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雖然「主動」簽了台灣旅行法,但行政部門態度才是關鍵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在川普主動簽署《台灣旅行法》的前一天,也就是美國時間15日,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才在在參議院表示,支持持續且有規律的對台軍售。
美國總統川普16日傍晚以總統簽署的方式,讓攸關台美關係的《台灣旅行法》生效,成為美國法律,未來台美高級官員將可自由互訪。
白宮稍早公布,川普16日簽署五個法案,包括法案案號為H.R. 535的《台灣旅行法》生效,鼓勵美台之間所有層級互訪。
美國與中華民國在1979年終止外交關係後,台灣的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與國防部長至今無法訪問華府;美國過去雖曾派閣員訪台,但通常避開敏感的國防、外交官員,多以商務、教育等方面交流為主。
《關鍵評論網》1月報導,《台灣旅行法》是一個具有約束力的法案,它規定美國在政策上必須:允許美國政府所有級別官員到台灣訪問與他們的對口官員會面、允許台灣高層官員在受尊重的情況下入境美國,並得與美國官員會面,包括國務院與國防部官員在內。另外,也鼓勵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及其他台灣在美國設立的功能性機構,在美國從事相關業務。
美國國會兩院曾於2016年9月提出類似法案,不過當時面臨總統與國會選舉,會期緊湊,未能完成立法。2017年1月,蔡英文總統過境舊金山返回台灣前,多位美國聯邦眾議員再度提出鼓勵台美官員互訪的《台灣旅行法》案,鼓勵雙方高階官員互訪,美國聯邦眾議院的外交委員會也在2017年10月表決通過該草案,今年1月9日,美國眾議院院會也無異議通過《台灣旅行法》。3月1日,美國聯邦參議院也通過《台灣旅行法》。
(中央社)《台灣旅行法》在聯邦參、眾兩院皆以無異議的方式通過後,美國國會本月5日將法案送交白宮,按照美國立法程序規定,扣除星期天,白宮收到法案的當天結束午夜零時,也就是6日起算的10日內,川普應簽署法案,讓法案正式生效,就算川普不簽署,法案也將於美東時間16日自動生效,除非川普在16日動用總統的否決權,將法案退回國會。
按照慣例,美國總統對兩院高度有共識的法案,動用否決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外界原先預料,白宮可能會以不動聲色的方式,讓法案自動生效,然而,16日,白宮傍晚公布,川普以總統簽署的方式,讓法案生效。白宮公開清楚的做法,傳達美國行政部門,尤其是白宮的態度。
我國外交部:表達誠摯歡迎及感謝
對此,我國外交部發布新聞稿表示,16日通過的《台灣旅行法案》鼓勵美國政府增進台美雙邊官方交流層級,進一步提升台美關係;外交部對美國行政、立法部門展現的善意與支持,「表達誠摯歡迎及感謝」。
外交部指出,台美關係緊密友好,近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台美關係更加堅實穩固;川普上任至今,美國行政部門頻繁派遣資深官員來台,參與商務、文教及台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等相關活動,使雙方實質合作關係更加緊密。外交部對美國國會友人的善意,以及川普政府的友好作為表示肯定與感謝。
同時,外交部說,未來也將持續秉持互信、互惠及互利的原則,與美方保持密切聯繫溝通,持續深化兩國各領域、各層級的合作夥伴關係,攜手促進區域的和平及穩定。
《蘋果日報》報導,中國駐美大使館得知後發表聲明,對川普的行動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重申《台灣旅行法》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敦促美方信守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的承諾,停止美台官方往來和提升實質關係,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以免給中美合作造成嚴重干擾和損害。
國會法案過了,還是要看行政部門的態度
(中央社)由於《台灣旅行法》規範的原本就是行政部門的權限,未來行政部門態度是法案落實的重要關鍵。
前美國在台協會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表示這項立法對行政部門不具約束力,事實上美國總統已經有權力可以指派高階官員前往台灣訪問,過去美國政府也曾派出內閣級官員赴台。卜睿哲認為,廣泛的問題在於川普希望如何強化台美關係。
