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兒亞洲】直擊酷兒台灣:《回到初識的原點》、《屬於自己的舞台》

【酷兒亞洲】直擊酷兒台灣:《回到初識的原點》、《屬於自己的舞台》
酷兒灣二部曲《英籍變裝皇后》,Photo Credit:GagaOOLala同志電影線上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2010年間的婚姻平權運動,無疑是台灣近代巨大的文化衝擊。解嚴之後的台灣同志,從暗黑的街角,一步步跨至公共領域⋯這片騷動看似水火不容,意見相左已經變成是敵方,而化解歧見畢竟是唯一的解套。我們看到了「婚姻平權小蜜蜂」像苦行增般走上街頭,冒著被謾罵的風險,努力地化解彼此差異。而回顧世界同運歷史,走在最前端的,永遠是最挑戰/挑釁意味的那群人⋯

2017年5月,台灣法院宣布現行《民法》未保障同性婚姻自由平等,已屬「違憲」,台灣同性婚姻眼見只剩下「最後一哩路」。台灣的同志/酷兒歷史從白先勇筆下的「新公園」(即228公園)一路走到今天每年10月底的同志大遊行;短短的幾十年間,那些流過的眼淚,吼出的吶喊,走過的軌跡,以及所有的歷史記憶,形塑出了一個獨一無二的「酷兒台灣」。

2010年間的婚姻平權運動,無疑是台灣近代巨大的文化衝擊。解嚴之後的台灣同志,從暗黑的街角,一步步跨至公共領域。然而當同志從紅樓酒吧,凱道遊行,進一步企圖越入法律體制時,卻在台灣社會新舊世代,先進與保守,以及文化宗教之間,造成了重大的騷動甚至裂痕。紀錄片集《酷兒台灣》以這場文化巨變為起始,兩位主持人:夫夫之道里歐,以及《超級星光大道》的戴安娜,帶著年輕,新鮮,新世代的觀點,為2010世代的台灣同志留下紀錄。《回到初識的原點》的一開始,就是婚姻平權運動中「反方」的「叫囂」;從這場運動中正反兩方的聲音,尋找一個溝通。

首部曲-反對同婚牧師_趙培芬
Photo Credit:GagaOOLala同志電影線上看
《回到初識的原點》中反對同婚牧師 趙培芬

這片騷動看似水火不容,意見相左已經變成是敵方,而化解歧見畢竟是唯一的解套。我們看到了「婚姻平權小蜜蜂」像苦行增般走上街頭,冒著被謾罵的風險,努力地化解彼此差異;看到陳思豪牧師從一個反同的基督徒,漸漸地在基督教的教義下,了解,接受,並且支持同志;我們也看到上一輩的爺爺奶奶,談笑風生地說同性戀沒有關係啊!此外,我們也看到了反同基督徒的心聲以及他們的焦慮。

回到初識的原點吧!當你卸除了身上的性別,性取向,宗教文化等標籤;回到最初,大家也不過就是一個普通人!

沒什麼不一樣,更沒什麼敵我差異。這概念看似簡單,卻是婚姻平權運動上,一條艱鉅卻必須的路。回顧世界同運歷史,走在最前端的,永遠是最挑戰/挑釁意味的那群人,例如紐約石牆事件,愛爾蘭出格皇后,她們是最妖最酷,最顛覆的⋯⋯扮裝皇后,而在台灣,這一塊也沒有缺席過。

台灣的扮裝文化曾經在1990年代有過一個高峰,當時伴隨著茂盛的同運,夜店,舞曲文化,扮裝妖姬也大肆撒野;然而「正典」男同志形象蔚為主流之後;扮裝妖姬漸漸被邊緣化,扮裝妖姬的「不男不女」,也經常受到保守大眾的批評。

主流同志甚至排斥扮裝者,認為他/她們為同志染上了污名。然而,從身體進行解放,才是真正的勇敢與勇氣。《屬於自己的舞台》則帶領我們進入這群勇敢鬥士的世界。他們的勇於在公共空間,展現他們喜歡的身體樣貌,有時是覺得自在,覺得好玩。

有些扮裝者甚至是異男,然而當他們進行性別越界的時候,他們覺得驕傲自在,覺得被肯定,而且美得要死。

片中的扮裝妖姬們,或許我們曾在某個夜店,或大遊行的時候見到過,他們都在我們週遭的各個角落,扮演不同的身份,可能是工程師,可能是你的牙醫,或者幫你做飯糰的;而當她們濃妝豔抹的時候,才真正站上了屬於自己的舞台,真正地在做自己,做得很快樂。對於同志,快樂地做自己,永遠是終極目標。我們的社會在接受同志之前,必須先接受扮裝妖姬;而同志如果無法認同妖姬,是永遠不可能接受自己的。

責任編輯:游千慧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