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Jane Walker談對女性主義的常見誤讀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本文希望藉兩件近期事件作引子,為對女性主義感興趣又或敵視女性主義的朋友,講解一下女性主義是與不是什麼。
其實早在年初得知,擁有Johnnie Walker品牌的Diageo集團會以Jane Walker之名推出新的Black Label特別版,Mr. J已經想借此機會來談談一般人對女性主義的誤解。根據官網,Diageo為讚揚女性的成就和支持繼續推動性別平權,於本月在美國推出命名為Jane Walker的品牌特別版(Logo也由原來的大步前進男變成大步前進女),以配合該月的「全國婦女歷史月」(National Women’s History Month)和「國際婦女日」(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推出這款特別版威士忌的同時,Diageo為之發起了一場捐款運動,表示每售一瓶Jane Walker便會捐出美元$1給支持女權運動的組織(如Monumental Women),上限為美元$250,000。然而,推出這個品牌,特別是副總裁Stephanie Jacoby上月底接受了《Bloomberg》訪問之後,在媒體引起了一些女權朋友間的爭論。[1]
對於Diageo此舉,女權朋友間普遍有頗兩極的立場,一派認為這有助性別平權和讓人多留意女性在威士忌產業的貢獻(例如在Johnnie Walker品牌中的12位調酒師就有近半是女性、Diageo集團的首席調酒師Maureen Robinson也是女性);另一派則認為推出這品牌不過是以性別主題作市場推廣,為吸納更多「性別金」(有興趣的讀者可搜尋關於「pink capitalism」或「LGBT marketing」等的討論),這派也認為只改了瓶身的Logo是很「懶」的做法,無助推動平權。加上Stephanie Jacoby在訪問時說了一句︰「Scotch as a category is seen as particularly intimidating by women… It’s a really exciting opportunity to invite women into the brand.」更加令人覺得Diageo此舉其實是對平權運動的反動力(廣東話更傳神的講法是︰倒米)。

自去年底卷席全球的#MeToo運動開始後,部份人對女性主義運動的抨擊有了擴充的現象。有論者認為女性主義於#MeToo運動上橫蠻霸道,甚至鼓吹了現代的「獵巫」行為,違反了當代法律所重視的無罪假定原則;更加重要的是部份#MeToo參與者無視了女性自主的性權,將女性應有的性主體繼續定性為只有「受與不受」的弱小被動者。
後一項批評可見於法國影星Catherine Deneuve有份署名的公開信,聯署者認為#MeToo運動導致了一場公開指控,把本來不算罪犯的人歸類為性犯罪者,並且沒有給予他們自辯的機會,公開中指︰「Rape is a crime, but trying to seduce someone, even persistently or cack-handedly, is not – nor is men being gentlemanly a macho attack」。[2]她們認為#MeToo運動對幫助女性沒有用,更易於被性自主的敵人如極端宗教份子和最差勁的保守份子利用。
本文無意深進討論推出Jane Walker的對與錯,也非意圖反思整個#MeToo運動為社會帶來好或壞的衝擊,而是希望藉這兩個近期事件作引子,為對女性主義感興趣又或敵視女性主義的朋友,講解一下女性主義是與不是什麼(畢竟性別學是Mr. J曾於大學任教的課目之一)。
(一)女性主義不是敵視或憎惡男人
首先,很多反對女性主義的意見領袖經常將女性主義者描述成厭惡男性的一群,香港的表表者自然是「陶十九」之流;然而,我們要了解很多時這些意見領袖塑造出來的批判對象與其該對象之本體特質可能相距甚遠。從源流上,女性主義批判的主要對象為父權主義、性別歧視、兩性主義(又稱性別主義或兩性二元論)、集權資本主義等;女性主義是對不公義的社會結構和文化建構作出對抗,以求衝破性別定型下刻板形象等造成的剝削和壓迫框框。當然,有部份自號為女性主義者的人懶於理論疏理,只慣性地將現象粗淺地套進不平等理論101之中,然後冠上性別之名,這也是使常人誤解女性主義的原因之一。
誠然,Mr. J從來不相信有任何理論與群體是不能被挑戰的,但是也因為自己是在父權社會中成長與生活的男性,在批評部份女性主義者的論述時也總會提醒自己必須戰戰兢兢,深怕自己思考不夠全面,忽略了女性或其他性別小眾在當下社經結構中獨有的生活經驗而對之添加不必要的妄言傷害。
