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地厚天高》導演:不再一定要贏,梁天琦的善良和脆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導演Nora拍下梁天琦的黑暗和脆弱,是他的秘密,亦是年輕政治犯湧現的時代真相。當梁選擇了做一個真誠老實的人,他無可避免成了被人民唾棄的失敗政客。
面對鏡頭,梁天琦脫下防禦和光環,說盡不能見光的心聲:抑鬱暴食、自殺念頭、怕做政客、無法畢業、嘗試妥協、迷惘絕望、恐懼判刑、對人性不再信任……
拿攝影機的林子穎(Nora)卻猶豫了,為他挰一把汗:「你這樣是政治自殺,你確定讓我拍下來嗎?」
他搖頭說「是啦」,似乎對記者官腔太久,已厭倦鼓動民粹,只想做回真我。林子穎富同理心的鏡頭,就像吳哥窟的洞穴,讓這人前風光、人後抑鬱不得志的廢青,細訴參政、選舉、出國背後,種種不為人知的陰暗面、心結和苦衷。
梁的恐懼常被解讀為「軟弱」,但更好的字眼應是「脆弱」,雞蛋撞擊高牆之脆弱。無論他是錯是對,是左是右,抗爭者永遠是弱勢一方,押上前途和自由。梁的黑暗和脆弱,是他的秘密,同時是整個時代的真相,一個年輕政治犯湧現的時代:
「天琦面對的事不是獨一無二,是我們一整代人的故事。他可能是最突出、最悲慘的故事,但歸根結底,大家面對的都是同一件事。」Nora說。

無數人追拍的政治新星,唯有真心能打動他
據悉,梁天琦急促冒起後,想拍攝他的製片人很多,不惜自費追蹤他到美國、印度、加拿大,林子穎卻能一枝獨秀,把這人物拍得立體,直搗梁內心最柔軟和最真實的一面。
但Nora強調,這份信任和默契,需要長時間建立:「剛開始只是FB friend,你會見到他一問一答,上鏡很生硬,他想不想被人拍,我是feel到的。」她擇善固執,頭兩三個月的拍攝成果,一律報廢。
轉折點是,她和拍檔一起出席前作《未竟之路》 座談會,談起觀察到馮敬恩成名後反而變得鬱結,說話變得小心,台下的梁天琦才受到觸動,突然向她交心:「完了座談會,他打電話給我,說我剛才談論Billy的話,他也有同感。」
Nora聽罷很感動,亦很驚訝——原來即使每日跟拍一個人,對他的理解也可以很少。她對梁天琦說:「不如找你出來聊天?什麼也聊,天南地北聊一日。我不帶錄影機、不錄音、最多筆錄幾句,你講什麼都可以,我們先有好一點的了解。」

人前魅力領袖,人後抑鬱、迷惘、押上前途的廢青
這次坦誠的會面,持續了幾個小時。吃飯只是藉口,梁天琦嚥下最後一口飯,便徐徐談起政治如何主宰他的情緒,更透露自己曾患抑鬱症。捲入一日都嫌長的政治旋渦、名氣大增後,他反而變得不開心,想保護身邊的至親,叮囑Nora什麼都能拍,除了女友和父母。
「他說,你是我第幾個講這些話的人,我有點驚訝。」Nora不懂反應,只是發問和聆聽,梁天琦把她當了樹洞,把心中鬱結、焦慮抒發出來,顯然是壓抑得太久。
那時是2016年6月,是新界東補選3個月後,本土民主前線氣勢如虹。梁天琦雖敗猶榮,拿到15%的民意基礎,站在講台上宣布本土與泛民、建制三分天下,風頭一時無兩,每次接受訪問都堅定地述說政見。沒想到,他在Nora面前卻承認脆弱一面,只差在沒有流下男兒淚。
Nora對梁天琦的印象,亦由選前造勢晚會的「萬人迷」,變成一個不斷延遲畢業、被控暴動罪,只剩下2年自由身的年輕人。「深入聊天後,才發現他不是五月天(偶像),他和我們很相似。而這樣的相似,重要過那堆政治理念和趨勢。」


