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教「彌賽亞主義」掛帥,俄羅斯人民無法抵擋普亭魅力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普亭的支持率創新高的關鍵點,是來自2014年所發生的克里米亞危機。克里米亞的回歸讓俄羅斯知識份子對普亭開始改觀,從反感轉向為支持的態度。西方國家經濟制裁造成的負面氣氛也已漸漸沖淡。
俄羅斯總統大選將在3月18日星期日登場。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在2017年底決定繼續參與總統大選,這項宣布沒讓俄羅斯民眾太過於意外。社會上雖出現部分的反對意見,但一般人民反倒是有些樂觀其成地支持。
這次的總統大選,某方面可被稱為是人民對普亭續任的全民公投。俄羅斯政治觀察家普遍預測,普亭將順利地通過第一輪投票,即超過50%的得票率;且將獲得比2012年的總統大選63%還要高的結果。
這屆俄羅斯總統大選的總統參選人包括普亭在內,一共有八位來自不同黨派的候選人,分別是:
- 俄羅斯全民聯盟:謝爾蓋・巴布林(Sergei Baburin)
-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帕維爾・格魯季寧(Pavel Grudinin)
- 俄羅斯自由民主黨:弗拉基米爾・吉里諾夫斯基(Vladimir Zhirinovsky)
- 無黨派:弗拉基米爾・普亭
- 公民倡議:克謝妮亞・索布恰克(Ksenia Sobchak)
- 俄羅斯共產黨人:馬克希姆・蘇賴以金(Maxim Suraikin)
- 成長黨:巴里斯・契托夫(Boris Titov)
- 蘋果黨:格里高利・亞夫林斯基(Grigory Yavlinsky)
►【圖輯】普亭連任民心所望?西伯利亞遊牧民:誰當總統有差嗎?
普亭遙遙領先,大選毫無懸念
根據3月11日,全俄公眾與論研究中心(ВЦИОМ) 所發布在3月5日至7日、9日針對4,000位18歲以上的俄羅斯公民進行的民調「會投票給哪一位候選人?」顯示,普亭獲得其中最高69%的支持率。其餘候選人格魯季寧約7%,吉里諾夫斯基5%,索布恰克2%,巴布林1%,亞夫林斯基1%,契托夫與蘇賴以金兩人皆少於1%的支持率。
另根據投票結果預測,普亭將獲得69-73%的選票,格魯季寧獲得10-14%,吉里諾夫斯基8-12%,索布恰克2-3%,其於候選人將獲得不到1%。調查顯示,74%的俄羅斯公民表示肯定會參與總統選舉的投票,9%的公民很可能參加投票。除了一般規定外,這次大選出現新的監督機制,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開放一般民眾參加投票觀察員的申請。蘋果黨為此送進了15,000位觀察員的申請文件,為的是保證此次投票的公正性,以防有人趁機作弊。
沒有普亭的總統辯論,變成一場餘興節目
政治宣傳活動也是此次大選的亮點。普亭個人造勢晚會選在莫斯科奧林匹克運動場舉行,當天有13萬民眾前往相挺,其中包括知名國家級演員與歌手,為的是拉近與民眾的距離。普亭在會場上重複地喊出:「我們是團隊(Мы-команда)」的口號,強調了俄羅斯一體的民族精神。
除了普亭之外的七位候選人,參與了2月28日的電視政見辯論會,其中所發生的潑水事件,還有3月15日索布恰克因其他候選人不停打斷她發表政見的行為而淚灑現場的戲碼,這種具有「娛樂性」效果的辯論,使俄羅斯民眾多少將它視為茶餘飯後的話題。
全力催票,是為了打擊反對派聲音
而最近俄羅斯媒體所公布的候選人反感指標,成為民眾討論的另一個焦點。其中克索布恰克獲得82%,第二名為吉里諾夫斯基36%,最後一名的普亭只有6%的反感度。
為了提高公民的投票率,俄國政府祭出一系列的便民措施。例如,居住於台灣的海外俄國公民,可提前在3月11日前往莫斯科台北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駐台北代表處投票;而俄羅斯境內若因重病、老殘之公民,只要在3月8號後向選舉委員會提出申請,經過確認批准後,屆時將會有選委會委員攜帶密封的移動票箱,前往該選民的住處,經由自己、他人或選委會委員幫助勾選投票。
因旅遊、出差而無法在戶籍地投票的公民,除了可提前申請在選舉日之當天身處的地點處投票外,也能在選舉四天前提出緊急申請,選在莫斯科地區機場與火車站的選委會設置處進行投票。或許,此一系列便民的措施給予了外界一些想像的空間,但無論如何,全力催票成為這一次大選重點項目,為的是打擊反對人士對普亭的威脅。
反對普亭最知名的對手即是部落客亞歷塞依・納瓦尼(Alexei Navalny),他在YouTube的專屬頻道上專門揭露一連串普亭身邊人士不法行徑,從總理梅德維傑夫(Dmitry Medvedev)的豪華別墅,到3月15日發布在索契(Сочи)的技術中學,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拒絕前往投票,而被老師公開威脅要向他罰款三萬盧布的影帶。雖被禁止參與這次的總統大選,但顯而易見的,納瓦尼對俄羅斯年輕人的影響力。他公開地向俄羅斯民眾喊話,3月18日不要前往投票,以此做為對普亭政府的抗議。
納瓦尼的角色提供了人民對普亭政府的再思考。一方面,一般民眾對於貪汙官僚與無效率的行政組織感到厭惡;但另一方面,俄羅斯民眾是否真的期望納瓦尼將來有機會成為俄羅斯的新總統?答案卻是不肯定的。

普亭魅力:除了他,誰有辦法帶領對抗西方經濟制裁?
