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朝鮮光海君(四):被剝奪身分的王族殞落,佔據近30年韓劇舞台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究竟當年光海君為了國家利益,不顧禮數,周旋在三國—女真、明朝與日本之間外交的「中立政策」,是否正確?恐怕比起燕山君而言,光海君的歷史地位,留給後人更大的想像與詮釋空間了。
因光海君援軍救明之躊躇立場,使得他與底下大北派李爾瞻一派關係,產生微妙變化,光海君因此重新起用具有外交才能,卻被罷官的西人黨李廷龜(이정구,1564-1635),來徹底執行他的意志與外交政策。
儘管李爾瞻大北派人士,一致以他是金悌男同黨、當年反對「廢母」為由,加以勸阻光海君重用,但光海君深知平衡底下臣權之道,喝止權高震主、與他漸行漸遠的李爾瞻,同一時間,也重新重用反對派西人黨人士,來制衡大北派人士,李爾瞻漸漸失寵。
直到1621年,朝野也已醞釀出倒李氛圍,慶尚道儒生進京控訴李爾瞻專擅政權、舞弊科舉,及廢母殺弟等罪行,儘管這些罪行,恐怕光海君都有一部分責任,而光海君當下並沒有處置李爾瞻,但也表現出些許厭惡—「光海亦心厭爾瞻,因台論屢示形色」,大北派由此開始式微。
1621年,女真攻陷遼東,大量遼東難民逃入朝鮮境內,努爾哈齊致書光海君,要求歸還遼東人口,同時也進一步要求光海君,不要再持中立、觀望態度,得在明朝與女真二者之中,擇一邊站。儘管光海君還想使出拖字訣,但野蠻北狄可不是這麼好呼嚨的,見來訪朝鮮使節無回信,便斬殺虐死,逼得光海君最後只得以「朝鮮國王致書女真國汗殿下」開頭,寫了一封國書送到女真,承認了蠻族頭目努爾哈齊的地位。
然而,不僅僅是北方女真給朝鮮帶來巨大壓力外,朝鮮自己國內情況也不樂觀。因光海君種種對臣下制衡之道,漸被臣子看破手腳,厭惡之,宮內幾乎沒有一位光海君真正心腹。
1623年春天,光海君的侄子、定遠君(정원군,1580-1619)之子綾陽君李倧(이종),與西人黨為主的金瑬(김류)、李貴(이귀)、申景禛(신경진)、李曙(이서)、崔鳴吉(최명길)等人,聚眾千人,打著「崇明排金(清)」名號,3月12日爆發了史稱「仁祖反正」的政變,光海君與兒子王世子李祬皆被捕,後來被帶到西宫,交與仁穆大妃發落。
仁穆大妃眼前站著讓她淪落至此的光海君,恨之入骨,想也不用想,馬上要求處死光海君父子,然而卻被群臣勸阻。3月14日,朝廷以仁穆大妃名義,頒佈教書,譴責光海君廢母殺弟、大興土木,和背叛明朝等罪行,進而罷黜王位,並命李倧繼位,是為仁祖,史書為證:
「大王大妃命廢王,爲光海君,祬爲庶人,策命今上嗣位。...宣祖大王,不幸無適嗣,因一時之權,越長少之序,以光海爲儲貳。旣在春宮,失德彰著,宣祖晩節,頗有悔恨,及至嗣位之後,反道悖理,罔有紀極…[光海君]至戕兄殺弟,屠滅諸姪,㩧殺庶母,屢起大獄,毒痛無辜,撤民家數千區,創建兩闕,土木之功,十年未已。先朝耆舊,斥逐殆盡,惟姻婭、婦寺逢惡從臾之徒,是崇是信,政以賄成,昏墨盈朝,輦金市官,有同駔(驓)…綾陽君某,宣祖大王之孫定遠君某第一子也,聰明仁孝,有非常之表,宣廟奇愛之,養于宮中,命名之意,厥有微旨,憑几之際,握手歔唏,屬意深重,異於諸孫。今者奮發大義,討平昏亂,脫予囚辱,倫紀得正,宗社再安。功德甚懋,神人所歸,可卽大位,以繼宣祖之後,冊夫人韓氏爲王妃。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這次政變中,光海君被剝奪了王族身份,並被流放到江華島。同時,當年支持光海君的勢力—大北派的許多大臣,諸如當年最力挺光海君的李爾瞻、鄭仁弘、朴鼎吉(박정길)、李偉卿(이위경)、柳希奮(유희분)等數十位重臣,皆先後落網處死,或被處以流刑。

同年,綾陽君登上王位,即「仁祖」,與打著「崇明排清」旗號,擁立他的西人黨組成的政權,自然而然地加深與女真(清)的對立,這也就招致後來兩場與女真的戰爭—「丁卯胡亂」(1627)和「丙子胡亂」(1636)。戰後,朝鮮慘敗,接受對清朝行臣下之禮的同時,昭顯世子(소현세자,1612-1645)和鳳林大君(봉림대군,1619-1659)二位王子,則被作為人質帶往清國。然而,這已經是後話了。
也因此兩次戰爭,國內動蕩不安,被流放的光海君,也屢次隨著戰事轉移安置處,最後一處安置處為1637年的濟州島,被流放此處的光海君,寫下他唯一流傳於世的兩首詩作之一,詩作內容可見其晚年淒涼悲傷:
風吹飛雨過城頭,瘴氣熏陰百尺樓。
滄海怒濤來薄暮,碧山愁色帶清秋。
歸心厭見王孫草,客夢頻驚帝子洲。
故國存亡消息斷,煙波江上臥孤舟。