簡單而言,真正的女性主義並不會敵視或憎惡男人,而是對由性別出發的社會性不公義作出抗爭。所以,不是針對性別歧視行為,而是因男性為男性而攻擊的行徑絕不是真正女性主義者的所為。提升女人的價值和地位,不等於要貶低男人。
(二)女性主義不是追求女性特權
第二個常見對女性主義的「稻草人攻擊」是嘲諷其支持者為追求「特權」的一群。有些嘲諷女性主義的意見領袖會說女性主義者「只關心女人的權利」、「追求女人『大晒』」、「要女人『食住』男人」,他們擔憂的這類「調轉的差別待遇」,可稱作「性別逆向歧視」;然而,這些擔憂基本上都是毫無根據且不必要的。
女性主義者追求性別平等,追求「女權」,當中這個「權」的意思是「權利」(rights)而並非「權力」(power)。所謂「權利」,就是不管個人的出身性別、種族、階級等,都一概平等而應有的entitlement;它是自然道德法的,而政治社群應以其律法將之保障起來(例如聯合國所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和引伸出來的兩個國際公約就是以保障人基礎權力有重要文獻,雖然,近代人權學者普遍都認為它們還有很多可進步改善的空間)。女性主義者追求的是平等的人權、公民權、經濟權、文化權等,追求的是展現自身潛能的平等選擇權和實踐權,絕對無意提倡女性需要有「大過」男性的權利。

女性主義著重平等權利與打破舊守父權主義下的性別定型,其實對男性也有益處。一些父權印象下的刻板形象例如「男人唔可以窮」(其潛台詞其實是「男性的收入必須比女性的伴侶多」)、「男兒有淚不輕流」(其潛台詞是「男人必須剛強、哭就是柔弱的表現」)、對「家庭主夫(house husband)」的歧視(本質就是性別定型下構成的家庭崗位定型)等;打破這些性別定型,有助將男性從守舊壓迫的盲從思想中解放出來,讓男性也能更自由舒適地生活。
有一點要說明,女性主義者沒意圖全盤否定不同性別之中的獨有氣質(當然,大部份性別研究都指出「性別」其實是「社教化的」(socialized)而不是「天生的」),而是相信不同身體性徵的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性別特質,或許美國作家與評論家Susan Sontag的話更能準確地描述這點,她說︰「在剛強男人中最美麗的是其女性陰柔的一面;在陰柔女人中最美麗的是其男性般的剛強。」[3]
(三)女性主義不是說女性都是需要保護的弱者
這點是對社會學所謂的「善意的性別歧視」(benevolent sexism)之回應,提出這見解的為社會心理學家Peter Glick和Susan Fiske,他們於1997年提出了「敵意的性別歧視」(hostile sexism)與「善意的性別歧視」之區分︰前者是我們普遍常遇到的「老生常談」,如男性天生比女性聰明、女人唔識揸車、女生都是方向盲等,通常伴隨著對女性的敵意和負面的偏見;後者來得較「和善」以致不易察覺,表現出來的是「讚美」、「關懷」和「保護」,如認為女性作為家中處理日常事的母親是偉大的天職(潛台詞是所以女性應該作家庭主婦,貫徹男主外女主外的天職責任)、作護士的女性是白衣天使(潛台詞是相對拳擊手或職業司機,護士是更適合女性的工作之類)、又或者女性不應穿得「太性感」為的都是保護她們(潛台詞其實是想說若果穿得性感而被性侵是該女生咎由自取,blame the victim是也)等等。[4]
根據Glick和Fiske的分析,當這種權力不平衡的結構(即父權體系)維持夠久,而當中支配者(dominants)與從屬者(subordinates)又有恆常的互動,兩個群體之間的關係就絕少是純敵意的了,「善意的性別歧視」也因此而生(試想像所謂「白人的負擔,white man’s burden」就可以理解)。在此視角下,Mr. J也恆常檢討自己在父權文化下有否漂染了無理的偏見。

女性主義不是說女性都是需要受特別保護的一群,她們更不是只在追求不被強姦的權利;女性主義所追求的是社會正義與公平機會。女性主義追求的性別平等,並非指要求每個生活範疇都要完全同等的意思,也不是無視所有男女身心差異;而是指個人不應因為其性別而影響其實踐個人潛能、參與社會事務、取得公共資源等的機會。
女性主義追求的是平等,而不是受父權思想深刻影響下無意間的處處相讓;她(他)們有權利追求自己想過的生活方式、工作、喜歡穿的衣服,而不需男性告訴她們「應該」穿怎樣的衣服來保護自己,相反,男人們應該教導好自己如何約束自己的跨下之物。同樣,女性與男性一樣都有享受性的權利和選擇與誰性交或不性交的自主性,而不是說每每發生性行為都是「女性蝕底」云云。台灣著名的性別學者卡波維老師就曾將這種意圖去性化的所謂女性友善立場批判為會使女性主義弱智化的行徑。
(四)女性主義是審視權力結構的濾鏡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不只是女性可以做女性主義者,而女性主義又不只是重視女性的權利,而是追求不同性別的平等,哪為何還要稱作「女性主義」這「容易令人誤解」的名字呢?
