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像芬蘭這樣教》:下課時間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的大腦休息

《像芬蘭這樣教》:下課時間的主要目的是讓孩子的大腦休息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開始,我以為芬蘭下課時間的真正價值在於自由玩耍,但現在我有了新的認知。

文:提摩西.沃克(Timothy D. Walker)

安排時間讓大腦休息

山米(本書所有學生名字皆為虛構)——的一個五年級學生——像頭發狂的喪屍般衝了過來,聲嘶力竭地對我大吼:「我要爆炸了!我受不了這種課表!」他的額頭因為憤怒而脹紅,因此我相信他是說真的。

我心裡想:「糟糕,開學才第三天,我已經把一個學生逼得要崩潰了嗎?在芬蘭教學的第一年竟這麼出師不利。」我連忙把他帶到一邊,很快就發現他為什麼這麼生氣。

開學第一週,我發揮創意安排了五年級的課表。如果你還記得,一般的芬蘭學生上課四十五分鐘後,會有十五分鐘的下課時間。孩子們會到室外玩耍、交朋友。

起初我不了解為何學生們需要這麼長的下課時間。我是美國教師,通常會一個小時接著一個小時地連續授課,在芬蘭,我也嘗試這麼做。我認為孩子得有更長的上課時間,才能達到最佳學習效果,但芬蘭的教學方式似乎太過溫和,因此,我決定讓學生留在教室裡,連續上兩堂四十五分鐘的課程(上課九十分鐘)後,再一次享有兩個下課時段(休息三十分鐘)。

現在我知道為什麼山米的額頭會脹紅了。仔細想想,我其實不知道美國式的教學做法是否有效,但我的確見過幾位美國學生在(終於盼到)下課後,慢吞吞地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向外頭,只是他們從來沒有像這位小個子的芬蘭男孩一樣找我抗議。開學才第三天,山米已經受不了啦!於是,當下我決定把下課時間改回一般的芬蘭模式。

神奇的是,下課時間回歸正常後,課堂上就再沒看到拖著腳步、行屍走肉般的學生了。那一年裡,上課鐘聲一響,所有的學生都會心滿意足、蹦蹦跳跳地進入教室,無一例外。最重要的是,他們在課堂上的專注力明顯提升了。

一開始,我認為自己有了驚人的發現:經常休息可讓學生整天精神抖擻。但之後想想,其實芬蘭人早在多年前就已有先見之明——從六○年代開始便讓學生經常下課休息。

我四處尋找文獻紀錄,試圖理解芬蘭教育做法的價值,最後終於在《下課時間:在教育與發育上的角色》(Recess: Its Role i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一書中尋得答案。本書作者為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教育心理系榮退教授安東尼.佩萊格里尼(Anthony Pellegrini),他發現,在遠東地區,許多小學每上課四十分鐘,就會提供學生十分鐘的休息時間。佩萊格里尼觀察到我在芬蘭看到的同樣現象:短暫休息之後,學生上課似乎更能專注。

光有觀察的證據還不夠,佩萊格里尼和同事在美國公立小學進行一系列的實驗,檢視下課時間與課堂專注力的關係。在每項實驗中,學生經過下課休息後都比之前更為專注。他們也發現,如果延遲下課,學生的專注力就會下降。換句話說,上課時間一旦拉長,學生便顯得比較無法專心。

芬蘭的小學老師似乎老早就了解這一點,他們會讓學生經常到戶外休息——無論晴雨,由孩子自己決定下課時間要做什麼。雖然我比較喜歡芬蘭模式,但我也知道,對大部分美國學校而言,每個小時都讓五年級學生到操場自由活動,是一項很大的改變。然而,根據佩萊格里尼的研究,下課休息不一定要到戶外才能收成效。他在公立小學所做的一項實驗顯示,孩子們下課時待在室內,結果和待在室外是一樣的。當下課時間結束後,學生們上課的精神都能更為專注。

藉由本節開頭那位挫折的五年級學生湯米,我在芬蘭學到的經驗是——準時下課是種可提升學習效果的策略,我不必因為縮短上課時間而有罪惡感。佩萊格里尼的研究也證明了,經常下課可強化學生課堂上的專注力。有了這個觀念,身為教師的我們不需要再擔心,儘管每天數次中斷學習,學生也不會因此沒學到他們應該習得的知識。

休息過後,產能與創意更佳

我搬到赫爾辛基的前一年,美國研究者兼運動機能專家黛比.里(Debbie Rhea)參訪了芬蘭學校,當地經常下課的做法給了她啟示。回到美國後,她設計了一款一天中有許多下課時間的課表,並著手研究這種芬蘭式課表對於學習的益處。

如今,美國有幾個州的學校已採用黛比.里的課表,初步結果令人振奮。德州沃斯堡(Fort Worth)鷹山小學(Eagle Mountain Elementary School)的教師,在報告中表示學生改變很大。自從每天都安排十五分鐘下課時間後,孩子學習更能專注,彼此告狀的現象顯著減少。一位一年級教師也說,學生不再咀嚼鉛筆了。

雖然教育氛圍逐漸在轉變,仍有許多美國教師和學生缺乏自主性,無法完全仿效芬蘭做法。黛比.里的研究令人興奮,如今全美國的教育家都對重新安排下課時間有高度興趣。即使不全盤採用芬蘭模式,也可藉由經常下課的做法得到益處。

一開始,我以為芬蘭下課時間的真正價值在於自由玩耍,但現在我有了新的認知,芬蘭下課時間的主要用處,是讓孩子的大腦有機會休息,如此一來,他們才有精神專注學習。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心理學、行為神經學和音樂教授丹尼爾.萊維坦(Daniel Levitin)認為,學生經常下課,可讓大腦充分喘息,帶來更好的產能與創造力。他在接受電視節目《腦的轉變》(MindShift)訪談時說:「人們需要讓大腦有時間整合所有湧進來的資訊。」其實,即使學校沒有安排下課時間,孩子也會藉由做白日夢,自然地讓大腦休息。萊維坦說:「這麼做可重新充電、有效釋放專心時過度緊張的神經迴路。我們不該把孩子的時間規定得滿滿的,他們應該要有時間發揮自主性與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