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濕婆神無關,卻被中文世界誤譯的印度「濕婆神軍黨」

與濕婆神無關,卻被中文世界誤譯的印度「濕婆神軍黨」
Photo 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把Shiv Sena譯做「濕婆神軍黨」是脫離歷史脈絡的。關於一個印度地方的政黨譯名的考證,也許能帶出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研究到底是為了什麼?」

奧朗則布在印度史上則一向被認為是強推伊斯蘭教、缺乏寬容、並囚禁其父致死的暴君。

1666年,奧朗則布以其50歲生日慶祝大典為理由,邀請希瓦吉及其子、當時只有9歲的桑巴吉(Sambhaji,馬拉塔帝國的第二任君主)到首都阿格拉。野心勃勃的奧朗則布,為了收服馬哈拉施特拉人久居的西高止山及康坎(Konkan)海岸地區,暗中謀劃將希瓦吉及其子送到坎大哈(Kandahar,位於今之阿富汗)囚禁。

希瓦吉將計就計,欣然前往。但抵達後謊稱生病,需要差人運來甜食和水果,最後和兒子躲在運送甜食的大木箱裡逃了出來。希瓦吉回到浦那後整軍經武,就此展開和蒙兀兒帝國的一系列戰爭。他先前(1664年)在攻擊阿拉伯灣沿海大城蘇拉特(Surat,位於今之古吉拉特邦)時,對於戰船在沿岸的結合陸上兵力的靈活部署,以及後來一連串近海海上兵力的運用,也讓希瓦吉獲得了「印度海軍之父」的稱號。

孟買執政黨排外立場鮮明,連機場也冠上英雄之名

以對抗外族(他者)的希瓦吉做為動員象徵的希軍黨,也以外地人、穆斯林和巴基斯坦作為攻擊目標。希軍黨和另一個系出同源的政治團體MNS,在2008年以外邦人侵害馬拉地人權益為理由,攻擊了來自北方邦和比哈爾邦(Bihar)在馬邦的工人及學生。

希軍黨的領袖塔克雷對比哈爾人發表了充滿種族主義的評論,讓他被媒體比喻成「孟買的希特勒」。希軍黨支持者也曾大鬧寶萊塢影星沙魯克罕(Shah Rukh Khan) 拍攝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My Name is Khan)的片場,理由是該部片把巴基斯坦人描繪的太友善。

希軍黨的地方主義訴求濃烈。他們目前是孟買的執政黨,在大孟買市法團(Brihanmumbai Municipal Cooperation,相當於市政府)佔絕對多數。希軍黨目前也是馬哈拉施特拉邦議會下院的第二大黨(僅次於印度人民黨BJP),該黨曾經自1995至1999年擔任兩屆的馬邦首席部長(即邦政府政策的最高執行者)。

1996年執政任內,在希軍黨人的堅持下,孟買的名字由英殖民時代的Bombay,改成了目前的 Mumbai。同時,鐵路總站也由「維多利亞總站(Victoria Terminus)」被改成了「賈特拉帕帝・希瓦吉總站」。而機場也在他們的堅持下冠上了民族英雄希瓦吉的大名。

AP_17194339912209
Photo credit:AP/達志影像

為何中文黨名會翻錯?可能是跟著英國人搞錯了

以上列舉種種歷史和文獻,主要也是支持我的論據,即「希瓦吉之軍黨(或希軍黨)」才是正確的譯名,而非目前使用的「濕婆神軍黨」。「濕婆神軍黨」這個名詞脫離該黨的歷史脈絡,實在與該黨發跡的歷史和訴求扯不上任何關係。

那為何當初會被翻譯成「濕婆(神)軍黨」?我尚未詳加考證,但是假設應是從英文文獻翻譯而來。大英百科全書的網路版關於希軍黨的詞條,其定義就是「濕婆神的軍隊(Army of Lord Shiva)」。很有可能中文世界的翻譯者,採用了英國人的定義,一直沿用至今。

與此相對,日本關於希軍黨的研究,則採取了正確的定義。東京外國語大學印度史專家、榮譽教授內藤雅雄,在「孟買大都會與Shiv Sena黨(コスモポリタン都市ムンバイーとシヴ・セーナー党)」一文中就寫道:

ここでいう「シヴ」とは、プネーを中心にムガル朝とも対抗する一大勢力、マラーター 王国を創建したシヴァージー(Shivaji Bhonsle,1627-80)を指し、従って組織名は「シヴァージー の軍団」を意味する。(這裡所説的Shiv,指的是創建以浦那為中心、作為對抗蒙兀兒王朝一大勢力之馬拉塔王國的希瓦吉〔Shivaji Bhonsle,1627-80〕,所以其組織名稱的意思是「希瓦吉的軍團」。)

像我學生的反應一樣,讀者可能會問,「一個印度地方的政黨譯名是否需要考證的如此詳細?」當然需要。理由除了「對事實的掌握是研究的根本」之外,如果我的假設是正確的話,我們對印度的研究仍然太過仰賴西方的視角、著作及理論。研究印度並不容易。各邦語言的多樣與難以掌握、難以穿透的社會以及現地調研的困難,都只是剛開始的挑戰而已。

在研究的本體和意義上,更重要的問題也許是,「我們研究印度到底是為了什麼?」印度對台灣(或是更廣一點,中文世界)的意義在哪裡?除了做為可能制衡中國的籌碼及潛在盟友、或是服務於當前政策之外,我們在學術上是否應該再多一點關懷,或是擴大研究視角、方法、學科或領域?這其實直接address很多人一直在批評的台灣人文社會科學缺乏本土視角、做為西方附庸的問題。

也許,建立自身研究的主體,我們可以從印度研究慢慢開始。第一步,先改正Shiv Sena的譯名吧。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