女性主義的歷史源起,是來自女性因其社會處境所作出的反省和抗爭,作為社會運動,其歷史源流絕對有重要性(好像「單一麥芽威士忌」有朋友亦認為其「單一」很有誤導性,應該改名作「單廠麥芽威士忌」,但我們還是會尊重歷史源流而繼續稱之為Single malt)。加上,在今日的社會中,女性所受的對待和權利在世上很多地方的實踐上還是遠遠落後於男性,女性主義中「女性」二字能對我們身處在父權文化下的人們作時刻的提醒。
女性主義源起是因上述所說的父權主義、性別歧視、兩性二元論、集權資本主義等,然而正正因為對平等和公義的追求,女性主義者絕不止於關懷與性別有關的事,關注女權的人也會關心其他少眾(少眾不一定單指人數少,更重要的是指可享的權利少),例如貧窮、階級、種族、宗教、移居者等。真正的女性主義,教曉我們認清世界上不平等的狀況,讓我們看到權力的不平衡,是我們審視社會性權力結構的濾鏡,也是我們解放既有權力框架的推力。
女性主義讓我們明白尊重女性與其他性別小眾自主的權利需要整個社會的文化革新,也讓我們於父權結構底下的「既得利益者」反省自身言行對他人可能造成的困擾和壓迫。希望以上短短的段落能幫助大家理解好女性主義的基礎,畢竟我們活在一個所謂「後真相年代」,積極地散佈錯誤資訊,以無知為有知的大有人在;對不平事漠視故然已經可怕,但抽爭平權者後腳的人是可疑且危險。
最後,Mr. J想微微說一下威士忌圈常出現的幾個性別偏見。
偏見一︰威士忌對女性來說太刺激
這正正是Johnnie Walker副總裁Stephanie Jacoby被批評的話。她說蘇格蘭威士忌這個類別常會嚇到人,特別是女性,當中這個「特別會嚇到女性的刻板印象」正是父權文化底下無根據的偏見。舉例說,在近年Mr. J主講的入門級品酒會上,常常都會包含最少一款在感觀上較刺激的泥煤威士忌,然而,以Mr. J的觀察,泥煤的風味對誰來說都是刺激的,甚至乎可說女生中對泥煤威士忌的接受程度較男生中的更高(熟識的香港威士忌酒吧老闆都說有類似的印象)。
Mr. J喜歡的飲食文化作家Tara Nurin也曾多次講過,若然市場推廣的人還是胡亂自以為是地想將威士忌推介給其實一直都在的女性品飲者(根據另一位飲食作家Brain Freedman引用Nielsen 2018年1月的調查,在美國,女性佔蘇格蘭威士忌消費者中的29%,數字一點也不少[5]),他們注定會失敗!
偏見二︰女性適合喝什麼什麼樣的威士忌
第二點常見於媒體的觀點就是那種認為男性應該喝怎樣的酒,女性又適合喝怎樣的酒的所謂介紹,說實在,每每聽到這些言論Mr. J都是白眼全反的……實在叫人無語!正如Jacoby在日前在「補鑊專訪」中所講,味蕾沒有性別之分,而男與女在口味觸感上也完全沒有分別[6]。同樣的觀點,友台The Whisky Lady上個月也曾在博文中明言[7],可見對著類似的性別偏見,不少富經驗的女性品威朋友已經受夠了。喝怎樣的酒,懂怎樣去欣賞一款酒,跟性別有什麼關係?將不相關的事情與性別連結在一起,這種性別定型在歷史上造成了很多今天都還未能完全改善的問題。
可是,類似的性別偏見在香港還是常常在媒體出現,有時甚至乎一些女性酒類推廣人自己也將這些落伍觀點玩得不易樂乎!其實,即使只從市場推廣的層面來說,以性別定型作招來的負面影響遠大於正面的,WSJ的暢銷酒類書籍作家Fred Minnick就曾表示,不少國際威士忌品牌已經有意識地迴避特別以女性作目標的推廣手法,因為經驗告訴他們這樣做多數都會引來業內有見識的女性的反彈[8];Nurin也說過,任何對女性消費者有認識的專家都會說現代女性渴望人們認清她們是與男性相同的方式來建立她們的觀點,認清這點就是對她們的尊重,女性們不需要任何飲食的所謂「柔弱版本」來發現它們的美味。今時今日還在散播惹人反感的性別定型觀點到底是無知?還是傲慢?