四年過後,1641年7月,光海君死在濟州島,享年67歲,仁祖聞訊輟朝三日,命以王子君之禮,葬於楊州赤城洞,今光海君之墓位於韓國京畿道南楊州市真乾邑松陵里(송릉리),光海君成為繼燕山君後,朝鮮27代國王之中,沒有得到「祖」、「宗」等廟號的第二位朝鮮「君」。
而他的故事也如同燕山君一般,屢次被改編成影劇作品問世,諸如1962年,由許長江(허장강),於《仁穆大妃》(인목대비)擔任光海君角色;2012年,也由知名男星李秉憲(이병헌)於《雙面君王》(광해,왕이 된 남자)擔綱演出,片內一開始就描繪出光海君登基之際,眾臣黨派的紛爭,讓王不得不去找相似他之藝人,來替他躲避兇狠的宮內毒殺;2017年,《代立軍》(대립군),也可看到呂珍九(여진구)扮演光海君,以底下奮勇抗敵士兵的視線,重現倭亂之際,光海君被冊封為世子,守護國家孤軍奮鬥的故事。
而電視劇方面,則有1982年MBC的《女人列傳-西宮娘娘》(여인열전-서궁마마)李德華(이덕화)出演光海君一角色,一直到最近則為2015年MBC《華政》(화정),由李泰煥(이태환)與車勝元(차승원),分別飾演光海君童年與成年角色,數一數光是這30年間,拍攝以光海君為題材的史實片,也近有20多片,不輸給暴君燕山君。
有趣的是,如同文內所指出來的光海君,不論是在戰中被立為世子,或是坎坷登基之路,電視劇內的形象也無獨有偶地,多採取兩位演員來完整詮釋光海君的一生,諸如2004年的《不滅的李舜臣》(불멸의 이순신),則由朱民秀(주민수)和李俊(이인)出演光海君童年與成年之角色;又如同2013的《火之女神井兒》(불의 여신 정이),則由李尚允(이상윤)和盧英學(노영학)分別扮演;2014年《王的面孔》(왕의 얼굴),也由兩位知名影星徐仁國(서인국)和徐東賢(서동현)出演。.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方穎豐的小夢想成就少棒之家的大志氣!安麗與棒球校長為小小球員建立以「家」為核心的棒球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從不會教棒球到成為少棒界的棒球校長,方穎豐憑藉著對教育的使命與對體育的熱愛,在台東成立少棒之家。這一路走來,歷經許多挫敗與艱難,幸好有各方志同道合的人支持,尤其是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十年來的贊助,讓少棒之家至今仍持續培育小小選手,在棒球的路上勇敢追夢。
談到少棒,許多人一定會立即聯想到台東,因為不少優秀的棒球選手都來自台東,其中少棒之家更可說是棒球選手的育成中心,如中華職棒統一獅的左投林詔恩、U12世界少棒錦標賽季軍成員簡紹翔。而培育無數小小球員追夢的少棒之家,背後的重要推手則是在少棒界有「棒球校長」之稱的方穎豐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長達35年的方穎豐校長,原不是棒球專業,而是體育班的導師。因原本帶領棒球隊的教練離去,讓他因緣際會接手棒球隊。但剛開始,他才發現自己不會教棒球,連打擊都常揮棒落空。為了帶領球隊,他開始研讀棒球相關書籍,請教棒球教練、前輩,仔細、認真地觀看每一場棒球比賽。初期,棒球隊出賽常常十比零提前結束,方穎豐在球場告訴自己,「孩子在球場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重要的,我應該要對這些孩子負責任,我一定要在這紅土球場站起來。」約十年的時間,他不僅讓球隊拿到台灣區比賽的第一個冠軍,還成為球場常勝軍。

棒球是人生的縮影必須築夢踏實
對棒球如此執著,並不是因為以主流價值觀而言,棒球隊可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對挫折的容忍力、強大自己的心理素養等。對方穎豐來說,棒球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他帶領球隊並沒有過多複雜的想法,純粹因為孩子喜歡棒球,那就讓他們好好打棒球。而棒球運動在台灣的發展又剛好有職業球隊,所以就以打到冠軍、打到職業隊作為夢想與目標。他以「築夢踏實」的精神,期望從一場場比賽中,為這群孩子建立生活的態度,面對困難、阻礙如何再站起來。
少棒之家的雛型源自張家五兄弟
為什麼會想成立少棒之家?方穎豐說到,他原先在基隆的學校服務,在偶然的機會帶隊到台東比賽,他驚豔台東的孩子打起棒球就如同他們唱歌般,個個都是天生好手,不論是球感、打擊、運動神經都非常優秀,各方面的協調性極佳。因為校長任期及家庭等因素,方穎豐請調至台東任教,之後便積極籌組棒球隊,想一圓棒球夢。
