單吃土司,每一口都能品嚐到細緻濕潤的質地,加上小麥甘甜香味,不知不覺就能吃完一整片。想要以豐盛感為一天充滿朝氣?那就用晨光嚴選土司製作三明治,只要簡單加上幾片美生菜、起司,就能享受到食材的真滋味與土司融合的層次感。

晨光土司的三款調味土司,則讓每天的早晨精彩有變化。「晨光葡萄土司」加入粒粒飽滿多汁的日曬葡萄乾,為細緻柔軟的土司帶入水果香甜的口感層次,是吃過肯定會驚艷的美味。

有濃郁奶油香味的「晨光奶油土司」,使用特選奶油調和關鍵煉乳配方,還沒咬下就能聞到令人心動的奶油香,咀嚼時奶油香氣讓細緻香柔的土司體達到美味平衡,也非常適合搭配咖啡一起享用。

添加精選蜜漬香脆核桃、酸甜莓果的「晨光莓果核桃土司」,不只有堅果酥脆與莓果酸香,額外添加精心調配草莓泥於土司體中,讓核桃與莓果的風味更加融合每天早上來一片,開啟焙感朝氣的一天。

特有糯米湯種工法、多種講究製作技術,讓每一口晨光土司都是恰到好處的濕潤柔軟,令人回味再三。現在,就讓晨光土司成為每天必備的朝氣來源,創造充滿質感而有朝氣的美好生活。
▲廣編內容圖示僅供參考 產品以實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