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花蓮震後】20億民間捐款,四成拿去補助石材業、觀光業合不合理?

【花蓮震後】20億民間捐款,四成拿去補助石材業、觀光業合不合理?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花蓮地震後,花蓮縣政府獲得來自民間近20億的賑災費用,卻被質疑沒有「專款專用」有絕大部分的捐款被拿去紓困石材業、觀光業。其實「產業紓困」不是首例,只是資助比例問題。

花蓮強震發生後,外界的善款不斷湧入,花蓮縣政府因而成立了捐款管理委員會,由前行政院長張善政為召集人,並承諾公開會議紀錄。不過日前有網友對於善款流向提出疑問,質疑為何要用民眾的捐款來紓困產業。

昨(16)日有網友在PTT上貼文,指出花蓮強震累積善款已超過20億元,花蓮縣長傅崑萁跟張善政基本已經把善款的支用情形框列的差不多了,其中已經用的部分5339萬主要用在死亡跟傷者慰問金,不過在3月8日開的第2次會議,提到4億用在觀光產業紓困,4億用在石材業者紓困,共計有高達8億元的善款用在產業紓困,網友質疑「捐款都拿去紓困產業了」這樣對嗎?

文中也試算了一下,給花蓮的20億善款,其中用在災民身上有8.7億,占43.5%;用在營利事業身上有8億,占40%,剩餘3.3億未定。

這篇貼文也被分享在「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粉絲專頁上,經營者周偉航還特別點名成吉思汗健身館的「館長」陳之漢(陳之漢曾表明自己經歷過921大地震救災,決定捐款100萬元賑災)說:「約9億給災民,8億補貼產業。館長你的錢有一半被幹走囉。」讓陳之漢怒而在臉書上開直播,痛批業者不該利用大家的愛心、利用大家悲慘的故事賺錢,並說人民捐款是要給受災戶,給政府重建做事,不是拿來補貼業者,錢再賺就有,但是人的心,失去了就要回不來了。

面對網路上對於捐款流向的討論越演越烈,召集人張善政也第一時間跳出來做回應。

張善政的粉絲專頁昨日晚間做出說明,依據行政院國發會重建委員會會議結論新聞稿,中央會紓困花蓮石材與觀光等這些產業,所以中央如果落實執行重建委員會會議結論,善款就不會用到這些產業紓困。

張善政說,善款委員會會議資料與記錄很清楚有記載,縣政府先向中央申請補助,如果有取得補助,就不用善款。這是用於補貼業者申請紓困貸款的利息,本金還是業者要自己償還,所以真有需要紓困業者才會用到。這筆錢是暫時預估,縣政府還需要補明確的估算依據。綜合以上,可以知道並未確認這筆經費要支出,網路酸民的言論也純屬造謠,希望大家能抵制這樣的不實謠言。

不過,該臉書專頁今日又貼文,表示「石材業、觀光業都是受災戶,補助受災產業不是第一次」。並拿出2014年高雄氣爆、2016年台南大地震的收支明細為例,並稱「所補助的只是未來業者需要進行紓困貸款時,可能要支出的的紓困利息,並不是直接補助業者」。

專款分為17項,看看你捐的錢被用在哪裡

根據捐款監督委員會3月8日的會議紀錄,截至3月7日下午4點,已收入共計19億9430萬418元,目前支出共計5339萬元,分別為:

  • 死亡及失蹤慰問金 — 660萬元(罹難者每人60萬元)
  • 受傷慰問金 — 757萬元(依輕重傷程度分級,發放金額為20萬、3萬、5千元不等)
  • 受災戶慰問金 — 3800萬元 (因建築物不堪居住,每戶發放20萬元)
  • 影響生活慰問金 — 122萬元(針對0206花蓮大地震四棟建築危樓拆除期間,政府公告的警戒區域居民,每戶發放2萬元的慰問金)

而在建議其他經費的用途,總共有17項不同提案:

(只列出金額超出1000萬元的開支,詳細開支請見會議紀錄

  • 重建新房給雲門翠堤、白金雙星、吾居吾宿3棟倒塌的住戶 — 7億257萬元
  • 上修死亡慰問金至500萬元 (包含已發放的60萬元) — 7080萬元
  • 補貼震災後的危險建物 — 5040萬元
  • 受災民眾生活扶助 (每戶每月發放一萬元,為期一年)— 3600萬元
  • 因震災汽機車財產受損補助 — 新台幣1000萬元
  • 因震災一般住家財產受損補助 — 新台幣1000萬元

而最受非議的,皆由花蓮縣觀光局所提的兩項(各4億元)支出,針對花蓮縣光華工業區、美崙工業區的石材產業,以及位於花蓮縣之觀光旅館業、民宿等產業,補貼2018年房屋稅50%、產業申請週轉金、融資紓困等貸款,給予利息補助,直到2019年6月30日止。

兩項決議結果,經討論都同意為暫列經費,並請單位提出明確的經費估算。

補助8億,花蓮觀光、石材業損失多少?

花蓮0206大地震, 美崙、光華工業區石材業者盤點廠區不少原料、半成品毀損,佔全年四成產量,經濟部統計兩區累計災損達6.38億元。觀光業也面臨震後的衝擊,有業者表示,相關產業損失保守估計超過80億元。

《工商時報》2月報導,經濟部長沈榮津2月8日受訪時指出,目前掌握災害損失約達6.38億元,主要是石材產品,因地震碰撞損毀,經濟部將協助廠商災損品去化,已成立專案小組協調台泥幫忙,台泥也表示願意協助。

報導指出,原先工業區災損粗估為2.8億元,不過後續又有美崙、光華工業區內有18家回報災損,金額升至6.38億元,當中以台啤製酒廠損失2.2億元最多。

《TVBS》2月報導,花蓮的美崙、光華工業區,主要供應的石材有大理石和花崗石,石材資源占全國9成以上,年產達300億元。但花蓮強震後,花蓮美崙工業區石材廠,花崗岩板像骨牌般傾倒,許多石材都破損到無法再使用,每片價格約5000元到1萬元不等,損失慘重。

《ETtoday》2月報導,花蓮縣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梁愛迪估計,以花蓮旅行一天的住宿、交通費、用餐、伴手禮等消費約4500元,以整體退房6成估計,一天將近流失5000萬元。若在今年暑假前復甦,旅遊業今年2至6月將撐得相當辛苦,保守估計至少損失80億產值。

高雄氣爆、台南震災,用在「店家補助」的相關金額不到5%

網路上討論善款該往何處補助,是不是只能補助受災戶、重建建築物?

2014年高雄氣爆之後,高雄市政府接到來自民間45億多元的捐款,截至目前為止以核定了41億216 萬8046元的開支,在54項非指定項目、以及民間團體的4項指定計畫,除了對受災戶的補助,也包含了管制區內影響民眾生活家戶慰問金、復建路段建築景觀改善、增補消防儀器、聘請律師費用等等。

而和花蓮產業紓困類似的,高雄氣爆造成周邊店家重大經濟損失,根據「高雄市政府八一石化氣爆事件民間捐款專戶運用情形報告」,與店家補助有直接關聯的條目有五項:

  1. 因氣爆影響營業的店家與攤販,補助1億1112萬4675元
  2. 因氣爆店家重建店鋪期間租金等費用,補助8240萬元
  3. 因氣爆停業或失業的工作者,補助費用共計1479萬8720元
  4. 補助因氣爆受害受災店家重建期間,繼續僱用工作者慰助計畫7255萬4222元
  5. 經發局為振興該區商機,辦理「81氣爆商業振興計畫」,補助費用494萬833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