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變現力:從受雇者到自雇者,必備的三種關鍵生存技能

職場變現力:從受雇者到自雇者,必備的三種關鍵生存技能
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一個好的自雇者,必定在職場也是個好的受雇者。」想要從今天的受雇者,變成明天的自雇者,你需要哪些條件?在我看來,你需要的是「職場變現力」。

從很久以前就有人說,每個人都是個銷售人。這句話在現在自雇者愈來愈普及的商業世界中愈顯真切。想想看,若是你的專業能力一把罩,但是你不懂得提案、也不懂得定價、更不懂得基本的預算損益或市場區隔,你該怎麼在多如過江之鯽的同行競爭者中生存呢?更不要說,有些人連基本的待人接物都有問題,就算專業能力一把罩,你以為有多少客戶會花錢來給你折騰?

二、懂得讓自己找出問題的能力

就拿據說是現在小學生將來想從事的最夯職業Youtuber來說,這些新興網紅和部落客一樣,點閱數和流量就會決定他們業配乃至發展其他副業的實力。前一點提到的個人品牌,這些Youtuber和部落格就是箇中翹楚,透過網路的病毒式傳播讓話題延燒,他們本人或自己的團隊就能成為一個有知名度且有指名度的品牌。 

但即使再有名,拍出的每支影片、或寫出的每篇文章都會有同樣多人看嗎?即使當你已經成為第一線的個人品牌,你都未必支支叫好、片片當紅;對於那些半紅不紫或正在起步的人來說,必須要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能力,就是能夠分析自己的作品為何好及為何不好,如何改進才能抓住網友的心;不只針對自己的作品,風向變化的速度太快,能夠嗅出下一個機會點而快速產出,更是能否走紅的關鍵。

同樣的道理,不只能應用在Youtuber或部落客身上。舉例來說,假如你是個教鋼琴的老師,你自己本身的琴藝超群,又有許多大型比賽的得名紀錄加持,那你應該身價比同行高出數倍且永遠不缺學生吧?

原則上如此,但實際上會發生什麼狀況呢?這會取決於市場上到底有什麼樣的競爭者而定。

若是市場上有另外一個鋼琴老師,他沒有你有名、琴也彈得沒你好,但他只有一個特色,就是他一聽就知道一個學生的問題點在什麼地方,接下來會為那位學生專門打造出一套修正計畫,而且三個月內馬上見效。請問最後學生會選一個教得好的鋼琴老師,還是一個琴彈得好的鋼琴老師?

同樣的道理,其實放在許多自雇者身上都適用。

很多人以為自己的專業能力絕對經得起考驗,自己還有許多執照證書加身,肯定是多數同行難及。但他接下來就會接案接到手軟嗎?關鍵取決於他是否能幫客戶找出問題,因為先要能找得出問題,才能去談如何解決問題。

以我自己來說好了,我的經驗也許看起來相當豐富,我的談判和銷售也理所當然地有許多豐功偉業可以用來在客戶面前驗證,可是你假如真的想問我,到底我在過去的受雇者生涯靠著什麼行走江湖?我其實會的並不多,我只是比別人都更能找出問題的核心而已;假如想在自己的專長項目上勉強再加一項,也許就是我擅長用極少的資源來克服這些問題吧!但也就光靠這大概算起來只有一項半的技能,我不但縱橫業界多年,後來也能率性就來當個自雇者,即使刻意的不討好別人,也總還能混口飯吃,而且顯然還混得不錯,由此可知找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

為自己找出問題,也能為客戶找出問題,也是重要的職場變現力之一。

三、隨時都能跟老闆翻臉的能力

據說有些去參加那場工作坊的人,會很擔心老闆發現自己來參加一個探討自雇工作的活動,深怕老闆以為自己很快就會待不住,不如先下手為強。

無獨有偶,「一談就贏」已經是目前最知名的談判課程了,但我不時還是會聽到有學員跟我說,他們不希望讓老闆或同事知道自己去上一個談判課程,因為這樣「會讓人感覺怪怪的」;怪在哪裡呢?因為別人對真正的談判毫不瞭解,所以就會認為你從此之後很有心機而刻意提防;又或者是覺得你這個人可能很想佔別人便宜;再不然就是從買房都買車乃至像難纏的老闆提案都推你出去,沒事還酸一句:「你不是很會談判嗎?」  

從這兩個例子我恍然大悟,原來有許多人沒有隨時跟老闆翻臉的能力啊。更具體的說,他不能隨時都做出一個屬於自己的選擇,而只能說服自己為了生計忍一忍。

我自己也是從基層一路熬起來的,也度過一段入不敷出、只求能夠溫飽的日子,所以當我說絕大多數人都能逐漸建立自己有選擇權的能力時,我絕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因為我的的確確花了不少時間來改善自己的生活處境,而我周遭也有許多遠比我成功的例子。

到底什麼是隨時都能跟老闆翻臉的能力?共有三項:(1)財務上能承受風險的能力、(2)工作上能讓公司不可或缺的地位、(3)自己身上自然散發的信心。

財務上承受風險的能力很簡單就能理解,因為一毛錢逼死英雄好漢,沒錢萬萬不行的道理,不是光靠理想就能彌補的。所以萬一你工作了好幾年都還是只能保持寅吃卯糧的狀態,通常不是因為你賺的不夠多,而是你根本搞不清楚自己該怎麼樣增加資產;你不用成為投資專家,但你總該為自己設定一定的財務計畫,接下來訂出明確的計劃來具體執行才行。老實說,若是少了要完成這一點的規劃及自律,先不管你究竟能累積多少資產,你可能已經無法成為一個夠格的自雇者了,因為在沒有企業的大傘庇佑下,自雇者的規劃和自律能力只能更高而無法更低。

當你現在是一家公司的受雇者,你的角色的不可取代性有多高?跟職階高低並不全然直接相關,但你的核心職能究竟為公司扮演了多重要的角色?

或許你不過是個業務經理,但當你一離開那家公司,那家公司就接連掉單而持續虧損,沒兩年總經理就下台走路了;萬一你有這樣的能耐,你覺得是老闆或總經理敢跟你翻臉,還是你敢跟他們翻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