對俄羅斯年輕人支持納瓦尼的原因,多來自於監督政府的動機。被政府界定為俄羅斯的反叛份子、與美國有親密關係的部落客是納瓦尼的標誌,他或許能夠指出普亭政府的缺失,但實質上卻無法帶領俄羅斯整體國家。普亭的統治團隊是俄羅斯政府鮮明特色,由於俄羅斯領土的廣大,需要依靠一組有效的政治組織來帶領。
但放眼望去這屆總統候選人中,包括未參選的納瓦尼,皆無法組成像當今政府的團隊組織,這也是為何人民會選擇再支持普亭續任的原因之一。普亭的支持率創新高的關鍵點,是來自2014年所發生的克里米亞危機。克里米亞的回歸讓俄羅斯知識份子對普亭開始改觀,從反感轉向為支持的態度。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在國內造成的負面氣氛也已漸漸沖淡。
對俄羅斯來說,經濟制裁已不是西方國家可再次威脅俄國的利器,人民也逐漸接受了盧布貶值所帶來生活上不便的事實。最重要的是,國家能夠在世界舞台上繼續強大,不受西方國家的威脅利誘才是首要目的,而普亭的強勢外交政策也正符合了人民的期待。這種民族的心理狀態,主要來自俄羅斯東正教傳統文化根源,俄羅斯近年來的政策走向,無論是從克里米亞危機或是敘利亞戰爭的參與,都是東正教中彌賽亞主義(Messianism)對其他民族救贖意識的反應。
用愛守護一個家:伊甸基金會「弱勢兒童服務計畫」,牽緊每位慢飛天使的手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發展遲緩並非孩子成長的終點,事實上,若能透過早期療育,包括各種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和福利服務的介入,就有機會減輕發展遲緩的現象,給予遲緩兒及家庭更多的療育支持,幫助孩子邁開成長步伐,順利長大。
我們常聽到的「發展遲緩」(developmental retardation),指的是嬰幼兒或兒童在知覺、運動、認知、語言或社交等方面,出現遲緩的狀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大約為6%至8%,以台灣每年平均有20到25萬新生兒計算,台灣每年大約有1萬5千名嬰兒,可能有發展方面的問題。
但是,發展遲緩並非無法矯治,事實上,若能透過早期療育,包括各種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和福利服務的介入等等,就有機會減輕發展遲緩的現象,幫助孩子邁開成長步伐,順利長大。
接連照顧兩代遲緩兒,她身心俱疲
今年4歲的蓁蓁,因為有癲癇及心房中膈缺損的問題,所以出生後便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後來醫院安排發展評估,發現蓁蓁不僅因為心臟影響整體發展,也有長短腳的問題。蓁蓁的主要照顧者是奶奶,但奶奶除了照顧蓁蓁,也要照顧有輕度智能障礙的蓁蓁爸爸。
蓁蓁爸爸小時候因糞便的細菌感染,發燒到40度後就醫住院,當時醫療跟早療觀念都不發達,並沒有發現蓁蓁爸爸的發展異狀。等到發現後,才趕緊接受早療服務。蓁蓁奶奶常常感慨地說:「因為太晚接受早療,所以成效比較有限,如果當初能夠早點發現的話,或許現在蓁蓁爸爸可以更好。」
雖然感慨,但是蓁蓁奶奶還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陪著蓁蓁爸爸走過了早療之路。現在的蓁蓁爸爸不僅表現不錯,更透過就業媒合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平時除了上班,就是陪蓁蓁玩,兩人相處起來像是兄妹一樣充滿了童真的趣味,讓蓁蓁奶奶感到很欣慰。原本想說生活終於要步入正軌的蓁蓁奶奶,沒想到孫女也出現了發展遲緩的狀況。身為主要照顧者的蓁蓁奶奶,想到所有的努力跟辛苦都要再來一次,巨大的疲倦感讓她時常淚流不止。「但是,為了我這個孫女將來能夠自立自主,我現在不扛起來,還有誰能扛起來?」蓁蓁奶奶說。
在照顧的路上,永遠不該讓一個人踽踽獨行
情況和蓁蓁一家類似的家庭,其實並不在少數。隨著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家庭與人口結構改變,不論是上有長輩、下有子女、自己又有工作在身的三明治族父母;或是因父母忙碌而需將孩子交給長輩照顧的隔代教養家庭;資源不足、經濟弱勢的偏鄉家庭、單親家庭等等,在面對發展遲緩兒的照顧問題時,經濟、生理、心理所承受的壓力更加巨大。