以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大使館遷往耶城為例,美國國會在1995年就通過相關法案,要求美國將大使館遷往耶城,卻一直拖到去年年底才由川普正式宣布。
《新唐人》報導,目前美中貿易關係緊張加劇,人們也在關注,台灣是否會成為美中角力的籌碼。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赫曼(Arthur Herman)表示:「《台灣旅行法》對川普來說並非代表籌碼,而是代表對現實的承認。他在很多方面對美國傳統的一中政策持有懷疑,並思考是否應有所突破。」哈德遜研究所中國戰略中心主任白邦瑞則說,「川普政府第二年的對華政策,會更接近他在競選中的言論,而不是像第一年。」
《聯合報》報導,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董立文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全面朝提升美台關係的方向前進。過去30年以來,美國只有一個法律是以台灣為名義,就是《台灣關係法》,現在又有一個新的台灣旅行法,以台灣為名義,代表美台關係有重大突破。
文化大學政治系講座教授陳一新說,台旅法是美國會與行政部門搶權力之下的產物,國會雖搶贏權力,但將來是否真正鼓勵官員互訪,主導權仍在行政部門。陳一新表示,台旅法通過,中國當然相當火大,但對美台的抗議,僅止於嘴巴說說,不會有過度激烈的行動。但要注意的是,未來一旦法案實際上路,中國不滿美國,但美國行政部門不敢對國會與中國反彈,最終雙方可能會拿台灣出氣,台灣成了夾心餅乾。
《台灣旅行法》以外,2017年以來美國台灣相關法案都與軍售有關
《關鍵評論網》2017年10月報導,除了《台灣旅行法》,2017年以來美國眾議院提出或通過的台灣相關法案,另有美國《國防授權法》與《台灣安全法》,都跟美國對台軍售、台美軍事合作相關。
- 2017年7月14日:美國眾議院通過《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納入台美軍事合作、強調美國對台軍售正常化。
- 2017年7月26日:美國眾議院提出《台灣安全法》,呼應《國防授權法》,規定台美國防軍事交流事宜。
《國防授權法》與台灣相關的部分規定,當美國國防部與國務院收到台灣軍售的要價書(Letter of Request)後,須在120天內向國會提交針對台灣軍售要價書的報告,報告內容包括行政部門評估、台灣提出軍需物資的現存狀況及是否符合《台灣關係法》的相關要求。
此外,《國防授權法》也規定,行政部門(包含國防部與國務院)須每半年定期向眾院相關委員會簡報台灣面臨的安全挑戰,簡報內容還須包括台灣提出的軍售要價書,以及美國不論已簽署核准或未簽署的對台軍售發價書(Letters of Offer and Acceptance)。
軍售流程透明化後,台灣提出的軍售需求,美國行政部門在立法要求下、評估流程資訊得更加向國會公開,有助於美國對台軍售定期化與常態化
《台灣安全法》則規定美台之間高層國防與外交官員的交流;確保美國對台軍售常態化,呼應美國《2018年國防授權法案》內容。
(中央社)事實上,在川普主動簽署《台灣旅行法》的前一天,也就是美國時間15日,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才在在參議院表示,支持持續且有規律的對台軍售。
哈里斯15日出席美國2019財政年度國防預算聽證會,他在書面報告中提及台灣時指出,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將繼續支持台灣發展可用、有韌性且具成本效益的威懾與自我防衛能力,持續且有規律的對台軍售。
哈里斯在報告中也指出,隨著中國的軍費支出和能力逐年成長,台灣自衛能力下降。美國必須繼續幫助台灣自我防衛,並表明不會接受中國任何以武力迫使台灣民眾統一的企圖。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支持與台灣在空中與飛彈防禦、海上安全、後勤支援和聯合行動與訓練的廣泛安全合作,包括反彈道飛彈、防空武器、後勤直升機、監視雷達、佩里級防衛艦(Perry-class Frigates)與兩棲突擊車(AAV-7)的軍售,以及電子戰系統,提高台灣自我防衛能力。
新聞來源:
- 川普簽台灣旅行法 外交部:續深化台美關係(中央社)
- 台灣旅行法川普簽了 鼓勵美台各級官員互訪(中央社)
- 台美官員互訪如何落實 美行政部門是關鍵(中央社)
- 【更新】美推動台灣旅行法 中國嚴厲反對(蘋果日報)
- 美軍太平洋司令:持續軍售台灣(中央社)
- 華府直擊!《台旅法》生效看各方反應(新唐人)
- 川普簽署台灣旅行法 學者憂:台灣恐成夾心餅乾(聯合報)
核稿編輯:楊士範
最新發展:
-
1979年來最高層級!美國衛生部長艾薩將訪台,預計晉見總統蔡英文 2年前
-
