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三隻小豬:茅草屋、鐵皮屋、磚屋,烏干達人財富成長的階段

不是三隻小豬:茅草屋、鐵皮屋、磚屋,烏干達人財富成長的階段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你們真的覺得自己很窮嗎?還是只是因為我們這些老外一天到晚洗腦你們,讓你們覺得自己很貧窮?」我很想知道他們是真心認為自己很窮,抑或受我們這些外國人的影響。

烏干達人其實是很注重教育的,稍微有錢一點的家庭都將孩子從小學,甚至幼稚園,就送到都市裡的私立寄宿學校。烏干達也擁有非洲最好的大學之一,Makerere University。因為高品質的私立學校與全英文的教育,許多鄰近國家的學生都會來烏干達求學。

雖然公立學校有許多問題,但說真的,我挺喜歡烏干達的校園環境,學校往往坐落在偌大的草原上,沒有圍牆(也是因為沒錢蓋),也沒有校門,只有一望無際的山,和一大片藍天,學生三三兩兩在草地上玩耍、跳跳繩、啃著甘蔗,將天地都視為自己的學校,這是屬於他們自己的青春。

IMG_6206

沒有圍牆的學校

居住、教育、醫療、飲食,這不就是聯合國人權宣言的內容嗎?這些基本的保障,是不論膚色、文化、種族,最基本的想望,就如同你我一樣,大家只是想好好的在土地上安身立命,生兒育女。

西方世界的主流媒體總是報導非洲大陸上的疾病、飢餓、貧窮。但在這裡,我看到人人都有機會做些小生意,看到人人都有機會一點一滴踏實的建築自己的家,也看到只要有土地就能確保最基本的溫飽,能在自己的家園安身立命,不至於在城市中流離。

「那你覺得你窮嗎?」我問我的農民朋友。

「一點也不,我吃得飽、睡得好、孩子們都在上學、也有一份可以養家活口的工作,該有的都有了,我覺得我一點也不貧窮。」他笑著跟我說。

責任編輯:楊士範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