雖然被剝奪參選權,他仍是浪漫的演說家
問Nora是否梁的支持者?她遲疑答道:「我是有點抽離的人,不能很all-in。但我想拍年輕人,本土派道出人們心中想像、相信的事情,從前無人敢行出來宣稱,我們就是代表這理念。」傘後年輕領袖湧現,Nora考慮過找政治立場迴異的人物做對比,礙於人手、時間不足作罷,但最關鍵原因,還是梁天琦的魅力足以撐起一整套戲。
「天琦的內心好豐富,不需要再找人contrast他。」即使梁天琦於8月被DQ,無緣參與立法會選舉,幕後助選的他依然耀眼:一班人開會討論理念,他隨口就能拋出幾句精警的口號;梁頌恆戰戰兢兢朗讀競選宣言,助選的他一接捧就妙語連珠,還揶揄成年人的選戰是「獎金爭奪戰」;被控暴動罪後,他坐在車上硬咽,但隨即浪漫不羈說有「兩年借來的時間」,要不顧一切做盡人生最想做的事情。
梁是天生的演說家,卻不失真誠:「我判斷一個人上不上鏡,不是樣貌或政治理念行先,而是有魅力外,他是否真誠、誠懇、情感自然流露的人。有些人講話很話題性,但他不真實,我不可能拍。」Nora說。


不被言說的真相:個人即政治,政治即個人
Nora亦不諱言,剪片過程有「去政治化」動作,把冗長的政治論述抽走,但強調是藝術考慮,因這無助描述梁天琦的個性。Nora續說,每個人投身政治,都有其「私」的理由,但這自私、私密的一面不被言說,她的紀錄片想誠實面對這些「inconvenient truth」。
「《地厚天高》講出:好多人參與政治,但政治是否大家想要的end?現實社會令人失望,雨傘後大家很迷惘,政治給了大家一個出口。」
片初,梁天琦很存在主義說道,他深陷抑鬱時覺得人生很虛無,但2014年罷課一開動、雨傘運動被燃起,「人生好像突然有了意義。」社運青年的種子從此播下,但亦意味著,他最初參與政治的理由,與後來出走美國甚至退黨一樣,同是出於「私」的理由。
Nora聽著很有同感:「928理論上是最黑暗一天,但當事情壞到無得再壞,反而帶到新希望。」「但這不只是政治,做有意義的事如賣旗、探老人家,某程度上都有個人原因。」
Tags:
向下扎根的永續教育,才能延續到未來: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未來選擇地》門票,提供新北市國小學童沉浸式體驗永續環境的學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文曄集團透過捐贈「2222 未來選擇地」永續概念展之門票,邀請新北巿國小學校班級學童教育觀展的公益活動。藉由永續展的互動式體驗可激發學生更多思考,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機會,響應永續教育議題,亦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理念。
聯合國在2015年9月宣布的全球發展框架——「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共列出17個項目,涵蓋了社會發展、經濟、環境等各個面向,期待全球國家可以一起努力,在15年內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在這17個項目中,與氣候/環境相關的內容就有5項,包括SDG 11永續城鄉、SDG 12責任消費及生產、SDG 13氣候行動、SDG 14保育海洋生態,以及SDG 15保育陸域生態。由此可見,環境的變化是如何牽動了全球的神經、關乎每一種生物的生存可能。在永續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我們距離永續目標的實現,依然迫切且遙遠,身為居住在地球上的一份子,我們該做些什麼?又該怎麼做?
今天的選擇,決定世界的走向
由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共同捐贈,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及綠屋共同主辦籌劃展出的《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以倒敘法打造出一個假設的、 200年後的地球,帶著參觀者一起從2222年的未來,一步步倒回2022年的今天。在展覽中,參觀者將親身經歷未來生物多樣性消失、無自然的世界,再回到我們的生活現況——極端氣候、冰川融解、雨林消失、海洋污染、塑膠微粒⋯⋯希望藉由展覽,與身處於地球暖化時代的人們,溝通永續議題的重要性;也讓大家更了解地球正在經歷什麼樣的變化,拋出值得思考的議題,呼籲所有地球公民能夠一起展開行動。
每一個孩子,都是形塑未來的關鍵
作為提供全球專業電子零組件通路服務領導品牌的文曄集團,在實踐SDGs、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面向的縮寫),以及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等與環境永續相關的課題,向來不遺餘力。而文曄教育基金會,更本著「多元學習,翻轉教育」以及「關懷弱勢,回饋社會」的理念,投入資源與心力,帶動偏鄉的教育的多元性。2019年開始的「遠鄉閃閃——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就立志要提供孩子們另一種觀看的方式,以及更多元的學習角度。