我們從未如此接近統一,也從未如此接近獨立 3年前
-
美眾議院通過《台灣保證法》:對台軍售常態化、重啟美台貿易協定會談 3年前
-
李凈瑜赴美救夫,成第一位獲邀參與美總統「國情咨文」的台灣人 4年前
-
川普年終再簽《亞洲再保證法》,2018年讓北京跳腳的那些「友台法案」 4年前
-
比北韓還難進入!川普不理中國抗議,簽署《西藏旅行對等法》生效 4年前
-
美國參議院通過《西藏旅行對等法》,可拒發簽證給中國官員 4年前
-
【全文】4位美参議員跨黨派提《台北法案》:為了協助台灣維繫邦交國 4年前
-
總統蔡英文來到NASA的「控制中心」:從太空看台灣很美 4年前
-
除了公開演講「我們的自由與未來不能妥協」,蔡英文過境美國有什麼重大突破? 4年前
-
台美關係友好時刻:美國「知台派」外交官出任在台協會處長 4年前
-
六月十二日:除了「川金會」,另一場讓美國頭痛的「台灣活動」即將登場 4年前
-
美國兩個月內連提4個「友台法案」,其實是為了「中美貿易戰」 4年前
-
中國施壓不斷:美國兩個月內提4個台灣相關法案,今天又提一個 4年前
-
中國施壓不斷 美國兩個月內提4個台灣相關法案,今天再添一個 4年前
-
潛艦國造重大突破,國防部、總統府證實:美國將助台取得「關鍵性」零件裝備 4年前
-
除了買不到免稅品,還有什麼原因讓香港、南韓拒絕美國「境外通關」計畫? 4年前
-
美亞太副助卿來台見蔡英文,中國嗆三招反制「去過台灣就別來中國了」 4年前
-
美亞太副助卿來台見蔡英文,中國嗆三招反制「去過台灣就別來中國了」 4年前
-
帶著補給的中國航空母艦「遼寧號」,為什麼選在今天通過台灣海峽? 4年前
Tags:
【一圖看懂】HCG免治馬桶:全新電解除菌水潔淨科技,全方位抗菌守護屁屁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居家清潔馬桶,總是讓你覺得繁瑣又疲累嗎?每天如廁的馬桶,清潔及抗菌能力可是比任何其它家具、家電更重要。選擇有效抗菌加上舒適的體驗節能的設計,就能讓你在家放鬆解放的時候,心情也一起上天堂啦!
根據BBC報導,在2010年時,英國舉辦了一次讓民眾選出史上最偉大發明的投票,其中抽水馬桶排行第九名,比引擎還高一名。
作為史上最偉大發明第九名的抽水馬桶,前身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羅馬時代,從只是一個有排水系統的溝槽,到現代化的獨立抽水馬桶,我們觀察到除了科技的進步,以及人們對如廁時舒適度的要求之外,近年來更進化到必須具備可以主動去除病菌、維持整體潔淨的種種設計,畢竟馬桶與生活密切相關,又是與身體親密接觸的家電,要怎麼讓人用得乾淨、舒服又健康,就是身為馬桶的使命。

電解除菌水,加碼抗菌超乾淨
每天都要和屁屁親密接觸的馬桶,清潔之餘還能主動抗菌、杜絕二次污染很重要。HCG免治馬桶的抗菌潔淨科技,與工研院產研合作全球首創電化學除氯技術可以將自來水電解之後,把氯轉化成無害氯離子形成的電解水,在清除污垢的同時,也達到除菌的作用,整個過程都無需使用任何化學藥劑或清潔劑;更棒的是,電解除菌水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還原成自來水。乾淨、抗菌、安心、安全,討厭的壞菌不見了,也不會對我們生活的環境帶來更多負擔。
全然的舒適體驗,屁屁最知道
每一次使用馬桶,你都花上多少時間呢?無論時間長短,HCG希望為每一次的如廁體驗,帶來純粹的放鬆和舒適。HCG使用全球唯一可促進微循環之生物能陶瓷材料製成座墊,能放射4-14微米遠紅外線光波,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預防久坐之後腿部痠麻。還有聰明的負離子循環除臭,一入座便感應啟動,不用擔心臭味擾人或自擾。
恆溫節能不浪費,對地球好對錢包更好
寒流來襲時,突然接觸到冰冷的馬桶座墊而被嚇一跳的感覺,是許多人的共同經驗。HCG免治貼心暖座功能,一坐下就好溫暖,搭載瞬熱式溫感水洗利用陶瓷瞬間加熱技術有效節能30%,不會因持續加熱浪費能源,也不會為了節能而忽冷忽熱,使用流動活水更為乾淨衛生。讓你在使用馬桶的時候,不管是肌膚接觸到的地方,或者是心裡的感受,都是恰到好處的最佳溫度。
前一陣子,公共廁所要升級成免治馬桶的議題,讓大家紛紛討論起馬桶該有哪些先進設計,才能讓人用起來舒適又安心。其中最多人在乎的,莫過於馬桶的清潔問題,HCG免治馬桶採用抗菌樹脂材質便座,免除衛生隱憂,如座更安心舒適,第二道清潔防護,利用電解除箘水,自主清潔、抗菌,整體材質都通過SGS檢驗測試,有效抗菌程度高達99%,再加上唯一落實全機台灣在地生產製造,不混充國外代工的高保障品質,全方位提升衛生標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的HCG免治馬桶,就是新世代家庭中,守護屁屁的最佳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