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普亭「也覺得無趣」的俄羅斯大選,他的支持者和反對者是誰?

連普亭「也覺得無趣」的俄羅斯大選,他的支持者和反對者是誰?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普亭在2000年俄國總統選舉勝出,「普亭的多數」即代表投票給他的選民,最後泛指所有支持政府和新任總統的所有民眾。

另外,反對派的集會常受到阻撓,活動地點得從市中心移到較偏遠的地方。知名反普亭領袖納瓦尼(Alexei Navalny)經常帶領支持者在莫斯科市中心示威,與維安警察發生衝突。恐怖的是,在納瓦尼帶領各項抗議前,反對普亭的領導者還不少,但都接二連三在境內,甚至海外死亡。

記者波利特科夫斯卡亞(Anna Politkovskaya)在自家公寓被槍殺、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上校李維寧科(Alexander Litvinenko)在英國釙中毒身亡、金融界領袖比瑞索夫斯基(Boris Berezovsky)在英國家中離奇喪命、政治人物涅姆佐夫(Boris Nemtsov)在莫斯科市中心的大橋上,遭不明人士射殺。

RTR2T0KI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連串恐怖謀殺都沒有結論,納瓦尼成為少數仍活著,還在奮戰的反對派領袖。但俄羅斯當局並未放鬆,除干預納瓦尼的集會活動外,也阻止他進入體制。

2017年12月納瓦尼遭法院判處貪污罪,導致中央選委會以納瓦尼曾因刑事罪行被判刑為由,不得參加本月總統大選。外界普遍認為,這項判決出於政治動機。這使得剩下來能夠與普亭競爭的參選人全都「弱得可笑」,毫無贏面可言。

而納瓦尼失去和普亭一決高下的機會,轉而在網路上鼓吹選民拒絕投票。

「投票率」是關鍵嗎?

俄羅斯最大獨立民調機構拉瓦達民意測驗中心(Levada polling centre)預估這次總統大選投票率只有58%,為歷來最低數字。但隨後也因害怕當局司法整肅,最近被迫停止發表民調數據。

克里姆林宮期望能於此次選舉達到黃金雙70,即70%的投票率與70%的得票率,以取得明確的民意授權,回擊批評俄國為獨裁國家的西方領導人。

但選舉當日不太可能出現雙70。拉瓦達民意測驗中心(Levada Center)去年11月的民調,僅24%受訪者表示一定會去投票,另有34%說「可能」去投票,但仍未決定。

若真如拉瓦達預估,這次大選投票率將比普亭2012年當選時的65%還低,且遠遜於克里姆林宮想有體面選舉所需的70%。

美國資深政治顧問熊恩(Douglas Schoen)於美國「國會山莊報」(The Hill)撰文指出,俄羅斯選民的冷漠和不滿,逐漸反映在拒絕投票的態度上。數十個俄國城市2月出現示威,民眾抗議普亭執政下的貪腐,並支持納瓦尼的抵制選舉呼聲。包含納瓦尼在內,俄國一共已有超過300人遭到逮捕和拘留。

克里姆林宮想靠選舉留下民眾至少有選擇自由的印象,但至今展現出的選民不滿情緒,可能為普亭政權帶來警訊。不過,俄羅斯並無最低有效投票率的規定,因此低投票率不會影響普亭連任。

普亭這次選在3月18日進行總統大選投票,這天也是俄國武力併吞克里米亞的4週年紀念日。他就是想藉此激發選民心中重建俄羅斯帝國的夢想。

俄羅斯兼併原屬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後遭國際制裁,對俄國造成嚴重影響,克里米亞事件也是俄國與歐洲關係緊張的主要癥結。然而,克里姆林宮卻以模糊的法律詮釋,將選舉日期延至3月18日,正是俄國併吞克里米亞4週年的日期。因為這是普亭個人歷史記錄著名的一頁:拉瓦達中心的民調顯示,俄國兼併克里米亞後,普亭的支持率從69%驟升至80%。俄羅斯經濟隨後陷入長達兩年多的衰退,但普亭人氣不減。

普亭最近還公布號稱美國防禦系統無法攔阻的核子武器,顯然想在歐洲和美國各地激起恐懼感,並讓他看來像是能夠帶領俄羅斯重返超級強權的人選。

普亭已經成為俄國體制的代名詞,民意調查再再顯示,即使政府滿意度低於50%,普亭的支持率仍極高。

但對許多俄國人而言,經濟是關鍵議題之一。俄國通膨率自2014年起急升,實質薪資因此縮水,迫使俄國人在薪資低得可憐的狀況下拚命存款。普亭面臨關鍵時刻之際,俄國經濟自去年開始擺脫衰退,通膨也獲控制。

俄羅斯國會上個月終於通過立法,自5月1日起調高最低薪資,比原先計畫提前約9個月。最低月薪將略增2000盧布(約新台幣1026元),達到「足以維生」的1萬1163盧布(約新台幣5775元)。

克里姆林宮宣稱這項法律是重大政治勝利,但聖彼得堡當地的分析家奧林匹瓦(Irina Meyer-Olimpieva)表示,這項調薪是「以小到可笑的幅度,調高低到令人難為情的最低薪資,來到勉強糊口的水準」。

新聞來源: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