偏見三︰女性只關注酒好喝與否,對威士忌的製程與科學沒興趣
這個觀點隱含的其實也是認為女性重情感不重知性的性別定型。然而,經驗告訴Mr. J這個說法也是無甚根據的。在品酒會中Mr. J也常遇到很多會發問關於威士忌製程問題的女性,按比例來說,對酒類科學有興趣的朋友其實男或女也沒太大分別。另一例子可見於上個月關於邱德夫兄《威士忌學》一書的團購,其中也有約六份之一的訂書者是女性,可見不少女性對威士忌知識的追求並不下於男性。
結語
本文借了Jane Walker作引子來分享一下坊間常見對女性主義的誤解和在酒圈中「老是常出現」的性別偏見,然而以Mr. J對Diageo集團的認識(舉例說,它們董事局中有一半是女性),相信他們是真心想為推廣女權而出一分力的,Jacoby的失言應該只是個人一時的無心之失。
而持續推廣女性平權的運動方面,Mr. J認為可以為Johnnie Walker提供少許策略進言。在策略上我們首先要問,特別版的Jane Walker是只在本年三月於美國推出嗎?若然真是希望女性的貢獻能夠恆常、平等地展現(他們捐款計劃贊助的Monumental Women目標正是希望在美國紐約市Central Park中的紀念人物像中能夠出現偉大女性們的身影),何不將Jane Walker Black Label當成行常款式,與Johnnie Walker Black Label平衡銷售呢?希望Diageo集團會考慮一下Mr. J這提議。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願我們都一起尊重女性,一起推動不同性別朋友的平權。Equality for all. Their rights are our rights, and remember, love always win!
註︰
- Diageo Introduces ‘Jane Walker’ Scotch in Bid to Attract Women (Bloomberg)
- Catherine Deneuve says men should be 'free to hit on' women (The Guardian)
- "What is most beautiful in virile men is something feminine; what is most beautiful in feminine women is something masculine.",出自Susan Sontag的文章〈Notes on "Camp"〉,收錄於《Against Interpretation》.
- Hostile and Benevolent Sexism: Measuring Ambivalent Sexist Attitudes Toward Women ( Peter Glick & Susan Fiske 1997)
- Diageo's New 'Jane Walker' Scotch Bottles Are A Risky Attempt To Appeal To Women (Forbes)
- "Tastebuds have no gender, so there is absolutely no difference between a man’s and a woman’s palate.",專訪見Scotch Whisky網站。
- 3 whisky myths debunked – #3 (The Whisky Lady)
- Why We Don't Talk More About Whiskey-Loving Women (Forbes)
本文獲授權轉載,原文見whiskiology。
TNL溫馨提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tnlhk
核稿編輯︰王陽翎
Tags:
【一圖看懂】民生基礎建設的資安防禦為何重中之重?ACW SOUTH沙崙基地打造天然氣、石化、變電所三大測試場域為大眾保駕護航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幾年的新冠疫情、俄烏戰事奪走許多寶貴生命,讓網路流行一句「你的歲月靜好,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當我們能夠安居樂業過著恬靜生活,其實是仰賴一群人在社會各個角落堅守崗位,多數人才能享受無虞的生活及安全的家園。

我們在食衣住行許多方面皆與水、電、天然氣等資源息息相關,在高度數位化的現代,臺灣在面對這些資源的基礎建設時,網路安全的防禦為何比其他國家更需謹慎面對?這件事可以從俄烏戰爭獲得啟發。
從俄烏戰爭居安思危,臺灣每月面臨4000萬次的網路攻擊