方穎豐回想,少棒之家最早的雛形來自於「張家五兄弟」。當時球隊有個阿美族的小孩張進德,擁有棒球天賦與極佳的球感,但卻因為家庭因素必須轉學,無法再參加棒球隊。於是,連族語都不會說的方穎豐,只好帶著學校裡會說族語的護理人員,一同去拜訪學生家長,想勸說張進德的阿嬤讓他繼續留在棒球隊,甚至承諾會提供張進德的三餐、住宿、球具裝備以及生活照顧等。
護士將方穎豐的承諾如實翻譯給阿嬤後,沒想到阿嬤回覆讓護士大笑說,「校長你賺到了。阿嬤說,我有五個孫子,全部都給你。」就這樣,他硬著頭皮帶回五個小孩,將校長宿舍改為兄弟五人的住所,平時除了上學、訓練外,同時提供食宿、生活起居照料。
不只是棒球隊 而是充滿關愛的「家」
方穎豐說,張家五兄弟是讓他堅持在棒球教育這條路上,一直往前走的重要因素。當時,張家大哥張進德才小學五年級,雖然球技不凡,卻有學習障礙。最小的弟弟張偉聖,也才幼稚園,正是需要有人陪伴、關心的年紀。
為照顧張家五兄弟,再加上台東學童的狀況,方穎豐開始思考,他想要的不只是棒球隊,他想要給這群孩子一個家。家不是只提供三餐溫飽,棒球訓練而己,家是有人可以輔導他們學業,照顧他們生活、關心他們的成長。所以他將棒球隊取名為「少棒之家」,讓參與球隊的學童們都一起住校,一起訓練,一起上課,他像爸爸一樣關心、照顧這群孩子的生活。
因為少棒之家給球員們的不僅是球技訓練,方穎豐如兄、如父的照顧,讓這群來自台東的棒球選手有了家的溫暖,在學習及訓練上都更加認真,日後這群選手紛紛以不凡的成績回報方穎豐的關愛。張家五兄弟中的老大張進德、老二張進龍、老三張育成以及最小的弟弟張偉聖,都在職棒的領域中有不錯的表現。方穎豐笑說,這是他有史以來投報率最好的招生,不僅一次招到五位選手,而且還有四個在職棒領域擁有傲人的成績。

「小夢想 大志氣」翻轉少棒之家的未來
少棒之家成立後,面對孩子的住宿、三餐、裝備、球具、球衣等,龐大的開銷讓方穎豐一度喘不過氣來。此時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甫成立,以「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召募公益合作夥伴,讓方穎豐看見了持續下去的希望。
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資深公關經理黃南瑄表示,安麗在三十周年慶時成立「安麗希望工場慈善基金會」,希望秉持著安麗以人為主、利他共好的宗旨,透過基金會幫助需要資助的團體。2013年基金會展開「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少棒之家即為第一屆頭獎的得主,因此牽起雙方的合作。

方穎豐笑說,安麗「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是他寫過最難寫的企畫案,短短6頁卻比其他機構要求的50頁還難寫。不過在安麗甄選的過程中,卻是讓方穎豐收穫最多的。他在撰寫計畫書與評審提問的過程中,逐一檢視自己有哪些沒做到,哪些可以加強,讓他在經營少棒之家時有了更多的想法,也讓少棒之家更好、更完善。
懂得感恩、惜福的少棒之家
少棒之家成立至今,方穎豐表示這是集眾人之力才有如今的成果。少棒隊球衣上繡著「惜福」二字,源自於最早支持他成立棒球隊的贊助商洪百吉先生,洪百吉不要方穎豐在球員球衣上印上企業名稱,而希望以「惜福」代替,讓孩子懂得感恩並珍惜所得一切來自眾人的力量。
十年前,安麗與方穎豐因為「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開起合作機緣。十年間,安麗的會員也陸續提供各方面的協助,例如提供營養協助,帶著孩子做營養午餐等,也由於安麗的協助,更多人看到少棒之家,瞭解少棒之家,紛紛加入資助的行列。近年,少棒之家更是安麗「愛陪伴課輔計畫」的合作對象,提供孩子課業輔導,希望孩子不僅球打得好,學業也能保持水準。
過去十年,安麗透過「小夢想 大志氣追夢計畫」以及「愛陪伴課輔計畫」幫助弱勢的孩子,希望他們有翻轉未來的機會。未來,安麗會繼續透過多元的評審以及完善的甄選機制,針對具影響力且可持續執行的兒少專案進行合作贊助,讓弱勢孩子也能成功追夢、實現自我,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小夢想 大志氣 追夢計畫
看更多追夢計畫故事
參與追夢計畫網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