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手段 政治打壓 教職員亦無倖免

行政手段 政治打壓 教職員亦無倖免
photo credit: 大學線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鄭松泰稱自己的教學評分優異,每學期的課堂都有學生評核,五分滿分裡平均都獲四分。

記者│李文軒 杜廣霖 編輯│周煒晴 攝影│馮婥瑤 周煒晴 美術│馮婥瑤

學生研究港獨固然敏感,但大學教師犯下「政治罪」,更是教席不保。今年一月,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專任講師兼立法會議員鄭松泰因在立法會內「倒插國旗」,去年被裁定侮辱國旗及區旗罪成,罰款五千。理大校方指鄭有違大學教學方針而不予續約,並即時停止他所有教務工作,直至今年六月約滿為止。鄭松泰認為校方決定屬政治迫害,針對他個人的政治行為,與其作為大學教師的教學表現無關,以行政手段達到政治目的。

鄭松泰:以違背教學理念包裝 實屬政治檢控

鄭松泰於2011年入職理工大學,擔任應用社會科學系的專任講師,至今已有七年多。他的政治行為與主張,在2014年積極參與社會運動時開始展現。其所屬政黨「熱血公民」主張反抗中共,在多個政治行動走在前線,不少媒體都形容他們為「本土派」,但鄭松泰認為政黨屬「中間偏左」的派別。2015年,鄭松泰參與反水貨、反走私的「光復行動」惹來不少建制團體到理大示威抗議,故校方在2015年續約時加上附加條款,要求他每次參與校外活動前需得到校方批准,並每年作出表現評核。假若發現違規事項,即沒有得到校方批准,或在校外做出影響學校聲譽的事情,就要面對紀律調查。他形容當時事件對他有很大警惕,令他謹慎地按照學校程序工作,甚至刻意與學生保持距離,以防「畀位校方入」。

鄭松泰被控侮辱國旗及區旗兩罪,理大於法庭判決前一天修訂了教職員操守守則中有關員工不當行為指控處理的方案,以新機制處理影響校譽的投訴。鄭被判罪成後,理大成立紀律委員會跟進,認為其行為是師生的「壞榜樣」,有損公眾對理大教學專業的信心,最後以「與大學提供優質教育和擁抱國際化的要求不一致」為由不與鄭續約。

134_coverstory2_5
photo credit: 周煒晴
鄭松泰認為,一名教師的教學資格不可與其政治立場掛勾。

鄭松泰認為,他所犯下的罪行與需承受的後果不成正比,鄭松泰稱自己的教學評分優異,每學期的課堂都有學生評核,五分滿分裡平均都獲四分,但學系其他相對好的課堂平均只有三點五分至三點八分。另外,同事每學期給予的評核也必達第三級,即教學質素「非常滿意」。

就讀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三年級的阿明,曾經修讀鄭松泰任教的社會學與政治經濟學課程,他認為鄭松泰有定期出版學術文章,對於校方以「未能擁抱國際化」為由而不續約感到無稽。他又指鄭課堂氣氛良好,有不少互動,亦樂意接受同學對課堂內容的提問。他最深刻的是,上年鄭雖然剛成為立法會議員比較忙碌,但也歡迎同學到他立法會的辦公室查問功課。

評核教職員的表現,按既定程序應透過學生意見問卷,或是經過學院的委員會處理紀律問題。但是,鄭松泰說他卻直接收到校方通知不續約的信件,連系主任都毫不知情,認為明顯繞過審查程序,在沒有申辯機會下被校方單方面解僱:

「校方怎麼能夠從一個法庭的判案,來推論我在規範上不符合做一名大學的老師呢?」

他指出,有教職員曾違反不小心駕駛法例,卻能夠繼續在理大任教,這種雙重標準難以令人不聯想到當中的政治意味。他指責校方以恆常程序掩飾政見審查,使校園瀰漫著「政治肅清」的氣氛。

教員權益難保障 大學校園如橋頭堡

理工大學教職員協會副主席朱偉志一直積極跟進鄭松泰一事,質詢校方不續約的決定與理由。他指,撇除政治考慮,校方的理由空泛,所謂「擁抱國際化」、「多元性」的定義模糊;加上沒有上訴機制,令教職員的權利難以保障。他又批評校方即時安排另一名老師代替鄭松泰上課,對鄭松泰以及選讀該學科的同學不公平 。

朱偉志表示,理大至今仍未解釋鄭不獲續約是否與該案有關。他認為現時的政治打壓不會再是強權橫蠻的形式,而是在程序允許的空間下進行。

就鄭松泰不獲續約,大學及專上院校工會聯盟主席謝永齡譴責理大校方,認為鄭松泰已在法院得到應得懲罰,教職員的政治取態與其工作不應相連。謝永齡表示:「大學是一個橋頭堡,假若我們在這裡失守,一些不可復得的核心價值便會被蠶食。」

他認為教職員,特別是以大學學者的身分,需要比學生走前一點,以身作則教導學生批判思考,勇敢挑戰錯誤。假若教職員為了工作穩定而選擇跟隨社會指鹿為馬,顛倒是非黑白,是社會的悲哀及制度的敗壞,更遑論教導好學生。

本文獲授權轉載,文章來源: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大學線月刊》
網頁:http://ubeat.com.cuhk.edu.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ubeatcuhk/

責任編輯:歐嘉俊
核稿編輯:王陽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