根據衛福部統計,在2021年,台灣共有約1.9萬名兒童接受早期療育服務,以比例來看,遲緩兒接受早療服務的比例,遠低於遲緩兒的個案人數。這或許是因為受到過去「大雞晚啼」的觀念影響,有些家庭中的主要照顧者,可能無法及時,或者不願意面對嬰幼兒在發展上的異常狀況。而另一個原因則是發展遲緩並不像感冒或者跌倒擦傷一樣很明確。根據研究,目前只有大約20%的發展遲緩能夠找到原因,而在這些已知的原因中,還包括了各種先天的缺陷以及後天的影響。
染色體異常、營養缺乏、肌肉神經病變等都屬於先天的缺陷,像上文中的蓁蓁,就是因為遺傳性癲癇問題,而導致的發展遲緩。在後天的影響上,則有可能像是蓁蓁爸爸一樣在幼兒時期受到細菌感染,或者腦傷、腦性麻痺等等。另外也有可能是外在環境所導致,比方家人對於嬰幼兒疏於照顧和互動、兒童受虐,又或者是經濟弱勢的家庭,較無法滿足幼兒成長所需的資源,才導致發展遲緩。

無論原因為何,如果持續忽視嬰幼兒有遲緩發展的情形,對遲緩兒本身、家庭以及社會,都會帶來更沈重的負擔。試想,如果遲緩兒只能依賴主要照顧者而生活,隨著他的年齡增長,主要照顧者會老去、會生病,甚至有一天意外降臨,遲緩兒該怎麼辦?更重要的是,照顧遲緩兒的工作,也不應該只由一人扛起,因為長期照顧所產生的心理壓力,日積月累所導致的悲劇時有所聞。但這些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因為只要發現得早,遲緩兒在專業的支持和幫助下,可以減輕發展遲緩的狀況,更有機會跟上同齡孩子的發展步伐。
慢飛家庭特攻隊 寶貝成長大作戰
伊甸投入早期療育服務邁入第30個年頭,每年幫助超過2萬名發展遲緩兒童及家庭趕上成長步伐。根據伊甸的服務經驗,許多家庭在發現孩子有遲緩成長現象時,往往不知所措,如果再加上社會環境、家庭結構及生活經濟等壓力,整個家庭就會加速失序,面臨崩潰邊緣。因此,伊甸的早療服務,期許能成為每個早療家庭的堅強後盾,以家庭為核心,為孩子安排療育課程,並透過親子活動、親職講座及定期療育會議,幫助家長在育兒上建立實用的五大能力,包含「溝通力」、「學習力」、「自信力」、「決策力」以及「影響力」,讓家長更了解孩子的需求,並能積極且自信地陪伴孩子跨越成長阻礙,減輕照顧壓力。今年邀請到藝人楊祐寧擔任愛心隊長,期待能強化並帶來早期療育正面、積極的印象,讓有需求的家庭,願意主動尋求支援,接受伊甸專業早療顧問團的幫助,共同支持孩子在成長階段中的種種需求。

上文中的蓁蓁奶奶,曾經為了蓁蓁的發展,不管颳風下雨,騎著機車載著蓁蓁到醫院回診,一個月要跑醫院好幾趟,非常辛苦。後來蓁蓁開始接受伊甸的早療服務,短短兩年時間,蓁蓁就有了非常明顯、令人驕傲的進步。比方可以自行上下樓梯、戒掉了尿布,在生活自理及口語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其中最大進步是在環境適應上——原本蓁蓁相當依賴奶奶,剛開始進入日托班上課的前半年,常常會哭鬧。但現在已經可以自在的跟著團體一起活動,和同學們也相處很融洽,甚至能夠幫忙老師照顧比自己年紀小的孩子。
「蓁蓁是個體貼的孩子,她在接受早療服務之後,這些特質都慢慢的展現出來。」有一次蓁蓁奶奶在家中默默哭泣,被蓁蓁看到,蓁蓁便上前擦掉奶奶的淚水、安慰奶奶,讓蓁蓁奶奶覺得很驚訝,也很窩心。有時候蓁蓁奶奶在家裡接代工做,長時間久坐時後,蓁蓁還會自動自發的幫奶奶搥搥腰背。蓁蓁奶奶說:「看她那麼乖、那麼懂事,我就覺得再怎麼辛苦也很值得。」蓁蓁一天天的進步,讓蓁蓁奶奶覺得很欣慰,雖然還有許多成長挑戰等著蓁蓁克服,但現在的她,已經擁有更多可能性,順利長大、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都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伸手就有機會抓住的目標。
「當超人,可以不只有自己一個人」,伊甸早療服務一直鼓勵慢飛家庭勇敢站出來,也期待社會大眾給予友善對待及行動響應,支持伊甸「弱勢兒童服務計畫」,幫助慢飛家庭解鎖成長任務,大家一起努力,用愛陪伴一個孩子,守護一個家。詳情請上官網,或洽捐款專線0800-025-8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