「我們從2019年開始接觸偏鄉的孩子們,教他們攝影,和他們一起觀察生活周遭的細節。透過孩子的眼睛來看,這個世界真的充滿了各種驚喜,他們拍學校角落中的生態、拍同學、拍自己,也拍一片天空充滿神奇色彩的瞬間、拍一個池塘閃閃發光的樣子。孩子們告訴我們:『原來我們生活的地方,有這麼多美麗的東西。』我聽了好感動好感動。」文曄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秋寶與我們分享道。這個經驗,讓林執行長更加相信,孩子不僅僅是未來,更是需要我們保護、引導的未來。
在這次展覽發起之際,文曄集團希望藉由展覽中的互動式體驗,激發孩子們思考,讓永續教育向下紮根,共同倡議永續發展的理念。因此特別購入1000張特展門票贈予新北市各小學,邀請孩子們參與這次展出,期望透過企業影響力,為台灣教育探索新的可能。索票小學包含新北巿嘉寶國小/思賢國小/私立育才國民小學/民義國小/後埔國小/海山國中/汐止國小/修德國小/和美國小/大坪國小/瑞濱國小/平溪國小/鼻頭國小/麗山國小等。

對地球好一點,就能帶來改變世界的機會
「永續即日常」,是文曄集團對永續議題的中心思想,因此不管是公司營運的模式、內部的工作環境規劃,或者員工的永續精神教育,文曄集團從未停下滾動式修正、持續從內部向外擴散的腳步。包括在物流上導入先進電子系統,全面無紙化的庫存管理;將包裝減量、注重回收,從上到下貫徹環境責任。而辦公室的環境規劃,則強調低碳、減碳並期許零碳,例如改採節能的電器產品,以及中午休息時間關燈,一方面省電,另一方面也能讓員工好好休息。
林執行長說:「永續、環保的概念並不是遙不可及的big words,而是跟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你從睡醒開始,要用什麼牙膏、穿什麼衣服,早餐要喝茶還是喝咖啡?去上班要搭車、開車還是走路?每一個選擇,都在影響環境。所以我們不只企業的營運強調永續,更在潛移默化中,讓每一位員工對環保更有感。比方我們做食安的教育,幫助大家了解怎麼計算食物的碳足跡;之前辦的減肥比賽,總共有400多人報名參加,最後參與回測的也有將近300人,大家一起減掉了890公斤左右,腰圍總少了692寸。這個活動很受員工歡迎,好玩、有挑戰性,對地球和自己的身體都好。」林執行長熱切地分享著文曄集團對環境永續的努力,在在顯示出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度,以及為地球付出的熱情。

「到了2050年,你會希望自己成為怎樣的大人?而200年後,你留給未來的孩子們,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地球呢?」這是《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所拋出的問題,也是文曄集團對孩子們、對未來,所感到的責任。這次捐贈票券給新北小學的行動,只是為實踐「將永續觀念向下紮根」的一個起點。文曄集團希望繼續探索新的方式,讓孩子們了解環境永續的重要性,提醒全球所有公民都必須攜手合作,降低破壞,與地球和諧共存。開始行動吧,從今天起,為成為我們所期望的世界改變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