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變現力:從受雇者到自雇者,必備的三種關鍵生存技能

職場變現力:從受雇者到自雇者,必備的三種關鍵生存技能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個好的自雇者,必定在職場也是個好的受雇者。」想要從今天的受雇者,變成明天的自雇者,你需要哪些條件?在我看來,你需要的是「職場變現力」。

上週六(3月3日)參加了一場由好友Snow主講的「自雇思維工作坊」,她在現場說了很重要的一句話:「一個好的自雇者,必定在職場也是個好的受雇者。」想要從今天的受雇者,變成明天的自雇者,你需要哪些條件?在我看來,你需要的是「職場變現力」。

「好好的工作不做,為什麼要去做收入不穩定、可能朝不保夕的自雇者呢?」假如你還是這樣想,你可能對當下的就業環境變化敏感度不夠高。不只在台灣有台大醫生辭職轉為全職部落客,其實以英國來說,也已經有高達15%的勞動人口是自雇者。你或許不見得會成為一個自雇者,但你確定自己不需要了解何謂自雇者嗎?

到底為什麼有人會想成為自雇者?兼職的暫且不計,全職自雇者又分成兩種:

  1. 公司不需要你→被動成為自雇者
  2. 你不再需要/喜歡公司→主動成為自雇者

就第1點來說,(1)公司大量業務外包,以及(2)公司為了成本而更快且更頻繁的進行汰換資深員工,這兩項原因導致現代人的所謂「正職」工作愈來愈沒有保障。

至於第2點,一定要特別聲明,你不該只因為不喜歡「現在」服務的這家公司就想要成為自雇者,而是應該基於你不滿意目前上班工作的型態、不想再接受別人的發號施令、又或者只是單純厭倦了辦公室政治,而你真心認為這些狀況不會因為自己換到另一家公司就會解除,那你就可以考慮自雇者這條路。

以我自己來說,我前後的五家公司已經橫跨五個不同產業,而且其中幾家都是業界著名的好公司,假如我對那樣的上班生活都還不滿意,況且是我在個人績效表現良好時、我都覺得有志難伸,那我再換第六家公司顯然也很難產生很大的差別,於是我選擇走上講師這條路,加入自雇者的行列。

當然,自雇者的生活並非一切美好,有許多的壓力及風險需要承受,詳情可參考我之前寫的另一篇<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可能選項的自雇者生涯>(連結點此)。

另外一點在自雇者風潮之下可能更有發揮的人,是那些已經超過退休年齡的朋友。

在以往,這些朋友可能只能選擇去當義工,又或者幫自己的小孩帶下一代。但我從自己的親人身上親眼看到,在少了一個過去幾十年讓他每天工作的目標後,這些退休人士並非幸福的安養天年,而是更加快速的衰老。反觀歐美,我常見到許多銀髮族還是能為自己找份工作,不管是兼職或成為自雇者都無所謂,並不是為了求溫飽,但有份可以讓他們更為安心的收入進帳,讓他們對自己更有了一份自信。事實上,前一份在英國的統計指出,65歲以上的自雇者比5年前成長了超過一倍而來到近50萬人。所以誰說老人就不再能提供有價值的生產力?形式不同,但他們依然能夠盡可能的不吃老本就能自給自足。

在Snow的那場工作坊中,其實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參加目前並非自雇者,他們可能也不確定自己未來有沒有想要成為一個自雇者的願望,但他們還是對這個主題很有興趣。

在那場工作坊中,Snow提到,要把自己目前在當一個受雇者的能力加以拆解後,設法讓自己轉彎成為一個有人願意付錢來請你完成一項任務的自雇者。

說來簡單,但一個根本的命題是,為什麼有人會願意為了你的能力來買單?更進一步說,什麼樣的能力會讓人需要借重你?我把這樣的能力稱為「職場變現力」,包含以下三大項的能力:

一、讓客戶想要指名找你的能力

第一種能力,可能屬於實質上的專業技能。舉例來說,我認識很多之前在雜誌業從事美術編輯的人,他們現在都變成自行接案的設計者。一方面可以擺脫公司無限制壓榨的束縛,二來自己的實質收入會隨著願意付出時間和心力的多寡而上升,而不再是熬夜多做也只是領到一份死薪水外加加班費而已。然而雖然前面說能擺脫公司的壓榨,但假如自己管理不好,就會淪為壓力來源不同而已,因為按件計酬的客戶依然會壓迫你準時交件,差別只在於你接或不接而已。

除了平面的美術設計之外,舉凡攝影、網頁設計、文案寫手、甚至像我這樣的講師或顧問,大概也都是很常見這類型的自雇者。 

要讓這種能力可以變現,尤其當你是從一個原先的受雇者轉為自雇者時,你就能善用自己在職場上的練習機會,讓自己好好得到磨練。當你把上班時間花在茶水間閒聊或八卦時,10年過去之後,你可能還是在茶水間閒聊或八卦,只是換了一間不同公司的茶水間而已;相對來說,當可憐的你在被老闆凹的每天熬夜加班時,如果你除了使命必達之外,還用那些深夜的額外工時讓自己能變現的專業能力更加提升,你才算是真正不辜負自己當初那段賣肝的歲月。

你若當個受雇者,你或許可以在一份提案上犯了十幾次錯誤,只要每次都死豬不怕滾水燙的等著挨罵,接下來應該就能好歹撐到公司放棄你為止。但你若要當個別人按件或論時計酬來買你作品的自雇者,你交出來的結果若稍有瑕疵,你以為對方還會找你嗎?搞不好現場就叫你先打個八折再說,否則他們就是不肯驗收付款。

當然,除了專業能力要到一個水準之外,要讓客戶指名找你,或者只是單純的希望接到足以維生的案子,你還需要什麼能力?你必須要有建立口碑、或甚至進一步建立個人品牌的能力。

也就是說,你要懂得行銷自己,也要知道該怎麼進行客戶關係管理。假如你只單面向的認為自己專業能力夠好、客戶想找第一流的肯定就會來找你,光是這個想法就馬上會面臨到三個問題:(1)客戶怎麼知道你是最好?(2)每個客戶需要的都是第一流的曠世傑作嗎?(3)你知道如何為客戶創造出更好的購買體驗嗎?因為不管是受雇者或是自雇者的世界,客戶買的從來都不只是一項產品本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