有人說如果有一天真的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那一定會發生在網路上。從近期的俄烏戰爭來看,除了使用傳統槍砲坦克,更值得注意的是雙方都派出大量IT駭客,攻擊對方的油水電重要基礎建設的伺服器、通訊設施,企圖阻斷即時資訊,藉此癱瘓敵方的民生設備運作。
事實上,一般駭客不會主動攻擊一個國家的基礎建設,大多是鎖定企業等級為目標,像是美國燃油管線營運公司,受到來自東歐的勒索病毒攻擊,被迫暫停營運同時還要支付新台幣1億4,000萬元的贖金,造成當地民眾恐慌,發生一波搶購燃油熱潮。
而臺灣因為政治戰略的因素,外部駭客總是虎視眈眈,想要癱瘓我國的民生關鍵基礎設施。過去幾年間臺灣每月平均受到2,000萬到4,000萬次外來攻擊,甚至懷疑一起大型惡意軟體攻擊,幕後的駭客是有國家力量在撐腰。
臺灣民生建設資安防禦迫在眉睫,ACW SOUTH沙崙基地扮演關鍵角色
身為島國的臺灣,電力、石油、天然氣及水利等資源設備,是供應國內經濟發展及民生需求的重要資產。面對各項能源設備資安的防護,我國經濟部長王美花過去就曾公開表示,「油電水等關鍵設施假使被破壞,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資安是重要基本功,一定要發展做好防護措施。」
身為國內首屈一指的「ACW SOUTH沙崙資安服務基地」(以下簡稱 ACW SOUTH資安基地),承接起重責大任,提供資安實驗場域,模擬攻防演訓及產品驗測服務;也會邀請資安服務廠商與工控營運業者到沙崙場域,進行實作的技術交流。
ACW SOUTH資安基地計畫團隊表示,「透過資安服務商與工控營運業者的交流分享,有助促進產業對於工控資安了解與場域運用;同時我們也會辦理工控資安等相關課程、研討會及交流會,鏈結資安與工控業者幫助雙方有更深入的技術合作。」
目前ACW SOUTH資安基地的「關鍵基礎設施工控場域」主要有「石化/化工、天然氣及變電所」三套系統,模擬五套攻擊劇本,協助相關基礎設備的管理者,在受到攻擊當下知道該如何反應,及早因應強化資安防禦實力。萬一遭遇偽造工作站監看數據、偽造命令操控電磁閥和空壓機、電驛傳輸通訊中斷等攻擊事件,就能立刻啟動應變流程。
走訪ACW SOUTH資安基地關鍵基礎設施,了解三大測試場域功能有多強
場域一、石化基礎設施
2020年臺灣兩大石化公司接連傳出資安攻擊事件,部分資訊系統感染勒索軟體病毒,造成加油站的支付系統停擺,導致消費者付款機制受到影響。
ACW SOUTH資安基地提供的化工模擬製程實體運作機櫃,是全台首座「石化/化工製程水位控制平台」,模擬情境為一般化工反應槽連續式循環水流水位控制,以水為循環流體模擬,可提供研究測試與訓練使用、自主開發攻防情境。來現場測試的業者,可透過視覺式監控介面與DCS收集現場監測儀表的即時資訊,做到收集完整數據紀錄及警報,具體測試資安防護設備與解決方案。
場域二、天然氣基礎設施
美國一家天然氣壓縮公司曾經受到勒索軟體攻擊,駭客透過魚叉式網釣攻擊入侵IT網路,再找機會滲透到OT網路,並在這兩個網路部署勒索軟體,導致人機介面、伺服器完全失能,公司業務被迫停擺兩天。
ACW SOUTH資安基地的儲槽氣體壓力監控系統,模擬情境為天然氣廠氣體儲槽壓力,使用空壓機模擬天然氣體,當氣體壓力高於或低於警報值時,系統畫面警示工作站主機,並同時記錄數據變化、警報和事件。
場域三、變電所基礎設施
2021年台電董事長說台電遭駭客攻擊幾乎每天發生;俄烏戰爭過程,俄羅斯駭客也曾嘗試對烏克蘭發電廠下手,利用資料破壞軟體發動攻擊,藉此癱瘓高壓變電所,讓烏克蘭當地無電可用。
電力系統無論在發電、輸電及配電的任一部分發生故障,都有可能影響整個供電系統異常,因此保護電驛的作用就在及早隔離故障,避免影響到後續的相關設備。ACW SOUTH資安基地的保護電驛監控系統採用IEC61850標準來進行網路通訊,可用來監視、記錄電驛突發事件,藉此模擬變電所遭受攻擊的危機處理。
要讓臺灣關鍵基礎設施免於駭客襲擊,可說是天方夜譚,但我們能做的是提升資安、強化防禦韌性,更有餘裕時間來防禦或補救攻擊。ACW SOUTH資安基地的關鍵基礎設施,目前打造了三大測試場域,擁有可實際演練的攻防腳本,並進行資安產品的驗測。
ACW SOUTH資安基地深知臺灣以製造業起家,尤其近年半導體領域成為舉世聞名的護國神山;另外因應全球淨零碳排議題,綠能也是前景可期的重要產業。因此在ACW SOUTH資安基地除了有關鍵基礎設施,還設計智慧製造、智慧綠能、半導體及物聯網等主題,可為相關業者做攻防演訓及產品驗測,有助提升我國整體資安防禦力。
「經濟部工業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